“我一分钱都没赚你们还给你们出了路费……”老板欲哭无泪,看两个和他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小孩也生不起气来,“算了算了,不和你们计较。”
高杨和孙向晚最后还是帮了老板一把,当初天色已晚,暮色-降临,赶紧搬完赶紧了事,还要赶着回去的火车。老板人挺好的,他们方才的话也不过是调笑。
已经是九月底快十月了,晚上风吹着比前些日子凉了点,饶是如此,高杨和孙向晚一起抬上去那么多箱子,也累得够呛。
“你们两个力气倒是挺大的。”老板比了个大拇指。
“有什么办法,货总不能拖着回去。”高杨道,“我们走……啊,怎么这么多东西!”高杨回头一看一整箱的魔方和之前买的东西,有点崩溃。
“走吧,我请你们吃饭,等会送你们到火车站。”老板大手一挥,“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老板你真是太好了!”高杨雀跃,如释重负。
孙向晚也跟着露出这样的表情,毕竟扛着这么多东西倒车去火车站,真会累死。
“权当谢谢你们帮我搬东西吧。”老板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只能吃一般的东西,贵的吃不起,没有点餐的权利。”
能有一口吃的就不错,嗟来之食,蹭一顿是一顿。
老板虽然一再说吃一般的,也没有真的糊弄他俩,去了一家比较正宗的粤菜馆,点了他经常吃的东西,在询问高杨孙向晚的口味之后,又加了几样。
“好好尝尝。”老板态度既不算殷勤,也不算冷落,恰到好处的态度让两人没有那么紧张,孙向晚看大厅人那么多,暂时放下了戒备之心。
东西一道一道上,老板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菜色,三人大快朵颐,吃的好不满足。
“你们两个年纪太小,我也就不让你们喝酒了,索性以茶代酒,索性敬一下你们。”老板道。
两人有些惶恐,觉得老板这样说话有些奇怪。
“有志不在年高,你们以后应该是有出息的人。”老板扫了一眼对面坐着的二人,“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以后富贵了,打招呼不要当做不认识就好。”
“怎么会。”高杨举起了杯子,里面是茶水,衷心道,“还是要谢谢老板您,帮我们太多忙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老板笑吟吟道,“我以前出来的时候,青黄不接时也有人伸出手帮过我,现在有能力,轮到我做这些事了。毕竟谁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来的强。再多的我也做不了,能推一把是一把。”
高杨不知道何言以对,举起茶盅碰杯,一口闷掉,将心中燃烧的那些触动按捺下去,眼睛有些红。
“好了,再多的不说了,财源广进,万事如意!”老板饮罢茶水,拎起车钥匙,“走,送你们一程。”
车如流水马如龙,霓虹灯亮起,俯瞰望去,马路上的车流如同甲壳虫,一辆接着一辆。
老板把人送到火车站,看着他们进站,掉头融入洪流当中。
这次的车票买的早,夜里十点钟上车,第二天早上七点到,高杨和孙向晚手脚都像断了一样又胀又疼,不忍打车,等公交来了坐到离家最近的站,然后背包一人一个,箱子一人一边的抬着回到家,东西放到地上,包都来不及卸,一头栽倒在床上。
尘满面,鬓发灰。
“累死我了。”高杨呻-吟。
孙向晚则是连话都懒得说。
他们饭都不想吃,放下书包狠狠睡了一觉,下午被活活饿醒,孙向晚推了推高杨,“高杨,起来吃饭了。”
高杨才不上当受骗,一晚没睡,这时候眼珠里都是红丝,呢喃道:“别骗我……你根本不会做饭……”
孙向晚无话可说,骗不到就只能装可怜了:“我快要饿死了,大慈大悲可怜可怜我……起来做饭吧。”
高杨长吁一口气,抓了抓头发,揉了揉眼睛,去厨房看他们还剩下什么——还好,有白面,有蔫了的菠菜,她烧了半锅水,挖了两勺面在碗里,搅的稠稠的。
孙向晚大概难得清闲下来,在旁边看她做饭,好奇的问:“这是什么?”
“疙瘩汤。”高杨找到灶台边一枚硬币,亮闪闪的,郑重其事的放到孙向晚手心,“去买两个烧饼吧,壮士,这任务交给你了,咱家冷硬馒头都没了。”
孙向晚做了个ok的手势,转身出门去菜市场,顺便把这一周的菜都给买了。
他们一般都吃土豆和白菜,这两样菜又便宜又耐放,剩下的偶尔菜市场熟悉的大叔大妈会给他们留一些,因为卖相不好或者其他问题,都是被捡剩下的,便宜打包卖,孙向晚会客气道谢然后不客气的买回来。
肉食会很少吃,蛋白质靠那几只鸡下蛋吃吃蛋补充。只是或许因为天气太热,鸡没有下蛋的冲动,或许是因为长期被关在笼子里患上了抑郁症,这几日产蛋量很少,两人只好把鸡蛋换成鸡蛋羹,这样就能每人吃一半了。
等天气凉了,产蛋量只会更少。然而扩大鸡的数量显然不太现实,因为他和高杨照顾不好,到时候半路死了反而得不偿失。
到时候再说吧,孙向晚难得把事情往后推,他心中想着只要赚到足够的钱,这些都不会是问题,他们可以从市场上买,而不必小农一般依靠自给自足。
回去之后,一人一个烧饼一碗疙瘩汤热火朝天的埋头吃起来。
“魔方我们每天往学校带,”吃完之后孙向晚嘱咐高杨,“但不要带太多,我怕老师检查,或者有人告状,到时候没收了就可惜了。”
“会有人这样吗?”高杨蹙眉。
“以防万一吧。”孙向晚道,“没有最好。”
当天下午,高杨和孙向晚都在拼命钻研魔方的解答公式,毕竟只有现场把奇迹展现出来,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们不会轻易将解答公式告诉别人,等吊足了好奇心,再告诉别人。
那时候估计魔方也卖的差不多了。
周一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在升旗之后叫住高杨:“下周升旗后演讲轮到我们班了,我想了想,这件事交给你,你做做准备。”
这事来的突然,高杨惊讶之后边是欣喜。少年少女总归是有些虚荣心的,国旗下演讲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她忙不迭的点头,班主任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她一些注意事项,让她加油写稿背稿。
上第一节课前,虞晓凡,也就是高杨那个说话总是娇滴滴的小公主一样的同桌侧头问她:“老班叫你做什么?”
“升旗后演讲。”高杨忍不住分享自己心中的喜悦。
虞晓凡听完之后脸色有些不好,最后强笑着对高杨说:“恭喜你,加油哦。”
高杨都能听到她心口不一的嫉妒腹谤,没戳穿,装模作样道:“谢谢,我会的。”
虞晓凡咬碎一口银牙。
第一节课后虞晓凡跑出去不知道做什么去了,高杨拿出来一块魔方玩,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尤其是男生。
“高杨,你玩的这是什么?”班上最好动的男生忍不住问她。
“魔方,很好玩的。”高杨递给他玩。
男生接过去玩了一会儿,最后满头大汗也没解出来,快要上课的时候恋恋不舍的还给了高杨。
其他人课间视线不是直接看向这里,就是时不时瞥上两眼,高杨装作不经意的扫上一眼,便知道鱼儿上钩了。
至少鱼儿对鱼饵有了兴趣。
下课之后,男生问她:“你在哪里买的?”
“北京那边。”高杨没有把真实地点说出来,免得有人摸到。
至少利用信息的滞后性,能拖一天是一天。
“啊?那么远。”男生表情有些沮丧。
“不过我从那边多带了点,你想要啊?”高杨问他。
“贵吗?”男生紧追不舍的问。
“不贵,十块钱一个。”高杨道。
十块钱对初中生来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但对于四中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笔大钱。至少这东西可以玩很久,男生想也不想,爽快的掏出来十块钱,然后把高杨的魔方拿走了。
高杨心跳不止,但怕他上课玩被老师发现然后被供出来:“你上课不许玩啊,被老师看到我就惨了。”
“放心,我不会被发现的。”他的眼睛根本没从魔方上移开,“就算发现了,我也不会供出你的。”
高杨依旧提心吊胆,但她又有些遗憾,为什么没有其他人上来问她呢。
上课,一张小纸条经手好几人传到了高杨这里:“你那边还有魔方吗?”
很多不同的笔迹都写下了同样的话。
高杨大喜过望,鱼儿们,快来上钩啊,我这里有很多很多,我还担心卖不完呢!
不过她谨记孙向晚的叮嘱,就算是卖不完也要端着,假装洋气,否则知道货物滞销肯定会带来价格跌宕。道理太简单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送上门的都是廉价的,谁管东西到底好不好?贵的肯定好。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被坑。
再次下课是个大课间,要到操场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好多人围着高杨问她,高杨一边收钱一边给他们魔方,其中有人嚷嚷:“高杨,你怎么这么多魔方,是不是早就想着拿来卖?”
“你不要还我啊。”高杨假装生气,“带这么多东西容易吗,是觉得好玩所以要分享啊。”
她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在骂自己虚伪。
虞晓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声不吭。
做操回来后,虞晓凡问高杨:“我能不能借你的魔方玩?”
国家要搞好邻国关系,人当然也要搞好远亲近邻关系,高杨痛快的把仅剩的那个魔方给她,叮嘱道:“上课不许玩,下课再玩。”
虞晓凡痛快答应了,然而很快铃声响了,她也没见收起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