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安居工程
吴高启实施改革之初,上级指示全面开展小康建设。锷煤不甘落后,隆重召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分管后勤负责人会议,部署小康工作。鲁中昌讲了实现小康的重大意义后强调:“小康水平八项指标,全公司只有安居工程一项未达标,标准人均居住8平方米,现在锷煤是平方米。为此各单位要把安居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贷款、加大住房资金提取比例、发动职工集资等办法加快建房速度,力争使这项指标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按照会议安排,小康工作由党委主管,各部门大力配合。即日起由党委办公室主任牵头,房管中心、办公室、工会、教育处、卫生处等部门各抽一人对全公司职工家属住房按上中下三类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叶炯和房管中心房产管理员吉新录一组,调查东临矿和无忌矿。
吉新录近50岁,在机关干了20多年,因只有初中文化,没兴趣弄虚文凭,至今职称不靠,职务未沾,为人平和正直,热情开朗,被称做“老好人”。
两人先到离市区近、安居工程搞得好的东临矿。吉新录找到常有业务往来的房产科副科长刘满常,“找你侃侃房子。”“我的哥呀,你不嫌恶心?咱哥俩都管房子,都住在小两室,你还弄到顶层!”刘满常黑豆包脸上大嘴一撇。“球!光比不胜咱的。俺俩今是干正事的。”吉新录说清来意。
刘满常把两人带到矿大门外300米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指着南边正在粉刷外墙的两栋7层楼说:“这是科长楼,三室一厅,建筑面积90多平方,正科级干部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申请。”转脸指着西边将要封顶的两栋楼说:“这是职工楼,4口以下的可申请两室一厅,60多平方,5口以上的可申请三室一厅,70多平方。”叶炯说:“6口以上的职工能不能分到科长楼?”“分不到,这样的户型经矿领导研究可分两小套职工房。”
叶炯不以为然,“以前分房主要看资历和人口,现在分房主要看职级,这样人均住房面积太不均衡。”刘满常笑道:“同等级均衡就不错了。能住上这新房,居住面积按建筑面积一半折算,工人正好平均8-9平方,科级干部平均15-16平方,超过了小康标准”。吉新录细长眼扫视一周说:“这一块能盖七、八栋,400多户,符合条件的职工未必全能分到。”刘满常说:“能解决一半,农转非迁户4年以上,结婚5年以上基本够格。”吉新录仰着白而粗糙的脸半开玩笑:“嗨,你这段有好酒喝了。”刘满常微红着脸一甩手:“甭提了,前些年还闻个味,这几年建房有矿长主管,分房后勤副矿长分管,房产科只有跑腿挨骂的份。”吉新录一笑露出满脸皱纹,“投这么多钱,多少不喝点汤?”刘满常啐一口,“日他姐,都知道这一块有油水,大头头把活揽下,咱只有听二话。”叶炯问:“按什么比例集资?”“公家集资三分之二,个人集资三分之一。”“让矿务局施工单位干?”“不一定。反正不是自己的钱,那个工程队给矿长关系好送钱多哪个干,同等条件那个与后勤矿长关系硬哪个分到好层次。”叶炯暗想:这就是豆腐渣工程的缘由,也是争当官,比套职称的动力吧。
吉新录提示:“到你们平房区看看。”刘满常不情愿:“有啥看?”往大门口一指:“咱仨不如到那儿喝闲酒去。”“走吧,局里不比矿上。”吉新录往他瘦高的身上拍一下。
刘满常领着两人返回矿院,往东北角走500米,到了一大片红瓦房、圆拱房区域,“这一片都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盖的,住的多数是早期的双职工,一般四、五口住两间,六口以上住三间,人均五、六平方。只通水、电,气、暖没开通。”叶炯接着刘满常的话:“住这里也不错,每家有个小院子,晒太阳方便。”刘满常说:“好在这一点,只是有些漏雨,夏季潮湿。这部分住平房的占带眷职工的三分之一,属于中等条件,住楼房的占三分之一,属上等条件;还有三分之一住的是自建房,大多数是新“农转非”未分到正规房和一些未迁户的临时家属。”叶炯说:“到自建房地方看看吧。”刘满常一犟鼻,咦!“那地方脏,不好下脚。”吉新录说:“转到这里了,都看看吧。”
三人来到矿西侧废弃的矸石山下,围着矸石山住着20多户人家,大多用碎石块、破红砖砌成十几平方的方围子,顶部用石棉瓦、破风筒布、油毯搭着,门窗有用旧板子简易钉的,有用矿拆迁平房废弃的还沾着斑驳绿漆的方框子钉上新板子拼接成的。看着户与户相连的各色电线,叶炯问:“这儿用电不掏钱吧?”刘满常说:“没法计量,晚上送一会儿。过渡户,矿上睁一支眼闭一支眼,吃水到邻近单身宿舍提。”
矸石山向南是从山上下来的水沟,宽约四丈,深丈余。沟两边层层叠叠的棚户矮屋,顶部五颜六色,自上向下望去,倒给单调的矿区添了一景。三人从沟半坡的斜小径下去,只见沟边扔的、小树丛挂的满是塑料袋、卫生纸,烂菜污泥上苍蝇乱飞,腐臭扑鼻。从沟边的房檐下左拐右绕,来到一个门前有十几平方米空地的小屋前,见一40多岁的妇女坐在门口择菜。叶炯过已搭讪:“择菜呀,家里几口人?”“5口。”妇女抬头低声回答。“是从农村迁来的吧?”“还没轮上俺呢。”“住在这里还不如在农村种地呢。”“老家地薄,忙一年只顾个口粮,不如在这儿打点零工。”“我们是矿上调查住房的。你想没想把户口迁来住高楼呀?”“想想啥用?人家迁来两三年还没挨上,仍住这里。有的买了楼,欠了一圈子债,心里不安生。”
叶炯说着,走近门口,欲进去看看,妇人没让进去的意思。叶炯又问:“盖这房子不容易吧?”“石头是从山上捡的、沟里挖的,碎砖从拆迁户那里扒的,从坑木场买了棍子板皮,我和孩他爹忙活半个多月,支棚起来两小间,图个早晚团圆。”叶炯佯装关心地跨进门口一支脚,“不漏水吧。”“顶上用风筒布压着呢。”叶炯看到黑暗的外间铺着一个双人床,放着饮具,沙灰墙壁上贴着象奖状的纸片,还想问什么,外边吉新录催促:“叶主任,走吧。”
顺河沟走约一里才到尽头。叶炯问刘满常:“这连农村都不如,应属于下等条件吧。”“算是吧。这河沟住了100多户,半山坡上分散住有100多户,加上单身宿舍临时住的近200户,占了我们矿带眷职工的三分之一。”
吉新录半开玩笑:“中午到刘科长家混顿饭,看他属哪一等。”刘满常有些尴尬:“混饭不怕,别出我的丑就行,一家四口住老家属楼小两室。”“‘人家坐车咱骑驴,后面还有地走哩。’自足点对自己好,当官的也省心。”
刘满常黑着脸接过话:“谁象你老大哥?上个月在这沟边住的老张就服了毒。他常年有病,大儿子急着结婚想住楼,逼着让借钱。可好!借到阴间了。”吉新录绷起脸:“嗨!悲喜剧天天有,都为一口气!”
中午,三人在矿食堂吃了便饭,来到刘满常办公室喝茶聊天。叶炯说:“你们矿是安居工程建设先进单位,仍有三分之一趴趴房,其它单位还不如你们呢。”“那当然,我们矿效益好,每年建房帖进去自有资金上百万。效益不好的,仅凭提点地面维简费,一年盖几十套房子,顶个啥用。”“你们矿级领导住什么地方?”“他们在市中心买了几个单元,每套130多平方,水、电、气、暖、热水配套齐全,宾馆式条件。”
叶炯质疑:“小康建设是面向大众的,安居工程是面向职工的,人为区分等级,拉大差别,显得不合理。”吉新录托着下巴微笑说:“现在提倡以等级分配社会资源,什么样的级别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地位不一样住在一起心里别扭,拉开了距离,与众不同,显得尊贵。”叶炯说:“居住距离拉开了,心理距离也远了。”吉新录叹气:“嗨!现在谁考虑这些,那些矿级领导调一个单位弄几套房子,以自己名字不方便,就登记到子女、亲戚、朋友的名下,几十年的官当到底,不知弄多少房子。他们的确切地址,没几个人能说得准,这样也避开了下属工作之余打扰。要去比他们,不早气死了!” 叶炯愤然:“老百姓要小康,当官的就先大康,上级政策到地方就被异化,成了他们搞特殊化的借口。”刘满常起身添着茶说:“现在人们以市中心拥有房为荣耀,催生了房地产热。你没事逛逛,市内到处是矗立着塔吊,围起的工地。你若能给哪个建筑商介绍两栋楼,光他们送给你的提成就够吃一辈子了。”叶炯深有感触:“现在真不能以六七十年代的眼光看问题了,从精神极端转向物欲极端的状态是:楼越盖越高,思想境界越来越低,房子越来越大,精神信仰越来越空。”吉新录接过话:“说对了,你看现在信主信佛、信神信鬼的越来越多,就是填补精神空虚呗,养猫养狗的越来越多,就是生活单调吗。”叶炯说:“我看这些脱离群众,让老百姓不满意的事做不长。”吉新录说:“谁考虑这呀!都是享受一天算一天吧。”
三人闲聊到下午上班,吉新录、叶炯回公司机关,到了办公楼,吉新录说:“下午放松会儿,到我办公室坐坐吧。”叶炯跟他上十楼房管中心,坐在窗口向北望,前年开始建的15层局长楼己竣工,巍然屹立在局机关后家属大院,势压群居。叶炯想起一天中午给田副总经理送传真,乘电梯上到十四楼,向下一望,一览众房小,感觉心境真是不一样。怪不得领导总是意识超前,是站得高、望得远,想得宽啊!出楼门往周围一看,奇花异草,五颜六色,寻思一当官内质气度就升华,是环境薰出来的呀!
叶炯说:“这局长楼,我进去过一次,仅客厅就有四、五十平方,对墙距离远,看电视不方便,就把沙发围在中间,摆放别具一格。”吉新录往外瞟一眼,若有所思地说:“住房就象形象。这个楼可是咱公司的天字号工程,一层两户,每户160平方,内外墙隔板全是钢混结构,用的都是高标号水泥、优质钢材。基础完工后,统一装修,先装好几种样板,由领导自选一种。厨具有的说是从南方订购的,有的说是进口的。全楼有30户,总造价1500多万元,户均50多万,据说个人只拿了10多万。装修费、厨具等配套费出自何处,说不清楚。这个楼从开工建设到入住,是公司内部几个部门、单位经办的,有些是单位人情掂付,己改头换面,分项帐目连财务处也说不清楚。
叶炯说:“局长楼正好排到68号,多么吉利的楼号。”吉新录说:“选层次也挺讲究。党政一把手先挑层次,分别选了六层、八层;副局级按提拔早晚依次挑选,如果同时提拔,按当矿处级长短;副局级挑完,再让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挑选,同样论提拔时间。分房子也在激励人早当官。”
侃到最后,叶炯想起明天要去无忌矿。同为先进矿的无忌矿住房情况和东临矿相近,新楼没有东临矿盖的多。遂对吉新录说:“我有个材料没写完,无忌矿我熟悉就不用去了,回头我把两个矿的住房情况归纳一下,交给党办完事。”吉新录点头:“只能这么应付。要是当官的利用喝酒泡妞空儿关心一下贫困无房户,悲剧就少了。”
回到秘书室,叶炯写道:
盼
窑黑屋暗盼光线,养家举债筹房款。
三六九等分得清,想住宽敞难如愿。
小康之路百姓走,广厦万间劳工建。
血汗铸起楼入云,金冠先生尽开颜。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