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项梁他们轰轰烈烈干革命,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革命的导师和旗手陈胜被秦军给杀了。要知道,虽然当时各地义军并不都隶属于陈胜,但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革命斗争需要,大伙儿都还是默认陈胜为革命的总盟主。现在他挂了,那么就得想办法处理这个事情。其实按项梁他们的想法,应该是希望部下们推举他们为王。
可这时一个叫范增的多事老头出现了,他对项梁说了一大通道理。大概意思就是说你们项家世代为楚将,现在应该做臣子的表率,立楚国王室的后人,这样好凝聚人心。项梁一听,觉得有些道理,问题的根本是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最主要还是他们找到的这个叫熊心的楚国遗孤是个放牛娃,估计没读多少书,阅历浅,自然能力就强不到哪里去。所以项梁放心的把这个傀儡架到了大位上,自己一门心思做起了手掌实权的武信君。
可是闹革命总伴有流血牺牲,不幸的是,这次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轮到项梁享用了。由于项家军屡战屡胜,难免就产生了轻敌懈怠的情绪。被秦将章邯钻了一个空子,导致项梁兵败被杀。
因为当时那个放牛娃怀王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原楚国的遗老遗少,加上项梁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挂了。所以这给了楚怀王一个夺权的机会,“楚兵以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将砀郡兵。以羽为鲁公,封长安侯。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项羽、刘邦及吕臣三个领兵将领中,只有项羽是虚职,被彻底架空了。
章邯杀了项梁之后,便引兵渡河击赵。王离带着北方兵团的二十万人把赵国围在巨鹿,章邯的二十万兵马驻扎在其南部,帮助搞后勤,并监视诸侯救赵之兵。
令人奇怪的是,秦军百战之师,挟大胜之余威,居然在数月之间攻不破一个士气低落的小小巨鹿城。何况章邯王离皆当世之名将,那么这样的情况就只有一个解释―秦以巨鹿为饵,钓天下诸侯矣。在军事上,这个招数我们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围点打援”。而秦国的战略目的更可以深化为“围点歼援”。
这一招很毒辣,使众诸侯处于两难之地。不救,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救,以此时秦军之兵威,谁敢缨其锋?
所以虽诸侯俱发救兵,却都只能靠近巨鹿作壁上观。
由是天下皆引颈以望楚。
这主要是因为楚国是革命的发祥地,且实力在起事诸侯中最强。此时,怀王新掌兵权,颇欲有所作为。虽然司马迁没有给这位小怀王立传,但我们通看史记还是可以看出他并非平庸之辈,至少比他那被囚死秦国的爷爷老怀王是强多了。
最后,楚国君臣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征灭秦。其实,当时即使倾全楚之兵力,完成上述两项任务之一尚嫌不足,何况同时出击?但我们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就会觉得这是应对秦军“围点歼援”的最好战略。一方面是,北伐之军一定会给章邯王离以一定压力;另一方面西征之军有围魏救赵的作用在里面,一是使得秦不敢出动兵马支援章王兵团,二是使得章邯王离军心不稳。
事实上,从后面的战事发展看,楚国的战略意图大体上实现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