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秦始皇(十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还有一个楚国,本来楚国幅员辽阔,人才辈出,实力强悍,也可与秦赵一较高下。可这个国家前期表现良好,后来就越来越差。不过从它打败李信二十万大军,最后王翦提军六十万,也是打了一年多才灭掉就可见他确实是比较强大的。

楚南公有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这句话得到了验证,我们分析一下便可知其中的原因:

先,在六国中楚国最为强大,幅员最广,民众最多;

其次,楚国历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历史上就有楚材晋用的说法。后来还出了屈原、李斯这样了不起的人物;

第三、楚人强悍,很有战斗力,看一下后来陈胜、项羽及刘邦就知道了;

第四,秦国对楚国的伤害最大,当年白起攻楚,毁其宫室陵寝。而楚国恰恰又是六国中对秦最友好的,两国世代联姻,这使楚人甚觉屈辱;

第五,楚国在南方,去北部边疆服役负担最重,这也是亡秦的直接导火索。

征战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武侠小说上才能出现的事情―荆轲刺秦王。一看史记,原来荆轲也是卫国人―这个小不点的国家真是人才辈出啊,能文能武的都有,而且都是留名青史的大人物。荆轲刺秦王本就是临时抱佛脚,也不是长远的法子。

如果刺死了嬴政,也无损于秦国之实力,换一个秦王,照样灭燕。倘若如荆轲所说的那样胁迫秦王签一个和平协议―事情就解决了吗。也同样是幼稚的想法,别说秦始皇那样旷世枭雄,就是一般人也不会遵守一纸毫无监督的协议。而且燕国阴谋在前,又怎要求秦国守信于后?

荆轲虽缺乏政治头脑,可毕竟是慷慨信义之士。联想到这个事件中的另一个侠客田光,不禁对先秦之民那种一诺千金、一死酬知己的高贵人格心向往之。

秦始皇凭借秦国的强大、自己的雄才伟略及知人善用,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这一前无古人的千秋伟业。他首次把华夏民族统一到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大大增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自秦以后,统一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崇高追求和发展的大趋势。同时,秦始皇的功业也激励着后世无数的英雄为了国家民族的统一前仆后继,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华丽篇章。

当然,说到秦始皇,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焚书坑儒和万里长城。

秦代以来,焚书坑儒都是批判秦始皇的一条重要罪状。其实我们只要认真的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委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恶劣。

先,这个事情是由一些披着儒生外衣的方士引起的。我们都知道这些方士历朝历代都是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家伙;

其次,这些方士本来就是想到秦始皇那里骗几个钱,哪知骗不下去了,就只好诽谤朝政。这放到哪个朝代都是大罪,何况当时秦刚统一天下,思想统一更显得重要。严格的来说不能叫坑儒,而是“坑术士”;

第三,“坑儒”虽然不人道,但还是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都说秦始皇残暴,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到明朝或者清朝,估计坑杀的人不是四百六十,而是四千六百,甚至四万六千;

第四,“焚书”还是有选择性的,诸子百家的书没有烧(烧的是私人收藏的),关于民生建设的书没有烧。虽然对我们的文明有很大的伤害,但破坏性不及梁元帝焚书,更远远不及清乾隆修《四库全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