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抗倭(中)
海秦往昔从未见过如此之器,奇道:“这是何物?”
铁三言道:“海兄有所不知,此物名曰三眼铳,十分厉害,适宜远攻敌人。三眼之内可放管状火药及碎石无数,小孔之内辅以引爆之索。对阵之际,命兵士装填好火药碎石,手持把手,三眼面向敌人,引燃孔内引索,瞬时火光乍起,碎石激发,定能于百尺之外炸得敌人皮开肉绽,丢盔弃甲。”
海秦惊道:“三眼铳竟如此厉害?!”
铁三回道:“嗯,我也是入岛之后见识过它的厉害。那贼劫掠船只之时,多多倚重于它,杀得商船护卫非死即伤,方得屡屡劫掠得逞。”
海秦又问:“岛上诸多三眼铳从何而来?”
铁三回道:“某次,大明水军一艘军器船经过钓鱼山,那阿舍派出水鬼,趁着夜色潜于船上,其后将守船之军士悉数杀死,劫得军器无计,此中就有百余把三眼铳及数百箱火药碎石。”
海秦痛道:“想不到三眼铳之源竟在大明,可惜屡屡为那贼所用,为害大明百姓。而今,攻守之势易也,我必针锋相对,令倭寇尝尝三眼铳之厉害。”
铁三点点头,颇为拥戴海秦之说。
海秦刚要吩咐来人搬三眼铳至岛上,忽然望及墙角两个大瓮,只见那两个大瓮均约一人之高,粗若六尺,浑身乌黑。
海秦随口问道:“瓮里装有何物?”
铁三见状,回道:“听说是叫什么石油,其形如水,产于大明高奴县内,有好事者发觉石油可以点燃,用于替代薪炭做饭极速,以此点灯明于青灯,用来取暖十分受用。于是为了牟利,意欲运送至沿海各地叫卖,不料商船途中为那贼所劫,石油始落于此岛。”
海秦语曰:“我往日竟未听说过石油之物,你详细说与我听听。”
铁三面有愧色,言道:“有关石油之始末我不多知,只晓得所说之一二。”
海秦“哦”了一声,走至大瓮旁侧,拉开瓮盖,顺手拿起瓮盖上一把木瓢,伸进瓮里,舀了满满一勺石油出来。
海秦观石油之色,见其稠肥过水,始黄后黑,如肉汁,又似凝膏,不觉称奇。凑鼻闻之,并无不适异味,始觉放心。
铁三见海秦祥加察看,全神贯注,不忍扰其思虑,准备悄然退下。正要离去,只听得海秦喊道:“铁兄,你速命人将三眼铳移于岛上山石之顶,将石油大瓮抬至岛内大厅,我有急用。”
铁三听海秦言语,知其御敌良策已十拿九稳,也不多问,急令众人照办。
一切交代妥当,海秦与铁三又忙于岛上其他杂务,一直到了傍晚,各方首领纷纷回来大厅复命。
“百颗锚雷已安放指定水域。”
“岛上所有圆方砖石已相易完结。”
“岛上山顶已加派人手,工事修筑告竣。”
……
海秦听得众位义士一一回禀所托之事既成,不由得立下大悦,慷慨言道:“诸位愿随我留下抗倭,真乃仁义之士。如今,诸事已顺,只待敌寇。如不出意料,贼寇借着地利之便,必于夜里攻击此岛,以求攻我不备。因此,大家必要集中精力,严阵以待,决不让敌寇得逞。下面,如大家不弃,我这就要分发差事了!”
众人齐声大呼:“愿听海少侠差遣!”
海秦又道:“各位,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领命之后,一切所为均要按我指令行事,万不可自作主张,违者我严惩不贷!”
众人同声诺道:“海少侠放心,我们绝不敢私自行事,如有违背,任由责罚!”
海秦见厅内百余义士及工匠虽衣衫褴褛,却不失爽迈之气,不觉豪气顿生,令道:“好,那各位仔细听令:赵甲,命你带九名勇士,速伏岛上,每人掌管十颗锚雷,听我三声鼓响指令之后,各自猛拉引爆绳索,待到每人掌管的十颗锚雷悉数炸完之后,即刻回到山顶,另有重用,切不可恋战!”
“是!”赵甲拱手领令。
“钱乙,着你带领十九名勇士,潜于岛内大厅之外,以待时机既成,即可以计行事。”
钱乙恭道:“愿闻详细。”
海秦令道:“你可选一名耳聪目明的勇士潜伏于大厅旁侧,准备妥当,待听到厅内椅子响动之际,先不要轻举妄动,立时出厅禀报。你们放过第一队打探之贼寇以后,再派十名勇士尽速入厅扳倒椅子旁侧之大瓮,将瓮内石油倾进密道,然后引火点燃道内石油,让道内贼寇位灰飞烟灭!记住,此十名勇士专事引火,不得应付打探之贼寇!”
见钱乙及众人不解,海秦这才想起密道之事尚未向众人公布,遂急忙向大家言明了密道的详细枝节,众人均啧啧称奇。
钱乙问道:“为何不生擒道内之贼?”
海秦言道:“如果生擒道内之贼,我恐你等并非贼寇敌手,到时反倒死伤无辜兄弟性命!”
钱乙见海秦护卫众人性命情切,不觉心有大动,对其愈加折服。
海秦随即又指向椅子旁侧之黑瓮,叮嘱钱乙道:“此乃盛油之大瓮,请小心看护。”
钱乙问道:“其余十人呢?”
海秦裨道:“其余十人专门应付第一队打探之贼。”
钱乙又问:“如何应付?”
海秦说道:“我料从密道潜入的第一队贼寇乃是斥候,专为打探动静而来,其余众贼尚在密道外观望,如若我们先将它们制服,则后续之贼人必有所警,不敢轻易沿密道而上,我们则丧失歼敌之良机;因此,你们要先放过打探消息之斥候,待他们将平安之消息传于其余贼寇之后,再将斥候生擒或歼灭。事成之后,于此大厅等候指令。”
钱乙听罢,心中大喜,诺然得令。
“孙丙,你带十九名勇士,手持三眼铳,备好药石,伏于山顶之上,待赵甲等人引爆锚雷退至山顶之后归你节制,你再派发三眼铳给他们,然后率领此二十九名勇士,听我号令,铳枪齐发,发完再填药石,如此反复,直至我喊停止。”
“得令!”孙丙退于一侧。
“李丁,你率九名谙熟水性之人,待铳枪击发之际,坐船载上硫黄、焰硝等引火之物,悄悄游出岛外,直取泊于远处之贼寇楼船,务必将楼船点燃,以绝贼寇退路。”
名叫李丁的降士听到海秦毁船之令,面显不安之色,嗫嚅半日,迟迟不敢接令。
海秦一眼看透李丁所想,知他深惧倭寇,不敢言战,于是和声慰道:“李兄不必过虑。我料贼寇此番攻击岛上,势在必得,必会倾巢而出,不会保存势力。因此,楼船之上必疏于防备,所留之人除了寥寥几名贼寇,其余皆为看护楼船之民夫。你只要小心谨慎,神鬼不觉潜入船中,寻到堆放柴草之处,将引火之物遍洒其上,伺机点燃柴草之后立即撤离,可保性命无忧!记住,切忌惊扰船上之人。”
李丁本自沿海乡民,胆小怕事,被那阿舍捉至岛上以后,为了保命逆来顺受,苟延残喘,加之平日又多睹了倭寇之暴行,内心尤为忌惮倭寇。如今虽说随了众人留在岛上,但提起亲自抗击倭寇,却十分畏惧,颇为计较个人安危,因此对海秦毁船之令迟疑不敢接下。目下听海秦分析得头头是道,畏惧之心立时去了大半,欢天喜地地领下职分。
海秦又道:“周戊,你且带领其余工匠及长者等人,即刻前往岛下牢房之处,暂且安于彼地小憩。记住,任由岛上杀声震天,没有我的命令,万万不可出牢房半步,以免被弹石误伤!”
周戊领命。
海秦见各路人马已有职分,心下大定,喊道:“诸位仁兄,请大家分头准备抗倭之事,我与铁三从此刻起,吃住均居于岛上山顶,以为指挥,众位如有急事,可上山寻我。大家记下没有?”
众人见海秦少年老成,发号施令井井有条,御敌之策甚为高明,颇有大帅之姿,不禁心悦诚服,齐声喝道:“海少侠之令,我们全已记下!”
海秦见众人领会其意,甚慰,言道:“好,今日就让我们背水一战!解散,大家分头准备去吧!”
众人得令,立下鱼贯而出,殷勤筹备而去。
天际慢慢暗了下来,冷风入怀,寒意立起。岛上鸦雀无声,全然死寂,不久渐入夜色。
众人伏于岛上,苦等了几个时辰,不见倭寇来犯,但大家不敢有丝毫大意,均屏气凝神,紧紧盯着海面。
海秦连日为御敌之事奔走操劳,时常废寝忘食,以致身心俱疲。到了子时,海秦已觉疲惫不堪,正要闭目浅息一会,只听铁三突然喊道:“海兄,你看!”
海秦立地警觉,顺着铁三所指方位,海秦极目远眺,只见东北方向忽现一个亮点,时明时隐,仿如鬼火一般,随波摇曳。
须臾,那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越来越近。终于,轮廓毕现,原来是一艘灯火通明的楼船。
那楼船行进至离岛里许之远以后,停棹不前,泊于远海之上。
其时,银河璀璨,繁星点点。数层危高之楼船,诡异漂于海上,恍如天河之云舟归于海渚,蓄势待发,其灯火照得周围明同白昼,海水若饮血一般通红,潋滟跳跃。
海秦立时抖擞起来,略显激昂,声音因为激动而颤动不已:“好哇,他们终于来了。吩咐下去,准备迎敌!”
铁三忙命人将倭寇将至之信告于全岛。
大家本自为不见倭寇而苦守之事忧烦,如今听罢倭寇将至之消息,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铁三奇道:“海兄何以知晓来船即为倭船?”
海秦回道:“一般商船夜里行路,为不扰乏客就寝,必灯火阑珊,怎会如此华灯绽放?再者,若为商船,怎会深夜泊于海面?退一步说,假若此船因故阻滞不前,船夫必喧哗呼救而修葺,何故此船悄无声息,仿若一艘死船?由是测之,来船靠岛不前、嚣声不起,必为倭寇俟机悄然换舟进发也!”
铁三暗自佩服海秦思虑之精细,言道:“海兄果然高见。”
二人说话间,忽听那楼船之上传来一声唿哨,在夜里显得十分刺耳。与此同时,只见船上不知从何处冒出许多人来,人头攒动,人影杂乱,集于甲板之上。
稍后,人群立散,只见从楼船上依次放下二十几艘小船,置于海面。泊定之后,楼船上抛下绳索,多人便举火缘索从楼船滑下,直至每舟坐满。
海秦望去,见每艘小船上约有十举火把,以此推测,倭寇进攻之人约为二百人左右。
忽听得又一声唿哨,小船便如得了号令一般,纷纷划动,排成“一”字,直朝钓鱼山而来。
海秦见倭寇号令简便,得令者行动整齐划一,虽为敌手,也不禁暗自佩服倭寇治军之严,行事之密。
不一会,倭寇所乘之舟已至锚雷摆放之处。
海秦攥紧双手,屏住气息,眼见敌人进入设伏之围,突然大喊一声:“击鼓三声!”
手下领令,立即用尽全力,挥槌击鼓。“咚咚咚”三声巨响,响彻全岛。
赵甲闻讯,令人尽拉连接锚雷之绳索,只听见“轰隆隆”之声此起彼伏,百余锚雷悉数依序炸开。倭寇所乘的多艘小舟不及避闪,连人带船被弹石之力掀起数丈,抛于空中,随即摔下入海,舟楫四散,烟火冲天,间有倭寇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令人顿生惊悚之意。此刻,锚雷阵所在水域已成一片火海,将倭寇之舟吞噬其内。
海秦及岛上勇士见一击即中,不禁鼓舞异常,振奋不已。
那倭寇原是极为狡诈,本欲借夜深人静之际,散开小船,摆成“一”字,合围岛屿。此刻,被锚雷一炸,失去小舟数十艘,死伤过百,落水者无数。领头之贼知摊围之术无法奏效,立下变换阵形,将舟依次列序,如同穿线之珠,一艘紧跟一艘,沿途捞起落水的贼寇,熄灭火把,冲出火海,摇橹再发。
此时,赵甲率九名勇士全然而归山顶,众人皆满脸喜色,皆言尽兴。
海秦见赵甲初战告捷,低声对孙丙说道:“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孙丙诺道:“海兄放心,定叫倭寇有来无回!”
说罢,孙丙吩咐赵甲等十人入列,连同自己所率之人,共计三十勇士,悉数发与三眼铳,配发药石,伏兵不动。
一杯茶的工夫,倭寇舟至岛缘。只见倭寇一番探头探脑之后,从一艘舟上下来四名持枪倭寇。
此四名倭寇率先下舟登岛,点燃火把,龟行一般,四处张望。其余贼寇纷纷戒备于舟,准备涉水登岛。
只见头先上岛之贼寇甫一登岛,便用火铳四处扫发一通,瞬间岛上多有山石崩裂起火,黑烟弥漫。
孙丙颇通用兵之道,吩咐众人掩好口鼻,隐好周身,不做回击。
扫了一阵,登岛之贼寇见岛上既并无据抗之力,也无任何动静,方才放下枪铳,招呼其余贼寇登岛。
众寇见并无异样,一一越过岛缘,持火进入环岛要道。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