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乐伫立麟游殿顶,远眺无言。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他清楚记得,以前二哥常在身边诵读此句,每问出处,必不答应。他曾因此“博览古今”,竟不得。及至欧阳镜令他学儒经,方在无意间发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欧阳乐从小好观察。潮长潮消,树荫斑驳,寒来暑往,茧蚕引丝……但度变化,不思源由。后来读书,方知前人尽书之,当时愉悦,终日失笑,始有“爱笑的欧阳乐”。偶然读《墨辩序》,始识“墨”,而后萌“真侠说”。
墨儒相对,未涉儒学,因此不识。
“唧,唧!唧唧。”欧阳乐闻声以觉,方见一“兽”立于左右。
其状如鸡,三色而文。背赤,腹黑。身长若小儿。其目墨黑,不见点白。若未背观,实难见之。
“你亦孤身?”欧阳乐竟对它道。
那只“鸟”并未飞走。
欧阳乐不无惊异。以前孤身时,他也曾与鸟兽言,却无不飞、走。果然。此鸟不是凡物。
有一种久远的愉悦。
他再道:“你也在登高?嗬嗬……”
它应是鸟,岂未飞翼?所以他觉得自己问的很好笑。
“我是欧阳乐,你是什么?”这样问的更好笑。
“唧!”是鸟倏鸣,其音如雀,俄而展翅,翼青,恍若天色复明。
又一“鸟”疾窜殿顶,竟扑之一空。
此鸟不是鸟。
欧阳乐识得此人。
两相惑,先之。
“你与那个‘欧阳乐’相识。”这“鸟”却是温韬。那“狼目”凝在欧阳乐脸上,像在质问。问的太突然。突然的有些可怕。
果然。欧阳乐不敢对视。有顷,方道:“此言何意?”
温韬道:“你以为言已尽实?倘若无关,那人如何知晓‘欧阳乐’的婚约?”
欧阳乐道:“世上不乏买卖消息者。”
温韬道:“你当时为何惊惶?”
欧阳乐心头大惊,方知何以断言。
“神情玄定,处之弥泰。”这是欧阳剑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数月以来,欧阳乐经受多少磨难,本以为“泰然”,终归有差。
他聚气玄定,对道:“听人假冒,自然惊惶。”
“汝父死矣!”温韬突然出言如是,不待惊怔,辄似饿虎扑食,以手逮之。
欧阳乐忙使“无刃剑”,径刺其臂,欲以迫去,岂料温韬并不回避,更加其势!
无奈之下,欧阳乐再使“步步青莲,在水一方”,瞬息退去。
温韬这才明白,此人竟非“文弱”之徒。
但他忽然笑了。
世间人,不观面。
其倏匍匐,作虎狼之状。
欧阳乐神情玄定,心绪却纠缠烦扰。
他有一念:
杀之,以绝后患。
却又念:
同客此,于我尚未有害,何必下此毒手?
忽忆:
当时舟江,倘若不是我“一念之善”,岂使二哥危急?那一点、一点,流出的血,此生难忘。
终念:
杀。
殿顶之瓦,终将染上血红。
“请安眠。”
瓦上生莲,如梦幻、泡影。聚于指尖的剑,即将刺入胸膛。
梦幻。
一切皆成泡影。
剑未刺入,但触胸膛。
中丹田?欧阳乐先有是想。这很合理。因为他的丹田便在心旁。
丹田成于心胸左近,则通谓“中丹田”。亦有别名,少听人述。
一股至柔之气,护住了温韬的心胸。
开始了。
对这刚柔不定的气,温韬“又爱又恨”。虽再三救助,却也常常折磨着他。不胜庆幸,他已有少受折磨的方法。
就在欧阳乐欲退之际,温韬忽以爪击,其形状似鹿角,去若虎扑,势如熊,并燃火。
非火,亦非灾。
色赤。
是幻?但它的确在灼烧。灼着欧阳乐的眸子。
烈火中,仿佛有人“动了”伏尸。那已固结的血肉,是谁的?
欧阳乐实在看不清。
“奈我何!”恍惚有人嘶吼。
惊!欧阳乐的左脸几无完全,那一道道“沟壑”,怵目惊心。原来,固结的血肉是他自己的。并无血流出,便已凝结,似是灼烧所致。几乎未有伤痛。
并不怨恨。他也下了毒手。也许从未想过,如何去恨?对欧阳镜,他从来只有畏惧。而对欧阳剑……谁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可偏偏错的就是出身。
……若我与大哥皆未出世,或许二哥……
莲如烟火,骤然绽放。
欧阳乐、欧阳乐,你不能死。
心神竟定,度去之不盈丈,即聚气于指,以“剑”径刺他喉。
温韬竟弓似猴,腾闪之疾,目几不见。俄而近身,便作合抱之状。
欧阳乐不善斗,如何可与近,在此危急之际,忽忆谢无烟与欧阳曲“追逐之景”,恍惚间,左脚徐徐而步,竟躲此“抱”。
一捕一步,相斗十数合不止。
欧阳乐自从聚气有成,又悟“气行之术”,即以十指为介,一指聚、一指引,虽未至无穷,似用之不尽。
温韬却不然。他须不断“借气”。所借何来?正是那“自来”之气。阴柔、阳刚,仿佛天之道也。此气刚柔不定,应是不阴不阳。人之生,阴阳定。阴阳各行其道,方为和。和则生,乱则死,人之道也。
“唧!”一声长鸣,青翼垂天而下,仿佛天与地合,刹那光景,教人心悸。
那“三色鸟”停在一位少女旁边。
只一双目,就如星光璀璨,何必再加修饰。
李茗彤抚摸其喙,笑道:“听见你的叫声,我以为是在梦中,便继续鼾鼾大睡。然后听你惊叫,才起坐冲来……”
异鸟忽而举足环跳,并歌。
至是亦未惊动他人。
怪哉。
李茗彤又以面摩喙,而后并舞,“去年还家已不见,何处去,何时来,知去知来,灵鸟兮,小唧也。”
鸟倏展翅,往殿顶疾飞。青翼垂天而起,仿佛天与地分。
此时,李茗彤才发觉麟游殿顶相斗的两人。虽看不清容貌,但她随即知晓。常人有五觉,武者有六觉,而李茗彤有“第七觉”。
自以为。
这便是她以为自己可“看破”人类本质的由来。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
或许是斗争。
与自然斗争,与同类斗争,与异类斗争,甚至,与自己斗争。
虽然。
李茗彤实在不知,欧阳乐与温韬为何斗争。
而且,不是寻常的比斗。
欧阳乐脸上的伤痕,太过惊悚。
温韬似乎也很痛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