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剑》第十八章 琴声绝唱 明月楼易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剑仙就这样在山林之处睡了一晚,醒来时已经是晌午,浓烈的眼光刺着他的眼睛,他勉强睁开双眼,揉了揉,盘坐了起来,运转体内真气,将酒劲化解。不多时,他站起身来,将千钧剑重新的背在了身上,只见那匹黑色骏马早已在一旁等候,自顾自地吃着地上散落的树叶。吕老摸了摸它的头,它乖巧地蹭了蹭吕老,吕老翻身上马,对着马儿说道:“走吧,我们回家。”马儿跃起前蹄,长啸一声,向着北方飞奔而去。

时至今日,已是七月十二,广平府官道之上,只见一架红木马车徐徐前行,马车极大,两匹油黑骏马并驾齐驱,此车极其精美,整车为榆木所制,窗橼之上雕有柳叶纹饰,车上有莲花罩顶,青缦遮住了车头及车窗。马车一侧,有一白净的小生,年纪不大,十七八岁的模样,身穿一袭雪白的长袍,不染微尘,腰间束有玉带,带上挂有柳叶形状的祖母玉佩,长剑悬在左,头上一支碧绿簪子束起了墨色的发髻。这位小生的长相十分的俊美,女人见了也不免心生嫉妒,他的面似银盘,眉若柳叶,两眼似皎月一般清冷,弯弯的鼻梁下,是小巧而又轻薄的嘴唇,他骑着一批雪白的骏马,宛如仙人落入凡间。马车的身后,则骑马跟着二十几位年轻男子,全是二十多岁,家丁打扮,却个个腰悬长剑,面似寒霜,相互之间,也并不言语,一行人就这么在官道上走着,平静无声。

这时,却突然自北方奔来了一匹快马,眨眼便追了上来,拦住了一行人的道路,一行人也就停了下来,马上之人,匆忙翻身下马,来到了那位小生面前,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双手递在了他的面前。

那位小生伸手接过,摆了摆手,下马之人,站起身来,恭恭敬敬退了两步,转身上马离去。

那小生将书信拿在手中,敲打了一下马车的窗橼,唤了一声:“义母,有书信来了。”

一会儿功夫,里边才传来了一位老妇人的声音,拿进来吧,那小生这才伸手将书信递了进去,一行人继续前行。并未走出多远,突然,只见一口鲜血喷在了青缦之上,好似一朵血色莲花绽放在了青色的原野,并传来了几声急促的咳嗽。那小生匆忙下马,并抬声唤到:“义母!”想要掀开帷幔,这时,里边的老妇人说道:“月儿,无妨,给我寻一处青山。”

小生这才放下心来,向前方看去。他看了一看,发现前方东南之处正好有一座青山,他又翻身上马,命赶车之人向此处走去,并告诫他,慢点前行。

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在了山脚之下,此山并不高,山上也并没有几棵树木,只有满地的青草,随风而动。

“义母,到了。”那小生下马对着车内说道。

“月儿,扶我下来。”只见车内之人掀开了青缦,低着头走了出来,由那小生搀扶着,缓缓走下了车。

只见这位老妇人正是那七月七日莫老赠剑之人,她手里也拿着莫老所赠的那柄细柳剑。

她抬起头,望了望山,她的嘴角还淌着血迹。她望着,望了好一阵子。这才对那小生说道:“月儿,去取我的琴来。”

“是!”那小生转过身,向马车走去,从车上取下了一把瑶琴,在怀中抱着。只见此琴,并不同于其它,它的形状似月牙一般,琴体也稍稍泛白,乃是由古柳所制,琴体雕云,又有二十几颗白玉珍珠镶嵌其中,若璀璨星河。

他来到了老妇人面前,老妇人看了一眼琴,说道:“走吧!扶我上山。其他人在此等候吧。”说完,那位小生左手怀抱着琴,右手搀扶着老人向山上走去,但他能感觉到,老妇人的手在不自觉的颤抖。

山不高,山路也好走,一老一幼没多久便来在了山上,老妇人寻了一处青石,坐了下来,平了一下气息。

待气息平和后,她拿起了细柳剑,端在手里,轻轻地抚摸着,抚摸着,抚摸了好一会儿,这才握住剑柄,一声清亮的剑鸣,剑出鞘了,她抖了一抖,插在了地上,后退了两步,盘膝而坐,而那位小生将琴放在了老妇人的两腿之上。那老妇人将右手放在了琴弦之上,拨弄了两下,顿时传来几声清亮的散音,月儿站在了她的后方。

老妇人,对着剑,面朝北方。闭上了眼睛,似是想着往事,想着,想着,她便弹奏了起来。琴音而起,初时,如流水般平静,却又如春风般温暖,而后又如刀剑般争鸣,细雨般急促,琴声如诉,仿佛要诉所有最美好时光,最灿烂的风霜,亦是最初的模样,而这,却也逃不过最后的婉转凄凉,凄凉的琴声而起,此时早有几只鸟儿在她的头顶上方盘旋,却也是忍受不住这最后的琴音,纷纷离去。

那老妇人开始了吟唱,只是声音之中带着哽咽。

“西湖有东柳,立于残阳头。小楼静梳容,四目相对愁。江湖多飘摇,生死不思量。凄风冷雨离,奈何情长留。月下许芳心,覆水又何收。奈何,君有剑,妾有楼,宛若千山隔,亦有江湖绝,月下花前,长言话离别,两人共踌躇,却不过一句,不相为谋。相思又何如,似云烟,过眼终成空,心期就好,好过梦难留。满面秋风,事事非,断肠回首,泪飘零。君已如凤,翱于九天之上,妾亦如凰,归于青山碧野。将琴代语,聊写衷肠,来世愿作双栖蝶,不管世事无常。”唱到此处,突然琴弦断了,而琴声也是戛然而止,老妇人趴在了月牙琴之上,痛哭起来。那小生想要向前安慰,想了一下,还是停住了。

那老妇人哭了好一阵子,这才平静了下来,将琴放在了一边,拿起细柳剑,归于鞘中。她看了看旁边站着的月儿,又望了望已经断了弦的琴,对他说道:“月儿,你自小便跟着我,我老了,也累了,以后这明月楼便交给你打理吧。”

“义母,月儿年纪还小,怕是不能担此重任!”月儿赶紧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望着老妇人。

老妇人说道:“无妨,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前来问我就是,现下,你只需查清一件事情即可。”

月儿闻听此言,心中也是有些欣喜,赶忙答应,“孩儿遵命。”

“走吧,我们下山去吧。”月儿赶忙起身,想要抱起月牙琴。

“不必了,就让它常伴青山吧。”月儿不舍得望着琴,却也是不得不回到了老妇人身边,搀扶着她向山下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