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从双环公司出来,刚到筹委会临时所在地,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辆长安微型面包车周围,兴高采烈指指点点。--
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采购节日用品的车回来了。
刚成立的高新区行政办公室人员,正在一一清点各种物品,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容。
一旁围观的人虽然不能动手,脸上也洋溢着喜悦之情。他们熬了一整年,终于等到高新区初具规模,能够给职工们发放福利了。
他们欢笑着,讨论把这些东西带回家,家里人会多么的高兴。大米够吃多久,家里洗澡洗头也不用节省着用了,说到高兴的地方,一个个都流露出欢快的笑容。有两个大妈级的女同志,还在讨论东北大米涨势好不好,做饭的时候放多少水合适,洗发水买飘柔太贵了,还不如买些本地日化厂的洗头膏分量多,更合算。一提十二卷的卷纸也没有必要,应该换成一般的卫生纸,可以用得久一些。
“郭科长!”正在说笑间,一名工作人员看到了他,连忙招呼道。
其他的政府工作人员一听到招呼,赶快回头看,发现他走了过来,脸上的笑容马上就没了,显然对他很是害怕,怕他斥责众人不好好工作,在这里围观。
做领导的也是难。
和群众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会没有威信,太过严厉了呢又会让大家怕你,总是很难处理。
郭凡知道大家看到他会不自然,本想悄悄离开,但既然已经被人看到了,就这样一言不发离开反而不太好,便停住脚,对众人笑笑:“马上就要五一节了,同志们也辛苦了一年。咱们高新区好容易有今天,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贡献,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就趁这个五一节,给大家发点过节费和一些生活必需品,都高兴高兴。”
其他人喏喏地不敢随便说话,一个中年女同志胆子大点,问道:“郭科长,两袋大米一两个月就吃光了,这个福利以后还能有么?”
“现在我们的手头还不太富裕,大家都知道的,这笔钱还是我们进行小区开发所得的第一笔收入。只要大家用心工作,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等到第二期开发出来,我们有了钱,这样的福利将成为每个月的固定待遇!”郭凡借机勉励了几句,向大家点点头快步离开。
他隐约听到身后,工作人员们都压抑着声音,兴奋地唧唧咋咋:“郭科长说,以后每个月都能有这样的福利?”
“郭科长说是要等到第二期小区开发出来才实行!”
“那也快了吧?第二期我去看过了,最多两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了。”
“是呀是呀,我也去看过了。第二期的房子修得比第一期还要好呢,我问过余主任了,说这批房子需要解决的回迁户不多,我们也可以报名参与购买!”
“真的假的?我们也能买?”
“那太好了!听说马上就要房改了,我们正在愁花那么多钱买现在住的老房子不划算,如果这批房子我们也能买,那我们就不参加单位的房改了!”
“你傻啊,白得的房子为什么不要?房改归房改,新房归新房!”
“就是!新房又不是每人只能购买一套,你现在的房子自己住,或者搬到这边来住新房。另外一套正好给儿女留出来,以后他们结婚不是正好用?”
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开,许多人都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计算着房改登记开始,是购买现在住的房子,还是在高新区买一套新房。
房改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市里已经在制定房改计划了。
据说已经分配了住房的职工,都可以向单位登记,参与房改。如果夫妻俩人在不同的单位,且各分到了一套住房,那只能任选一套参与登记,多出来的那套必须放弃。
具体的购房支出由各单位视本身情况自行制定。
由于单位的效益各不相同,夫妻双方在不同单位工作、且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在如何选择房子参与房改时,都会在两套房子中间进行斟酌,争取少花钱、买大房、买好房。
在前任筹委会一把手姜凯,对原来的工作人员进行整治以后,许多有背景、想升官才来到高新区的工作人员打了退堂鼓。现在的这批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后台,在原单位有一定级别职称,但处于权力边缘的人物。
他们分的公房,在原单位中也只能算作中等,户型、格局、楼层都算不上好。
在听说第二期小区他们也有资格参与购买,很多人便动了心。这些房子他们是亲眼看着修建的,地基打得深、钢材用料实在、房屋设计美观符合时代进步、居住面积宽敞,最重要的还是新房,从各方面比较都比参与原单位房改好得多!
他们比较踌躇的,是买新房必然是全额付款,没有优惠。
而如果参与原单位房改,对于像财政、工商、税务这些效益好的单位,房改时都会有针对职工的优惠条款,什么工龄啦、职称啦、级别啦这些,可以让他们在购买公房时少花很多钱。
两边房子都买自然好,可手里又没这么多钱。
一边要参与原单位的房改,一边又要购买新房,两项加起来就是七八万块。七、八十年代的工资低得仅够一家人吃饱穿暖,公务员也没有多少积蓄。涨工资也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在九一年,大多数家庭的存款还在十万块以下。
如何抉择,对他们而言,是个大问题。
郭凡上楼,还没走到余水的办公室前他就笑着走了出来,显然是听到了动静。
“怎么样?东西还行吧?”余水的表情就像在表功,很是得意。
“非常不错!”郭凡自然不会让他失望,真心实意地夸奖道,“在纸面上看你写的那些东西,还没有感觉。可亲眼看到那一袋袋的大米、菜籽油、洗发水这些,心里面还真的是有些激动。比发钱更让人感到实在!”
“那是!发钱还不见得他们能买到这些东西!”余水的表情更是欢快,侧仰着头不可一世的样子,“现在涨价涨得厉害,我们开会的时候,调查下来总花销是四千多块。可这才过了几天,价格就又涨了七百多块!要不是我用政府的名义定的货,怎么可能轻松把东西拉回来?”
郭凡就笑。
他知道余水跟他说这些,是想说自己多么不容易,还是变相的自夸自赞,在他面前表功。
不过……
他的笑容慢慢收敛,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疑问道:“才几天时间,又涨价了?”
“你不相信?”余水急了,“你算算看,从九零年初到现在,工资涨多少了?你刚参加工作好像只有六十块吧?你再查查你自己现在的工资表,包括奖金、职务津贴什么的,乱七八糟都四百七十多块了!我可是在基层熬了十多年,才在去年中涨到这么多钱的!你用一年时间就涨到了这个数,想想物价又是什么个水平……”
“老余,老余,别激动!我不是怀疑你说的不对!”郭凡赶紧安抚他,“我是说,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快,对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余水本来愤愤不平的表情,忽然变化,闭着嘴愣了一会儿,才叹息道:“这个事我其实不想跟你说的。
物价涨得太快了!
我们早前在接受哪些企业的时候,不是算过账,按照每人一百块钱的基本生活补助,暂时把工人们养起来……,可是我们参照的数据错了!
那是去年的物价统计数据!
这段时间,这些工厂的职工们找了我好几次,都是希望我们增加一点补助,说物价涨得太快了,这点钱实在是不够他们生活。我都是用政府现在很困难,把高新区这段时间的收入都给他们看了,才把他们劝回去。
后来我去物价局查了下,被看到的数据下了一跳:根据物价局的调查,近几个月的物价涨幅,都在百分之十以上,最高的涨幅达百分之二十三!”
郭凡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物价怎么会涨得这么高!”
不怪他不知民间疾苦。
郭凡自从白手起家,建了双环公司,手里就从来没缺过钱。可以说他现在是国内个人资产的首富!当他以参股的方式,成为姜凯等官员子弟开办的塑料厂股东,更是可以公开大手大脚花钱,也不怕被人诟病。
因此市场上物价的波动,对他而言都没有感觉。
只有亲口听到余水说到这个问题了,他才真切地感受到现在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多么快,来势是多么的凶猛,对普通群众的影响,也是多么的大,大到老百姓们吃不消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央行乱发钞票呗!”余水理所当然道,“你想一想就明白了。你一年不到,工资翻了九翻……,啊,你的情况特殊,不能作为参考。但就是一般的职工家庭,收入也翻了一翻到两翻。央行打的主意是通过给职工涨工资,来刺激内需。
可是老百姓呢,把钱都存银行,舍不得花。
老百姓不买东西,厂里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厂子就没法生存!一个个工厂停工,职工放回家,可钱还要发,不发工人没饭吃就要找政府!
好,工资接着发,而且在一步步增长。可随着工厂停工的越多,产品的数量就越少。你学过政治经济学吧,这会发生什么情况?”
“通货膨胀!”郭凡心烦意乱地说道。
他明白余水的意思了。
国企的生存越发困难,大量的国企停工不再生产产品。目前国内私人企业、打着乡镇企业牌子的私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非常小,主要产品还是在依靠国营企业制造销售。工人们靠银行贷款生活,手中有钱却卖不到足够的物资,通货膨胀便在所难免。
“我询问过物价局,企业方也在喊物价涨得太快他们吃不消:工人的工资在涨,而且涨得太快;原材料价格在涨、设备成本在涨,就连用水用电都在涨!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能跟着涨,要不然就要亏损。
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了、生产成本涨了,到了下游的销售商也要涨。
每多一个环节,就要涨一次价,层层加码到了老百姓手里面,他们虽然手里有更多地钱了,却发现他们的钱并不值钱!
对于靠银行贷款,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众来说,涨价对他们的影响尤其严重。划归我们的十四家企事业单位,虽然每人每月可以从我们这里领取一百元生活补助,勉强能维持生活,可也只能是勉强维持而已。
肉,一家人一个月吃一次!衣服,穿的时候尽量爱惜,破了补一补接着穿……
上次我们去量具刃具厂发生活补助,一个小孩子跟着他妈妈来领钱,看着财会小张吃零食,眼睁睁在旁边看了好久好久。他妈妈拉他,也不肯走,小张看他可怜,把零食给了他,他却把零食倒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说拿回去给妹妹吃,他自己就舔那个塑料袋上沾的糖,翻来覆去地舔……
说实在的,老百姓很苦!”
郭凡喉头一上一下,心里面像憋着一股火。
虽然国内大大小小上万座城市,数以百万计的工人都陷入困境,生活困难,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可现在这些生活近乎绝境的工人及其家属,却是生活在他的辖下!
他可以对其他地方的情况装作一无所知,因为他不是神,他管不了那么宽,他也没有办法扛起这副重担。
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辖下,会出现这种情况!
绝对不允许!
“老余,你手里有最近的物价数据吗?”他强压着胸口快要迸发出来的火焰,尽量用和缓的语调对余水说道。
“有!你要来做什么?”余水沉声回答,“小郭,你别做傻事!通货膨胀是货币供需矛盾造成的,你一个人不可能螳臂当车!再怎么做也是吃力不讨好!我们的财政还非常脆弱,也不可能负担起老百姓的所有需求!现在我们最要紧的,是加快高新区的建设,让区里的各个工厂都顺利运转,为老百姓找到更多的工作岗位!”
“作为高新区的一把手,我不可能不管!”郭凡紧抿着嘴唇,第一次强硬地表露他是高新区一把手,这个大家都默认,但从来未宣之于众的事实!
“你放心!我不会乱来,更不会动高新区的钱!这个轻重缓急我是清楚的!”
余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明了他的坚持,回到办公室从计算机调出一份数据,把屏幕转向过凡,让他看清。
这是他通过电话从物价局了解到后,手录下来的一些简单数据,上面的内容并不完整。
他粗粗地记录了物价上涨幅度,城市居民生活指数等寥寥几个数据,至于这些物价指数的参照对象,并没有详细地列出。
“这份物价指数表格并不完整。老余,你让行政办公室的人,向物价局要详细的调查项目,例如食物,我们的主食价格、副食价格,不同品种的大米价格,肉、蔬菜,都要分品种的细分,按照居民生活最迫切的基本需求制定出一个详尽的表格来,这份表格,我马上就要!”他毫不迟疑向余水分派任务。
“好!”
余水知道无法说服郭凡,同时郭凡也表示不会动他手里的钱,心中安心不少。既然郭凡有想法,那就任他去折腾好了!
他用才学会的一指禅输入法,在政务系统中,把郭凡的要求传达到了行政办。
郭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翻阅着桌面上的文件,总是感到心神不宁。他好容易才批复了几份部门的机构扩编设置报告,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打开电脑,查了查金融办,最近央行的各项通知,以及银行存款利率变化,心中更是焦虑。
物价飞涨!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预示着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即将到来!
随着物价的飞涨,全国都将吃不住劲,大家需要把这个疯涨的势头给压下来。国内惯常的做法就是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各国有银行储备金、紧缩信贷。
从金融办政务系统,录入的各项资料来看,目前银行存款已经有小幅调整。
如果国家发现小幅调整还无法立竿见影,便会加大调整力度,同时动用更多的调控措施,最终到直接下达行政指令。
越到后面,就会越严厉,绝对不允许下面妄自变通。
迫于上级行政压力,银行会切断给工厂输血,让许多摇摇欲坠的国企轰然倒塌。而那些靠银行贷款生活的工人,更是直接面临灭顶之灾!
到了那个地步,国家将会认为国企再也不可能复兴,便会在现实压力下扶持私营经济。
这也将彻底断绝全国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国营企业,因此完全失去生机。大规模的破产,将会在随后几年间密集出现。
征兆已经出现,他的高新区做好准备了吗?
………………………………………………………………………………
写不动了,太累,休息休息,今天就一章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