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医在左,西医在右》第五章 情致致病,情致治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医上的情致主要讲的是人的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但是如果情致用的好话,它们对我们的病情又有一定的帮助。

一、七情

七情中的“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也就是开心,高兴。

七情中的“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发的现象,也就是生气。

七情中的“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也就是担心。

七情中的“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

七情中的“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也就是伤心。

七情中的“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

七情中的“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卒然紧张。

二、情致致病

从中医上说,七情能致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

喜伤心

当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另外,过度喜悦能引起心跳加快,头目眩晕而不能自控,某些冠心病人亦可因过度兴奋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买彩票,就有报道说,某一彩民中了巨额奖金之后,因为高兴过头,而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当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过度会走向反面。

怒伤肝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西医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形成消化性溃疡;也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如,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的办法是尽量戒怒,因为这对人对己有益。

忧伤肺

若过度忧愁,不仅损伤肺气,也会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谚语说:“愁一愁,少白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的。

思伤脾

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跟着就会生病。如果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诸如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

悲伤肺

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因此,家庭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伤肾

是指恐惧过度,耗伤肾的精气。无缘无故收到恐吓的人,大都会肾气虚,气血不足;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惊伤心胆

如果受到大的惊吓可以伤心神及胆。所以,治惊应先安神。

但是,虽然情致伤对脏腑有一定的选择性,却不能机械地认为怒只能伤肝,喜只能伤心等等。情致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如果思虑劳神过度,常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的症状。郁怒伤肝,肝经气郁,会出现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可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癥瘕等症。肝郁还可以化火,气火上逆,则常见心烦易怒、口苦干渴等症。情志伤影响气机,还可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总之,人的情志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有益。

三、情致治病

情致致病,情致同样也能治病。

喜则气缓,喜有缓和紧张情绪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适度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

哭有缓解紧张情绪和排毒的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如果你强忍泪水,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强烈的负性情绪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下去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人们因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哭泣时,这些有害的化学成分便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缓解了紧张情绪。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时,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而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所以只要把情致利用得当,既不会伤害身体反而对身体有帮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