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上午,我调解了一个案件,一场爱情用20000元分手费作为了结,让我震惊又心痛,可爱情的女主角,那个我认为本应该痛苦万分的女孩子,却出奇地高兴,一副心想事成的样子。 我不知道他们的爱情是怎样开始的,结局却让我悲伤。
案情似乎很简单,女孩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身为被告的男孩偿还借款20000元,有男孩签名的借条。调解的时候,女孩没有来,由其代理人参加调解,男孩则由其父陪同。法庭上,男孩辩称,他根本没有向对方借过钱,20000元其实是“分手费”。男孩称,俩人原系恋爱关系,去年,女孩怀孕了,因为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不得 不让女孩去医院打胎,女孩要他写下20000元的借条,否则不去打胎,他才写下了借条。后来,女孩住院打胎,他付了医疗费,另外还给了女孩9000元营养费,俩人就分手了。他出的钱也是父母给的。法庭上,男孩的表情是尴尬又痛苦的,清秀的脸上,言语之外,有许多的无奈。
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男孩同意付给女孩20000元,分期付清。我知道,实际上,付给女孩的钱最终还得由男孩的父亲出。男孩的父亲告诉我,之所以不同意俩人谈恋爱,是因为女孩原本是理发店里的洗头妹,又是外省人,担心来历不正,况且男孩还没有固定工作。(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他们恋爱期间,女孩不工作,要男孩养,而男孩只是一个单位的临时工,月工资不到1000元,靠父母补贴过日子。俩人分手后,女孩曾持借条多次到男孩家要钱,他才知道有借条这回事。由此证明,他当初让俩人分手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种只要钱的女孩绝对不能娶进家门。男孩的父亲指责男孩幼稚,我耐心劝阻:“这件事,会影响你儿子一辈子,对他是一种打击和痛苦,以后就不要再提了。”当天下午,女孩来拿调解书,有另外一个男孩陪着。她似乎很开心,清纯的脸上浮现着达到目的后的满足感。我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二十二岁的花季女孩,有如此深的城府。
男孩在什么情况下出具借条的,不得而知。望着女孩走进细雨中,我的心隐隐作痛,爱情真的可以用金钱作为了结吗?难道女孩的心中就没有一丝留恋?难道她把爱情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后来,我听朋友说,现今有些人会在对方提出分手的时候讨要青春损失费,她的亲戚用100000元跟恋人分手了。我很疑惑,恋爱造成青春受损了吗?钱能买回青春吗?确实曾有女孩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提出分手的男方支付青春损失费,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当然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对方自愿除外)。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走向富有的一条捷径,用青春换取财富?爱情是飘浮在蓝天上的一朵彩云,不知道会飘向哪里?爱情是绵绵不停的一场春雨,滋生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爱情是漫漫燃烧的火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二十年前,我们认为,爱情是相伴一生的承诺,是茶饭不思的思念,是同甘共苦的拚搏,是不求回报的牺牲。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曾将该诗改为:“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我们习惯称因爱情受挫引发的精神病为“桃花癫”,爱情真是容易让人发癫的。每每看到有些人因失恋而自杀,我们通常会感叹:真不值!爱情是双方的,为什么不去寻找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呢?可当有人用钱买断或了结爱情,同样让我们心痛。二十年过去了,爱情被注入太多物质的内容,被异化,被扭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成为伪爱情。当下,在各家电视台热播的相亲节目中,许多女孩将房子、车子和票子作为相亲的条件,根本不考虑对方的人品和价值观,她们把青春作资本,把恋爱和婚姻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不愿意付出劳动,成为寄生虫。是拜金潮和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致使她们舍弃了爱情。基于物质条件走进婚姻,这样的婚姻中哪有爱情!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在她们的心中,一定渴望着真正爱情的出现。一旦男方事业失败,经济条件恶化,离婚是必然的;如果男方事业如日中天,男方出轨,寻找婚外情也在所难免。
我问二位年轻的女同事,爱情是什么?一位正在热恋中的说:爱情是见不到时的思念,相守时的温馨。另一位说,我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不知道。大街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推着轮椅,眼睛专注地看着坐在轮椅上同样是满头白发的老头。这不就是爱情吗?虽然高物价、高房价和拜金潮将爱情挤进了狭小的空间,但爱情真正切切地存在着。下至十五、六岁的少年,上至耄耋老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柔软的角落,深藏着对爱情的憧憬、留恋或实践。虽然有些人在生活中舍弃了爱情,但在他们的心中,还是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的。金代词人元好问的词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写爱情的小说,是最令人感动的,唱爱情的歌曲,是最可能流行的。而每一部电影和电视剧,都穿插着爱情的情节,否则就没有人观看。因为生活中缺少爱情,所以我们到小说、歌曲、电视和电影里寻找。
2010年5月22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