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督师》第五章 巡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进入杀胡堡,就当众殴打了训话的哨官李长顺,不仅没有被惩罚,而且还被杀胡堡的守备宁大人提拔为什长。(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

一夜之间,李欣这个名字,就响彻了整个杀胡堡的军伍营哨和街头巷尾。也就是说,李欣成了这个边堡的名人。

被提拔成为什长的李欣,对手下这几个囚徒士卒,也就很好管束,因为那件事,使大家对他已经产生一种畏惧情绪和崇拜心理。

在这个四百年前的明末边城,李欣默默地渡过了三个月。

三个月不算久,可是有些事情已经在头脑中变得有些淡漠了,虽然对张晓露的思念依然存在,甚至于经常在梦中看到她翩翩起舞的白裙子,但是刻骨的思念,已经不能成为他寻死觅活的依据。

现在,他已经感觉不到自己对这里的陌生,相反,那个来自现代时空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个躯壳和记忆的影响,反而越来越远了,而自己做为李欣这个人的存在,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

在杀胡堡做了三个月的新兵,每天的科目,都是上操训练。

领队的哨官李长顺,给每个充军的囚徒发放了兵器和甲衣。这些兵器锈迹斑斑,甲衣更不用说,不知道是不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又扔在仓库的角落里多久了,连甲片都已经烂得摇摇欲坠了。

伙食也不好,每天二个干巴巴的大头馍,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蔬菜。

“***,有这些就不错了。”李长顺皱着眉头,反复教育部下这些囚犯士卒,“老子好久都没看到兵饷是什么样了?上次发饷还是几个月前,只有十几个铜板。奶奶个短,你们这些遭报应的,还想让人好吃好喝的侍侯着?我呸!”

明朝末年,天灾**,财政吃紧,各地卫所驻军经常欠饷,再加上各级官僚层层盘剥,实际下拔的饷银都已经被个人贪墨。再加上明朝九边久经战乱,大同镇又经常遭受蒙古人、女真人的轮番袭扰,百姓十分困苦,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当地驻军的士气,导致在籍的军户四散逃亡。

李欣对于明朝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幸好穿越的这个躯体出身在贫苦人家,自然而然也就适应了这种状况,如果是那个来自现代的他,无论如何也是受不了这份辛苦的。

崇祯九年六月,训练了三个月的囚徒队伍,接受了上峰的第一个命令,巡边。

巡边的意思,就是在长城脚下巡防,侦探塞北的情报,防止北方的蛮夷突袭。

接受了命令,李长顺给部下的三个队长、九个什长简单的开了个会,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李欣所在的队,负责杀胡口以南的一段范围,队长张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世袭的老军户出身,隶属于大同右卫。这人一生好大喜功,但是性格又胆小怕事,没什么主见,所以带着一些地痞、杀人犯巡边,多少有些压力。

杀虎口右侧的长城前方,是一片两山夹对的平原,一行三十几人每天就顺着山脚象征性的巡视,十几天来,长城对面的漠北没有一丝的风吹草动,这一队的囚犯士卒都有些懒散无聊。

李欣百无聊赖,现代的记忆,总在头脑中闪现。他嘴里刁着一根青草,一边用朴刀挥打着长及膝盖的长草,一边哼着一首老掉牙的歌儿《忘情水》,他想张晓露了。

“叔,你这是在哪个窑子学的小调,真好听,有工夫你教教我。”耳这响起曹林笑嘻嘻的声音。

这小子扛着一杆长枪,屁颠屁颠的跟在他旁边。

话音未落,忽听走在前面的队长张寻大叫一声:“停!”

众人急忙止住了脚步。

只见张寻像个狗一样的探起了鼻子左嗅右嗅,忽然掂起脚尖,向前面的山峰拐角处望了望。

远远的似乎有一阵阵的烟尘,伴着咚咚的鼓点声。

李欣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正在寻思,耳边传来曹林细若蚊蝇的声音道:“叔,好像有马蹄声靠近。”

李欣还没说话,忽然看见队长张寻跳了起来,大声吼道:“妈的,不好,是蛮夷的马队。”

“蛮夷”是明朝对塞外游牧民族的蔑称。

张寻话音一落,仿佛捅了马蜂窝,这群被迫充军戍边的乌合之众,纷纷仍掉武器向后溃逃。

“叔,咱们咋办?”曹林急声叫道。

“别慌别慌?”李欣嘴里这么说,但他长这么大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阵仗,一时也有点不知所措,“跟着队长走!”

“叔,我看,跑是跑不掉了,大不了,咱们和这帮孙子拼了吧。”曹刚大声吼着,伸手从腰间拔出长刀。

烟尘越来越近,鼓点也越来越大,渐渐的看到冲上来的是一支马队,马上闪闪的刀光,已经看得十分清楚。

腿脚毕竟没有马蹄子快,这一队三十几个人,还没有奔出多远,马队已经从背后冲杀过来,只听马上的骑士,嘴里发出嗬嗬的呼啸,迅速从两侧围拢上来,一些跑的稍慢的,早被后面的骑士挥刀斩为两段。

第一次见到明末的蒙古骑兵,第一次经历古代的战场,李欣多少有些不适应。

马上的骑士都穿着整齐的绵甲,头上梳着牛尾巴小辫,和以前看过的清宫戏似乎不大一样。

李欣虽然也知道这个历史时期,漠南蒙古臣服了辽东的后金政权,早就实行了满族人剃发称臣的那一套,但是猪尾马梳得为啥没有清宫戏里面瞧着舒坦,就是细直的一缕呢。

敌人的马队已经四面围拢起来,来回的奔驰、恐吓,看来跑是跑不了了,只好拼一拼了,李欣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李欣了,而是曹文焕,遇到敌人就知道逃跑,岂不是给曹文诏、曹变蛟这些人丢脸?

李欣想到这里,身体自然而然的激发起了一腔血性,拔出腰刀,大喝一声:“拼了。”

曹刚曹林早就等着李欣这句话呢,立刻冲向扑面而来的蒙古人。

其余的人眼见着跑不掉了,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本来就是亡命之徒,这时生死存在于一发之间,也就顾不了其它,玩命的冲向敌人。

蒙古人似乎没有想到这群蓬头垢面的一群叫花子般的弱兵,还敢反抗,即然不想乖乖的当俘虏,那就只好拿首级回去领功了。

蒙古骑士开始策马杀戮,不时有明兵被砍飞掉了脑袋。

一个蒙古骑士,手挥长刀,直斩李欣右肩。李欣下意识的低下了头,躲过了砍来的一刀。蒙古马从身边擦身而过的一刹那,他伸手右手,握住那名骑士的脚,顺势一拉,那个蒙古骑士立刻从马上掉了下来。

李欣忘记了自己占据了别人的身体,想不到这一拉居然奏效,想也没想,双脚一点地,两只手攀上了马鞍,直接跃上了马背,这个被自己支配的身体灵活异常,而骑术也这么精湛,李欣又叹了口气,原来那个曹文焕如果没有死的话,肯定是和明末曹文诏、曹变蛟一样的猛将,可惜了。

李欣有了这个灵活的身体,得心应手,渐渐充满了信心,他就像在操控一个机器人,除了思想和意识是自己的之外,身体的各种素质还是原来那个曹文焕的,曹家一门都有猛将的素质,李欣自然也不例外。

纵马跑了几步,一拔马头,李欣面对敌骑倒冲了回去,手中的钢刀,顺势挥动。这一刀一刀,又凶又狠,立刻显示出了惊人威力,曹家的人,个个勇猛善战,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些蒙古人,本来是为了“打谷草”,掳掠几个汉人奴隶回去,顺便砍掉几个明朝边卒的首级,回去报功。如今,漠南蒙古各部已经相继归附了辽东的后金政权,扰乱明边,本来就是塞外各部向满族政权卖好的一种手段。

自从明朝内部闹流寇以来,明朝九边的精兵劲卒已经抽调一空,因此,明朝的边卒都是一触即溃。每次蒙古各部只要出动几十人,往往都能获得上百人的收益。

这次掠边的同样是二十几个蒙古人,队长张寻带领的边卒一样是望风而逃,可惜,蒙古人早就算计好了距离,所以这队乌合之众的步卒,很快就被蒙古骑士围在中间。

可是,蒙古人也同样没有想到,这三十几个看似衣衫褴褛的明国步兵,居然十分强悍,在李欣、曹刚、曹林的刺激下,这三十几个亡命之徒拼死反抗,瞬间干掉了五、六人。

但是,李欣所在的这队人,毕竟是只训练了几个月的步兵,缺少实战经验,而且刃纯甲溥,而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兵对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

很快,李欣周围的同伴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他和曹刚、曹林三个人,连队长张寻都被蒙古骑兵砍成了两段,一头扎在了旁边的草丛中。

李欣和曹刚、曹林都杀红了眼。

领头的蒙古头领似乎看出了剩下的这三个人不太好惹,眼瞧着又有两个骑士被砍翻下马,急忙发了一声哨,其余的人急急忙忙策马撤退。

李欣杀得一身是血,蒙古人败退之后,曹刚杀得性起,居然还要跃马追赶,李欣急忙喝止了他。

蒙古人都是长在马背上的骑士,马上功夫了得,对这一带的地形又熟,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残阳如血,地上留下了大片的尸体,包括队长张寻在内的三十几个新兵营囚徒士卒,全部喋血在长城脚下。

李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他简直不敢想像,自己适才一口气杀了好几个人,现在握刀的手都在微微的颤抖。

旁边的曹刚唉的一声,愤怒的把刀丢在地上,叫道:“叔,蛮夷太欺负人了,我要杀鞑子。”

李欣环视了周围,尸体已经染红了这片草原,蒙古人的弯刀真是又快又准,许多人的脑袋都被砍成了二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刀毙命,根本就没有受伤的。

看着一起经过了三个月训练、刚刚还生龙活虎的人,眨眼间就成了一堆烂尸,李欣感觉心口在激烈的震颤,这里简直不像是人间,这里是地狱,从小在和平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第一次经历生死考验,想不到会是这么残酷。

蒙古人?蛮夷?

李欣心如刀绞,默默地念叨着,回头望向远方。

长城在耸山峻岭间蜿蜒连绵。

以防御性著称的大汉民族,为何被人欺负成这个样子?而我,做为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也这样苟且的活着吗?

命运鬼使神差的让我来到这里,难道就是做一个普通的草民百姓,任由扭曲的历史淡淡的在我眼前走过吗?

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即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何不为这个时代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张晓露死了,可是我也已经死过了一次。

命运又让我离奇的复活了,必定就是让我改天换地的。

不错,我要扭转历史的做标。

从此,我的一生,就是为了大汉民族而活,为了大汉的百姓不再被人任意**掳掠和杀戮而活。

我是谁?李欣吗?不了,我是曹文焕,曹文诏的堂弟,曹变蛟的堂叔。

对,我就是曹文焕!

曹、文、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