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吃早点的时候,所以面馆里面倒是很清闲。陆岱峰刚刚走到近前,一位肩上搭着一条洁白毛巾的堂倌便笑容可掬的迎上来打招呼:“喔吁!先生,您要‘宽汤’还是‘过桥’?”陆岱峰走过去,在一个位子上坐下,随口说道:“宽汤。”那堂倌便用手挡住嘴巴一侧,放开嗓音向屋里喊着:“哎――‘宽汤阳春面’一碗!”
这阳春面在上海滩是很有名的,虽然它的价钱并不贵。但是它却和上海滩号称“四大金刚”的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一样,是上海滩有名的早点。这阳春面看上去就是光光的一碗面条,其实不然,它的清汤是用鸡骨头熬出来的“高汤”,汤面上、面身上撒着几许碧绿生青的葱花,热腾腾的,清香扑鼻。在上海滩,大多数的中产阶级都喜欢在上班前吃上一碗阳春面。所谓的“宽汤”,无非就是在面碗里多盛一些清汤而已。而“过桥”则是少盛一点清汤。因为那面在起锅装进碗里时,技艺高超的师傅会将那面撩得齐齐整整地放在碗里,那形状就像一座马鞍桥或者是拱形桥。所以,汤水少时那面就会越过汤水。吃客挑面进食的时候,如同过桥一般。今天,陆岱峰之所以要宽汤,目的是可以放慢吃饭的速度,吃完面时,还可以慢慢地喝汤,这样时间多了,他可以多问一点情况。
在等面时,陆岱峰像是很随意地说:“老板,我是第一次吃您的阳春面,但是我是听一个朋友说您的阳春面很好吃才多走了一条街道来的。”
老板一听,立刻兴奋起来,此时又正好没有别人吃饭,他便站在陆岱峰的对面,笑着说:“不瞒您说,先生,在周围这几条街道上的面馆里,我的这个是最叫得响的……”
没等他再说下去,陆岱峰说道:“昨天中午我的一个朋友吴老板就在你这儿吃的饭。”老板刚想插嘴说点什么,陆岱峰却不给他机会,继续说下去,“我那个朋友是您这儿的常客,您应该认识他。”老板赶紧接腔说:“常来我这儿吃饭的,我都有印象,虽然不一定都能叫上名号来,但是您一说穿着打扮,我就知道他是谁。”
正在这时,堂倌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阳春面。
陆岱峰却没有趁热吃,而是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哦,是吗?您有这么好的记性?那我可得考考您。我想起来了,昨天吴老板身穿直贡呢马褂,灰色哔叽长袍,还戴着一副眼镜……”没等他说完,面馆老板就笑了。陆岱峰发现面馆老板笑得有点怪。他忍不住问道:“这有什么可笑的吗?”
听了陆岱峰的问话,老板笑得更怪了,他一边笑着一边说:“您的这位朋友的确是经常来我这儿吃饭。可昨天中午他没有在我这儿吃,他遇到麻烦了。”陆岱峰一愣,但一点也不露声色,他表面上仍然很平静地问:“是吗?他遇到什么麻烦了呢?”
老板嗤嗤地笑着说:“昨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您说的那个老板从弄堂口出来,离我这儿只有十几步了。我正想招呼他前来吃饭。突然从路边的一辆轿车里出来了两男一女三个人,那个女的穿着蓝色旗袍,身材苗条,长得很漂亮。她迎着那个老板走上前去,一把抓住他大声说:‘你这个没良心的,玩够了就想把我甩掉啊,没门!’”说到这儿,老板又笑着问陆岱峰:“先生,您猜那位……您说他姓什么来着?”陆岱峰只得接上腔说:“姓吴。”“对对对!您猜一猜那位吴老板怎么说呢?”陆岱峰此时心里已经明白了八 九分,可他故意装出一副很迷惑的样子说:“他怎么说呢?”面馆老板又露出一副怪笑的样子说:“那个吴老板竟然着急地辩解说不认识人家,还想挣脱人家走掉。那两个男人却也上来拉住他,其中那个中年人还劝解说‘你看看,你就别辩解了。我已在酒楼备好了酒席,请你们一起去吃顿饭和解了吧!’那个老板急赤白脸地说‘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想绑架啊?’可人家说‘你就别使气了,快走吧!’说着三个人就一起动手把他拖进了车里,车子就开走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