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广阔的天地》弟弟脱钩受打击 义兄结婚议送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八一年八月,我从庐山旅游回来,得知弟弟高考的录取,出现了麻烦。-=手打吧会员手打 www.shouDa8.com=*他的高考的成绩,在南昌二中名列前茅,而来此挂钩录取的**,却未守信用,没有录取。

当时,**的一位教导主任,来南昌招生,通过二中的校长、班主任,找到我弟弟和好几位优秀学生,要求填报该所大学,表示保证一定录取,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

这样一件事,弟弟在填报志愿时,跟我讲了具体情况。**是全国的一所名牌大学,在上海的各大学里,排名第一。我见弟弟说得那样肯定,便同意了他仅填写这惟一的志愿,没有填报其他大学的志愿。

后来,又有清华、北大的招生老师,来找二中的优生游说,结果,有的学生改报了志愿,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我弟弟是班上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又是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干部,很听校长和班主任的话,人也老实,没有改变志愿。

可是,这次我省在九江的高校录取工作,那位**的教导主任,见南昌二中挂钩的同学,有改变志愿,被他校录取的,很是恼火。在重点大学录取完毕后,一气之下,竟把二中其他挂钩学生的档案,全都丢下,毫不负责任地回了上海。

南昌二中得到消息后,已经来不及了。这几位学生,不但重点大学录取不了,而且由于他们没有填报其他志愿,就连普通大学也无法录取。我弟弟知道后,受打击很大,在家痛哭。

我带着弟弟来二中找学校论理,其他类似的学生及家长更为冲动,甚至在校长家里砸了东西。

学校副校长、英语任课教师张桂涛,以及一位女教导主任,此时焦头烂额,很为着急。他们打电话找了**,但为时已晚。最后,**只是给学校赔礼道歉了事,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补救。

南昌二中那位女教导主任,赶去了九江,帮改了志愿,我弟弟只录取了南京的一所大学。

弟弟考上大学,对我家是个大喜事,在整个街道,十分风光。我们全家,都尽力作了经济上的支持。我哥哥的一位同事,也送来了棉被等,并在一本日记本上,写了勉励的话。

弟弟去上大学前,我跟他在二中校门前,八一公园,拍了照留念;去上大学时,我叫了开吉普车的同学吴斌,送到了火车站。我这位同学的弟弟,跟我弟弟也是小学、初中的同学。

九月份开学,我来到学校上班,得知我的优秀学生占水发,也考上了大学,地理成绩考到了80多分。这位学生,后来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南昌教育学院教书。

我的寝室,分来了一位叫桂文斌的教师。他是在崇仁师范中专毕业,在小学部教语文,家在洪都钢厂,为抚州地区人。

在南昌市第十一中学举行教研活动时,我认识了一位叫杨晓苍的老师,他是在江西成新农场子弟中学任教,对我写的论文,很是赞扬。我向他询问已由鲤鱼洲,回到成新的小淑玲、杨成刚等知青的下落。杨老师是个热心人,表示回去以后,一定帮我去访访。

杨老师很快给我来了信,说是在离总场十余里的机修厂,找到了小淑玲,已在那里做钳工。他还帮我找到了杨成刚、何维佳等回成新的知青。杨成刚也跟我来了信,在信中还关心我流鼻血的情况。

我立即给予了回信,并给小淑玲去了一封信。在给小淑玲的信中,我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苦,表白了爱恋之心,询问这几年她的情况。

可是,以后我一直没有得到小淑玲的回信。后来,我在妹妹的口中得知,她已经在成新农场,找了一个高干之弟。

九月二十二日,我在日记里写道:

我的出路只有依靠坚持勤奋学习。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只有每寸光阴放在学习上。

国庆节在家休假,我得知雷卫东同学月底结婚,便把几个结拜为兄弟的同学召集起来,讨论怎样送礼。

这是我们结拜兄弟中,第一个成家的。大家有的提出买一样东西,作为永久性的纪念品;有的提出送30元现金,有的提出送50元现金,还有的提出送60元现金。这样的送法,各有各的理由,相持不下。

在这里,我和小三、周林应该算是实际点,考虑的较全面和远点,不赞成送得太多,大家的经济都较紧张,那时的月工资也只有二、三十元。

最后,根据我的意见,大家基本上同意了送40元。周林后来赌气不想送,原因是步建说话有些过急。其实,周林开始的看法应该是对的,可是却得不到赞成,我在其中的说服,一时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十月四日,为关于雷卫东结婚送礼之事,仍觉得心绪不安,到现在还不知怎么打开这个僵局。

我们这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的地方越来越少,迟早是要分道扬镳的,但毕竟兄弟一场,可不能让人家笑话。

现在,我已初步确定的做法,下次回南昌还要争取落实,尽量做好周林的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步建提出的要送50、60元,我也不反对,这是他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好些,又是做大哥的。送多是件好事,本身看法就难以统一,何必一定要一样呢?

雷卫东的情况现在还不清楚,我在回学校的头天晚上,借了120元钱给他周转。虽然在这个时候,我正在买一辆自行车,也需要钱用,但是,能帮助的,就应该尽量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地球概论》用纲要的形式,全部整理出来了。我又把这本《地球概论纲要》笔记,寄给了上海师大的金祖孟先生,希望得到他的指教。不久得到了他的回信,勉励我继续努力学习,告诉我已经寄回我的《地球概论纲要》。

可是我一直没有收到,后来再写信询问。金先生回信说是寄回来了,要我想办法自己去查一查。就这样,这本花了我不少心血的《地球概论纲要》,就这样永远失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