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隋炀帝此次出巡,是中原政权的皇帝第一次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他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打通了丝绸之路,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也必须客观的承认,这是隋炀帝对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这次西巡当中,隋炀帝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无论是文才还是气魄,这首诗都可说是上乘之品。后代文人对隋文帝的诗篇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而征战一生的唐太宗李世民后来也曾写过一首《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在这里就不做评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欣赏一下。
可惜治理国家不是写文章,即便要以文章论之,治国也是严肃论文,而不是散文,更不是诗歌。
事实上,每次看关于隋炀帝的史料时,我都会想起这么一句话:
崽卖爷田心不痛!
这是一句湖南土话,当年红军五次反围剿时,彭德怀就用这句话骂博古、李德他们。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