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西楚霸王(十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英布的虚与委蛇,项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数使使者诮让召布”,结果“布愈恐,不敢往”,最后彻底倒向刘邦。

而反观刘邦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韩信平定齐地后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不是假的,是代理的),刘邦刚开始也很生气,大骂;“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之后,他马上醒悟过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就是领导的水平啊。

我们一看,在政治方面刘邦和项羽的水平高下立判,当然这和一个人的性格很有关系。并不是项羽看不到这一点,而是他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总是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

“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项羽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也非常清楚英布的才干,可即使已经闹到众叛亲离,他还是是改不了自己的那个老毛病。这个时侯他应该好好的安抚笼络英布才是,可他似乎除了骂人责备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方法了。自负导致眼无他人,并且宽于待己,严于律人。

性格决定命运―再次证明。

在楚汉相争那样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统一战线政策不但是我们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刘邦夺得江山的法宝啊。

在这里,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陈平。

看了史记一般都会认为陈平是一个牛人啊,而且他和张良一样,都是道家的子弟,而且也爱出奇谋,所以总觉得他身上就有张良的影子。之所以要写一下这个人物,就是因为他和韩信一样,都原来是项羽的部下。

当然,与韩信不同,陈平总的来说在项羽那里混得还不错。而且陈平在项营还立有大功,为项羽所赏识。可是这么一个人怎么也跑到刘邦这边来了呢。

还是让司马迁来说吧:“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看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明白了,陈*楚奔汉是被逼出来的。还是应了上面那句话,项羽因为自负,所以对属下要求极严。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平他们几乎一点责任也没有。可项羽不反躬自省,倒要处死有功之人,谁还愿意给这样的主子卖命呢。相比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深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

陈平对项羽的评价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诚斯言也。弄到最后,项羽就是一个人在和天下诸侯战斗。韩信、陈平都是有大才具者,得此两人,委以重任,项羽得天下必矣。在这个意义上说,项羽最后身死东城是没有多少值得可怜同情的。

其所果,皆其所因,如此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