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西楚霸王(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项羽因为刘邦的臣服,在咸阳这场坐地分赃的豪门盛会上获取利益最多,而刘邦最惨。

项羽因为在咸阳没有坚持帝制,而是恢复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并因此深受到历代的诟病。人们并因此认为项羽之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没有长远目光,果真如是耶!

先,当时没有称帝的道义基础,项羽只是怀王下面的一个将领。当时怀王才是天下反秦的总盟主,项羽称帝,置怀王于何处,置天下诸侯于何处?

其次,项羽没有称帝的政治基础。虽然当时项羽一人独大,但诸侯及刘邦的力量加起来还是要超过项羽许多;

第三,项羽虽然救赵灭秦出力最多,但他并无直接有功于其他诸侯;

第四,项羽因一战之功而坐得九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百越新设的几个郡已经在尉他的领导下独立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他应该得到的;

第五,项羽在咸阳一口气封了十八个诸侯王,每个王国领地均不足两个郡,天下还有谁敢与之争锋!

第六,项羽毫不客气的封了自己好几个亲信为王。而且地方都比较好;

第七,项羽在分封的过程中,故意在和自己生分或有对立情绪的诸侯间制造矛盾,埋下使诸侯混战的隐因。这为他日后出兵平叛,吞并其他诸侯提供了借口。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他所愿。

所以,此时承秦之制称帝,废分封,立郡县,非项羽不愿也,而是其不能也。不过项羽没什么好性急的,他才二十七岁,要换在今天,热爱学习一点的人可能还呆在校园里啃着烧饼看美女,而他却有了天下最大的一份产业。并且事实证明,别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他实力最强,个人素质最优秀―有了这两点,整个天下迟早是他的。

再来看刘邦,他被项羽这个昔日兄弟狠狠的忽悠了一把―居然还把巴蜀之地当做关中封给了他。这就象上帝对你说:孩子,我让你去丹麦当王吧。你兴致勃勃的闭上眼睛等着上帝把你送到那充满童话的富裕国家,哪知睁开眼一看,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原来上帝把你送到了格陵兰岛。

看看项羽是怎么对付刘邦的:

先,把刘邦封到了巴蜀汉中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亏项羽还厚着脸皮说“巴、蜀亦关中地也”。 估计刘邦听到这话当场吐血三升。巴蜀之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府之国,当时一个显著功能是接受秦国流放的人犯―秦始皇就是准备把吕不韦安置到那里去。我们想一想都知道,四百多年以后,刘备占了那块地方,被诸葛亮说的象蜜一样,可还是三国里面实力最差的,可以想见秦末的巴蜀汉中有多落后和荒凉了;

第二,封到偏远穷困一点的地方也就算了,可这地方交通很不方便,离家乡特遥远。自己受点苦没关系,可大伙儿跟着你出来混江湖打天下,不就是想捞个封侯拜爵什么的吗。哪知九死一生,到头来竟被“流放”了。这样的话当年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搂着老婆过安稳日子呢。

项羽做出这个安排的时候,一定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每天早上,值日官都胆战心惊的跑到刘邦的大帐里:“大王,昨晚又跑了一百零八个”。刘邦闻言,端起一杯桌上的老黄酒,一饮而尽,然后颓废的跌坐到那张皱了的虎皮椅子上(后来的情况好像确实是这样啊,呵呵)。想到这里,项羽一定哈哈大乐;

第三,项羽打着和平建设国家的旗号,软硬兼施逼着刘邦裁军。可怜刘大叔只好眼里流泪,心里流血的把自己的十万大军裁到了三万,裁走的人马前脚出了汉营,后脚就往楚营报道去了。也难怪,同是楚人,他们要回家啊;

第四,如果你刘邦不老实,想杀回来是吧。那么关中有三个杀气腾腾的封王在等着你―谁愿意自己的肥肉被别人抢走呢。而且你把栈道也烧了,要翻越秦岭那样的高山峻岭可要有猿猴一般的身手啊。

看到这里,你还会认为项羽是一个心无城府,没有政治头脑的愣头青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