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时项羽做了一件在他看来稀松平常,但非常残忍的事情。因为秦军投降,人数庞大,加上诸侯的人马大多在秦地服过徭役,被秦人欺压侮辱过,所以这个时侯自然要发泄一番,造成两派的矛盾日渐加深。
其实,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即使没有,关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完全可以考虑分批的遣散这些兵士,只要把军官抓在手里就是了。这样处理的话,那些分散的士兵闹不起事来,也完全不会对诸侯军队构成威胁。
可项羽是怎么做的呢,他可能一是嫌遣散、整顿什么的,或者约束诸侯的军队麻烦,二是自己本也对秦人有深刻的仇恨,所以就是简单的“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二十万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一样家有父母妻儿,亲人们也一样对他们翘首以望。可一夜之间,化作无数白骨冤魂。无论所谓的史学家如何对此为项羽辩解,他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而他的残暴滥杀,恰恰又是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重要原因。
战国四名将的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降卒四十万,最后在杜邮伏剑自尽。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坑杀秦卒二十万,最终自刎乌江。
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吧。
当然,很多人认为项羽乃一介匹夫,不懂政治,坑杀秦卒完全是为了复仇。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他要给叔父报仇,最应该把章邯给杀了。可他没有,而且待之甚厚,因为他还有用得着章邯的地方。
项羽带着诸侯们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往关中赶,大伙儿被秦人欺压了一百多年,终于可以去出口恶气了,何况还有大批的战利品何以拿。最重要的是,对于战后的秩序安排,势力划分要在关中做出决策,谁不想在这场?饕盛宴中分块好地方呢。
这时刘邦已破咸阳,并派兵驻守函谷关。这其实怨不得刘邦,当年怀王就和众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现在他刘邦先平定了这块地方,自然以为可以在这里称王称霸,把关中看做自己的领地了。看来此时刘邦在政治上还比较稚嫩―这世道,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你刘邦先来怎么啦,怀王的约定怎么啦。
所以项羽也不跟刘邦废话,命英布攻函谷关,长驱而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