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京胡同年华,那些不得不说的事》二十八 买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走到菜摊儿的时候我突然开始发愣。

“你要买什么菜啊,快买啊。”八两说。

我突然不知道要买什么菜了,老妈在我出门儿前让我买的那几样菜我居然都不记得了,我想不起到底是她没有说还是她说了我没记住。总之我是不会再回去问她该买什么了,只有我自己决定了。

“随便,看什么新鲜就买什么吧。”

我一边走一边向两旁看去,两旁卖菜的和买菜的都忙忙碌碌的,卖菜的说自己的菜新鲜又便宜,一边说还一边拿起一捆儿捆儿的菜比划着,说地是又口沫横飞又眉飞色舞,这菜就算是新鲜的也会让这飞扬的吐沫星子浇蔫儿了。

我冲卖豆芽菜的走了过去。

“这豆芽菜怎么卖?”我低头看着这一大坨豆芽菜,豆芽菜们像一只只蚯蚓一样安静地混杂在一起。

“一块二一斤。”卖豆芽菜的看了看我,把头上的草帽往上推了推。

我愣了一下。

“一块二一斤是贵还是不贵?”我回头问八两。

“我哪儿知道。”

“我要炒一盘豆芽菜买几斤合适?”我问卖菜的。

“来一斤半吧,肯定够了。”

“行,那就来一斤半吧。你这儿新鲜吗?”我也没主意。

“我这儿豆芽菜都一样,肯定新鲜。”说着就给我抓了一大把,在秤上约了约,从秤上又抓下来一小把,之后把秤上的豆芽菜倒进了一个口袋里给了我。

“豆芽菜能和什么一块炒?”我问八两。

“能和韭菜炒。”

“嗯,好像是这么回事,买韭菜去。”

买韭菜的人还挺多,我们等了一会儿。

“我不想买韭菜了,买别的去吧。”我对八两说。

“怎么了,你快点吧大哥,一会儿我还得回去看动画片呐。”

“我想起你上回打的那个嗝儿来了,你大爷的,我现在还记得那个臭味儿呢。”

“哎哟,我的那个嗝儿是韭菜加大蒜混合出来的味儿,你光吃韭菜不吃大蒜是不会打出那种味道的嗝儿的。”

“那他妈也够恶心的了。给我拿一斤吧。”

卖菜的把一捆儿韭菜放在秤上,把中间的秤砣左推推右推推然后把韭菜放在袋里递给了我。

“一块二一斤,一块正好。”卖菜的伸出手来接过我的钱,指甲缝里滋着黑泥,还好他是卖菜的不是炒菜的。

我烦了,打算再随便买两样回家算了,又以最快的速度买了西红柿和扁豆,买完后扭头往回走。

我看见韩晓正在一个摊儿上买菜,左手挎着一个淡蓝色的菜篮子,青绿色的背心在阳光下显得很鲜艳。

“你先回去吧,赴紧去看你的动画片儿,今儿的奥特曼演第几集啊?马上就要开始啦。”我对八两说。

“你不刚还不想让我走呢吗。”八两奇怪地看着我。

“我刚才是不想让你走,可我现在特别想让你走,快走吧。”我推了八两一把。

“有病。”八两一边走一边回头冲我喊了一句。

韩晓在一个摆着黄瓜的摊儿前停了下来。

“韩晓。”我用不冷不热不高不低不兴奋不意外而稍带着一点儿惊喜的声音叫了她。

她猛地向右转过头来,用惊讶地眼光看着我,一时不知所措。

“你也来买菜啊。”我加了句话。

“嗯。”她马上恢复了常态。

“帮我个忙吧,别笑话我,我这是第一次买菜,对菜价还有该买多少没概念,我刚买的这几个还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坑了呢,指导一下我吧,行吗。”我一点儿都不带打磕巴地说。

“好吧。”

我和她一起在自由市场里转了起来。

“你买的这几个菜都多少钱?”她问我。

“豆芽菜和韭菜都是一块二一斤,扁豆一块七一斤。”

“你都买贵了,你被人坑了。”

“我觉得也是。”

“卖菜的肯定看出来你没怎么买过菜,不黑你黑谁。”

“记着,豆芽菜一般都是一块或九毛一斤,西红柿好一点的一块二左右,一般不会超过一块五,次一点儿的七八毛。扁豆稍微贵一点儿,一块五左右。”

“你真厉害,一看就是经常买菜。”

“差不多吧,不过也不是经常,学习不忙时肯定就是我来买菜做饭,你即使不知道菜价,也应该在来买菜之前把要买的菜的价钱向家里人询问清楚。”

“没错,你忙着买菜做饭,你爸忙着敲三家儿,他有你这么个闺女真是省心了。”

“他呀就是喜欢热闹,喜欢玩玩牌。我也没干什么,就是偶尔买点菜再偶尔做次饭,家务活都是我妈干。”

“我怎么觉得你不是偶尔啊,我去找飞狗时老能看见你在厨房里炒菜。”

她有些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她没有想到我路过她家门口时还注意她在做什么。

作者题外话:上周某个晚上和同事在郭林喝酒,有人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越是想吐露出一些什么,让别人聆听,就好比写小说,这也是一种吐露的方式,我完全理解,当你把想要表述的想法敲进电脑里时有一种舒畅的感觉,至少我有这种感觉。

人多少都有一些怀旧感,我想80后的这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怀旧感会越来越强烈。

有时我在想,究竟有多少人看了我的小说,又有多少人明白这个小说要表达的东西。

北京又突然变得很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