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年血族》第二十七章 血族秘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心情非常非常不好,先是血族长老从拉特兰宫逃跑,其后又是摩尔人的进攻,教皇还必须在手下面前装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安定人心,教皇自己心里却是越来越郁闷。

该死的摩尔人,异教徒都该下地狱。一个血族长老就够让人头痛的了,你摩尔人没事又来凑什么热闹。你如果要问一个血族长老能够干什么?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血族的历史和这位长老在人类社会中的身份。这些都是教廷的最高机密,如果这些秘密传播出去,教会就永无宁日了。

血族长老奥古斯丁在人类社会中有两个称呼。一个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名义上的父亲奥古斯都·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四帝共治时期(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取得了罗马帝国政权后把皇帝的权力、以及整个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两位正帝“奥古斯都”及两位副帝“凯撒”共同治理,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安定)罗马帝国的东部正帝;另一个是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的主要代表。编写了《上帝之城》这一著名的神学著作,涉及宗教、哲学、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内容。(奥古斯丁作为后来中世纪重要意识形态的“教父学”的最高权威,对早期粗糙的基督教教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加工,并引进、继承和修正了古典西方哲学思想,从而自古代伦理政治学说以来创立了另一种政治思想传统,即神学政治观。他的基督教思想,支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社会达八个世纪。)

**************************************************************************************

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人物是怎么会牵扯到一起的呢?这还要从血族、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历史关系上说起:

血族作为一个拥有智慧的古老种族,很早以前就与人类发生了密切的接触,到底早到什么时候已经无从考证。第一个可靠的记载,是在中亚波斯发现的一只史前的陶罐,罐上有一幅画: 一个男人和一个想吸他血的魔鬼搏斗。后来,巴比伦的女妖利利图(Lilitu)以吸儿童的血闻名,这个传说距今也有好几千年了。而根据犹太教教士的记载,巴比伦女妖利利图的前身——利利丝(Lilith),是在创造夏娃之前亚当的第一个妻子。利利特被亚当抛弃以後,就变成众妖魔鬼怪的女王。还有一些人认为,关於吸血族的传说,最早产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

在地理和年代方面,人们无需详尽考证,便可以知道,自古以来,人类的世界里就充满了无数渴血的精灵。无论是在中国人、印度人、马来人、还是波里尼西亚人、阿兹特克人(Azteque)或爱斯基摩人的社会里,都有这方面的证据。

古希腊人在鲜血和冥界间建立神秘的关联。古希腊史诗《奥德赛》(Odyssee)第11卷里,希腊战士尤里西斯(Ulysses)祭献绵羊的血召英雄们的亡灵。占卜者蒂雷西亚斯(Tiresias)、他的母亲,以及其他死者,在饮了祭献的血后都暂时恢复生气活力,与尤里西斯交谈起来。把鲜血和冥界连系在一起,在基督教盛行以前,是颇受重视的,所以古希腊罗马神话里有许多吸血的神,它们的外貌像女人,例如人面蛇身女怪和半鸟半人女妖是人头鸟身,会到摇篮吸新生儿的血,或让睡梦中的年轻人元气尽失。

最早将罗马和血族联系起来的是一则希腊传说:拉弥亚(Lamia)是埃及王柏洛斯(Belos)的女儿,她的几个孩子被众神之父宙斯(Zeus)的妻子赫拉(Hera)杀死。拉弥亚为了报仇,於是变成怪物,吞吃儿童或者吸他们的血。值得注意的是拉弥亚原本是完完全全的人类,只是为了获得对抗神灵的力量而将自己变成了血族。

当时罗马共和国正准备和希腊人开战,罗马人当时还没有自己的主神,罗马祭祀对于希腊人传说中的强大神灵有所顾忌。出征前的几次占卜都显示罗马无法战胜希腊的敌人,于是祭司在请求神谕时被告知如想战胜希腊的神,就必须找到埃及公主血族拉弥亚的后人,他们将是对抗希腊众神的有力盟友。

于是,经过千里跋涉,祭司终于找到了传说中拉弥亚的后人,血族的一个分支,拥有人类血统和人类相貌的血族。拉弥亚的后人同意与罗马结盟共同对抗希腊的神灵,他们告诉祭祀,他们虽然能够压服希腊的神灵,但却无法消灭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血族特殊的仪式,将希腊的神灵改造成罗马的神灵。于是,罗马战胜希腊后,希腊的主神宙斯变成了罗马的神灵朱庇特,雅典娜变成了密涅瓦,波塞东变成了尼普顿。拉弥亚的后人在完成对希腊神的复仇后,重新回到了埃及。

此后,血族就像出现时那样,又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一位雄心勃勃的罗马将领的出现,血族才又与罗马发生了接触,这位罗马将领被后人称为“恺撒大帝”。

时值恺撒与元老院的斗争正出于白热化的阶段,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恺撒打算从罗马以外寻求援助。而他找到了拉弥亚的后人,现任埃及血族的族长——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埃及艳后。

当时的埃及艳后不仅是埃及的统治者,她还是一个强大的冶金术士,并发明了分析液体的工具。按照现在的说法她还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一名叫做艾尔·马苏迪的阿拉伯科学家在他的著作《Muruj》中记载道:“(克丽奥佩特拉)是一个圣人、一个哲学家,她提高了学者的地位,并和他们一起享受讨论科学的乐趣。她还写过谈论医药、魔法和化妆品的书……”(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美国的《探索》新闻频道,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权威有英国伦敦大学埃及古物学者奥卡萨·艾尔·达利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埃及玄术博物馆馆长利莎·斯奇瓦帕奇)

根据阿拉伯作家伊布恩·法蒂克和伊布恩·乌塞比亚记载,埃及艳后当时正在进行一些实验,研究人类胚胎在子宫中的发育情况。恺撒找到了她,两人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宣布埃及将支持恺撒夺取权力。

可惜的是恺撒太过于自信,或者说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他不久在元老院的一次会议上遇刺身亡,主谋者正是他在元老院的好朋友和一批年青贵族。

众所周知,埃及艳后随后又选择了支持恺撒的秘书安东尼,并在在与屋大维的战斗中失败后与安东尼一起自杀。可是历史的真相往往被表象所掩盖,安东尼的失败是因为在战斗的最紧要关头,血族挟持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率领埃及舰队脱离了战场,留下安东尼一个人面对屋大维的罗马军团。结果不言而喻,战争的胜出者是大喜过望的屋大维。

而血族背叛埃及艳后的原因是:其竟然为一个渺小无知的人类——恺撒,生下了一个儿子,这简直是整个血族的耻辱。原来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一直在进行一项关于他们这支血族的祖先——拉弥亚,如何由人类变成血族的研究。并找到了能够与人类结合生下后代的方法。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支持恺撒的秘密条件就是要一个他们的孩子。

战后,血族将埃及艳后监禁了起来,并与胜利者屋大维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大体是支持屋大维及其后人保有统治罗马的权力(几年后,人们称屋大维为Emperor,意为“皇帝”,共和国变成了帝国,而普通罗马人甚至没有觉察到这种变化);屋大维及其后人则要给血族在统治层里留几个位子。协议签定以后,作为附加条款,埃及艳后将自我流放,对外则称自杀。她和恺撒的儿子则保留下来,作为恺撒的继承人之一由屋大维抚养,在三百年后,人们称那个孩子为奥古斯都·戴克里先。

*********************************************************************************

拉弥亚的后人成为了罗马帝国的新兴贵族和帝国维持统治的坚强柱石之一,他们也借助罗马帝国的力量消灭了那些他们不喜欢的血族分支(非人形),而与那些近似人形的血族相互融合,成为今天吸血鬼的先祖。他们像在埃及时那样豢养“牲畜”,这些牲畜并非牛、羊之类的动物,而是一些因为某种原因自愿贡献鲜血的人类。这些人类大都是一些奴隶,他们把强大的血族主人当成神灵膜拜。

直到耶稣的第一批门徒来到罗马。他们用博爱和神罚召集信徒,而罗马人则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接纳了“上帝”这个来自亚洲的新神。年复一年,基督徒数量与日俱增,教会成了帝国中一个强大的组织,并拒绝对其它宗教实行任何宽容。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上帝,而且只有他们的上帝,才是天地的真正主人,一切其他神都是假冒的。在基督徒圣洁、德行的面具下,隐藏着一张残忍和仇恨的脸。

他的名字叫——宗教不宽容。

这不符合罗马帝国“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宽宏大度的宗教政策信条。于是皇帝派警察禁止这样的言论,但基督徒一意孤行。不久,基督徒又拒绝走形式,对皇帝表示效忠。当召他们入伍时,他们却不来。官员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侵犯,但他们又对这些视死亡为脱离苦海,走向极乐(视死如归的最初版本)的基督徒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当时罗马正面临外来野蛮人的入侵,罗马皇帝很快就发现6、7个基督教传教士在对付野蛮人方面比一个罗马军团更为有效。于是,基督教保留了下来,基督教徒也依然我行我素。

众神的黄昏已经来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