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江城的陈倩不知道天福大厦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给天福大厦带来了什么。
心灰意冷的陈倩接到了一份总社的任命通知,总社将于近期选派一位一线记者,到上江城担任记者站站长,陈倩的采访工作范围,调整为“科教文卫”。
总社在上江城从来就没有设过站长一职,在这之前,驻上江城的记者,就是报社的全权代表,负责在上江城采访的全面工作。按规矩,如果要在上江城设站,那么站长一职,应该是由现任驻地记者担任。
但是,陈倩不仅没有当上站长,连自己的采访范围,也缩减到了“科教文卫”。“科教文卫”是个什么档次,大家都很清楚,所为“科教文卫”,就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的联合简称,尽管,党和政府始终强调科教兴国先进文化爱国卫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但事实却是,凡是分管“科教文卫”的政府领导,肯定是领导当中最不得势的,而负责“科教文卫”采访的记者,也一定是记者当众最不得势的。因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是花钱的,而不是挣钱的。各级政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挣钱的肯定比花钱的更重要。
说白了,陈倩再次被贬。被贬的原因就是天福大厦“**”事件。
前面我们已经交代了,陈倩的两篇报道犯了不是错误的错误,而遭到内部封杀,但封杀的内涵,仅仅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许是比较漫长的时间内),陈倩不能回京或者升职。
但是,天福大厦事件发生后,秦主编供出了始作俑者陈倩,使得领导对陈倩的印象进一步加深。虽然,天福大厦事件与陈倩有关,但绝对谈不上责任,可是,领导的心目中,陈倩成了一个到处惹麻烦的人。这个印象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后果必然十分严重。
况且,陈倩是在没有召唤的前提下,擅离值守,潜入伟大首都,潜入天福大厦,尽管没携带果子狸或冠状病毒,但性质仍然十分恶劣,领导有充足的理由对陈倩采取一定的批评教育措施。
就这样,陈倩受到了降职处分。
严格说来,这不叫处分。任何官方述诸文字的材料都不见对陈倩的处理决定,陈倩只是得到了一份任命通知,通知中冠以:“因工作需要”之理由。这个理由放之四海皆准,陈倩很难对这样的理由提出什么疑义。
陈倩对上面做出的所有决定都难以提出疑义。原因已经给大叫交代清楚了,她犯了不是错误的错误。
而此时的陈倩,觉得自己成了现代窦娥,就盼着六月飞雪给自己洗冤了。窦娥还可以大喊几声“冤枉”,而陈倩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任何人宣布陈倩的工作出了问题,或者犯了错,那么,陈倩就无法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申诉,她没有辩白的机会。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接受组织上的任命,或者,按照官方说法的“考验”,或者,更为官方的说法,她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她甚至连发泄怨毒之气的对象都没有,自己整了个不是**的**,领导肯定没有错,群众还被蒙在鼓里,更没有错,就连那个人面兽心(这是陈倩一厢情愿的定语)的廖和平,还曾经为自己的事多方奔走,陈倩再怎么怨毒,也不能对廖和平以怨报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