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仕途悟道》第十八章 思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了,有票的给一张,收藏一下)

办公室,江浩闭着眼,闻着袅袅茶花香,脑袋靠在椅子上仰面躺着,思绪如脱缰的马儿,四处游荡。。c蓝屏乡困难重重,要想打开局面,十分不易。致富必须四要,一要交通,二要资本、即引进外资,三要改革,四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当然首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好的计划。

“咚咚”轻微敲门声响起。

“进来”江浩睁开眼睛,随意的翻着桌上的文件。推开门,华剑锋恭敬的走了进来。

“坐吧”指着办工桌前面的椅子,椅子向后移了一下,从抽屉里拿着一个纸杯,倒了几粒翠绿的茶叶。

“那里是开水,自己倒吧”江浩指着角落的饮水机,把纸杯递给华剑锋。

华剑锋接过江浩递来的杯子,本打算放在桌上,在领导面前保持一定的谦逊,但撇着熟悉的茶叶,小跑着到饮水机面前,为自己倒了一杯。

“你知道我找你来有什么事吗?”江浩端着浑圆的茶杯,笑望着忐忑不安的华剑锋。

华剑锋三十多岁,一表人才,脸宽且长,眉毛浓黑,眼睛很大,很清澈,下巴的胡须刮得很干净,上身穿着合身的T恤,下面是深蓝色的休闲裤。

江浩看过他的简历,中专生,以前当过教师,做过工人,做人很精明,九零年来到蓝坪乡,九二年成为经济办主任,抓经济很有一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根本没有资金给他安排。他曾提出过仿照市里,进行国企改革,但却被作风保守的杨大忠与领导班子无限期的搁置。

华剑锋愣了一下,露出了惭愧的表情,道:“我是来挨批评的,唯一的公路没有修好,我有责任,”

江浩笑了笑,心中暗暗点头,这是个敢于承认错误,有担当的人。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能帮他,在他看来过多的解释就是掩饰,笑了笑:“谁要批评你了。我来是要告诉你,准备好华阳县城到蓝坪这条公路的资料,过一段时间陪着我去县城、市里,申请资金,”

“啊”华剑锋愣着,随即露出欣喜的神情。若是真的把城郊这条路修好,那么对蓝屏人们意义可谓非常重大。

“记着,越详细越好,越详细那么得到的资金也就越多,底气也越足,当然县里市里也有一个限度,把他们当猪宰的可能性不大,”江浩提醒道,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利益最大化。

“恩,”华剑锋点着头,心底有点怀疑。

“对了,那个你以前提到的国有企业改制的方案还在吗,?”江浩问着,他知道国企改革是整个二十世纪末的重点,必须进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除了大型的工矿、军工企业外,其余基本实现了股份制改革。

“还在,有什么需要吗?”华剑锋认真回答,对于年轻的江浩不敢有丝毫的不屑。

“回去以后你把你提出的国企改制方案整理一下,给我看了看,若是合理的话,可能采用,现在乡里的两家企业已经彻底沦为政府的包袱,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江浩淡淡道。

九十年代绝大部分国企经济效益低,竞争力弱,严重阻碍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蓝屏乡也有两家老牌的国有企业,一是蓝屏造纸厂,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忙推销、采购,生意红红火火,但到了九十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把企业放在火架上烤。由于规模小,效率差,在竞争中被淘汰。现在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二是水果加工厂,水果加工厂是七十年代末的企业,蓝屏乡水热条件好,适合多种水果的生长,如草莓,葡萄等,但销路却成为了一个问题,政府为了解决农民的困难,决定成立水果加工厂。水果加工厂在八十年代办的蒸蒸日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竞争力的下降,也是每况愈下。

华剑锋仔细的听着,江浩的每一个问题,都刻在了心上。

“华大哥,这茶怎么样?”正事说完,江浩端起茶杯,闭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饮茶能够让人身心充裕。

“这应该是浙江的龙井吧?”华剑锋端起纸杯嗅了嗅,见江浩陶醉的样子,小心翼翼的问道。

“好眼力,”江浩笑着放下茶杯,眼里有一丝赞赏。

“香而醇,芬芳四溢。浓而不腻,口感极佳,苦中带甜,提神养性”华剑锋小饮一下,,心底却略微震惊,他虽然喝不起高档的茶,但却喜欢研究,就拿这龙井来说,可分为许多等,茶杯里的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属于龙井中的极品,产量极少。由于产量有限,不仅贵,而且是有价无市。想到这,内心里对江浩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江浩点点头,龙井自古以来就饱受人们喜爱,对提神、凝神、安心、静心有很大作用。更何况他喝的乃是正宗的极品龙井。

“看华大哥的样子也是爱茶之人,那就拿一袋回去吧。我可是总共才寄了几袋过来”江浩从抽屉里拿出精装的一袋二两装龙井递给华剑锋。心底泛起丝丝暖意,许多东西在他还没有离开北京,就被知性的小姨,用邮政寄到了蓝屏乡,这让他减少的许多麻烦。

华剑锋惊讶的站起来,有点忐忑,不知道江浩是何意思,望着真挚的眼神,嘴边的话咽进喉咙,强控制住激动的心情,接了过来。在他眼里,这不仅是一袋好的茶叶,还是江浩的橄榄枝。

“那我就去办事了,”华剑锋紧紧的握着茶叶,沉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