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二十年,陛下有感于大汉疆域已延伸至东海之滨。然而东瀛倭人的事务却始终未能彻底平定。”
“为了让这些偏僻的野人也能沐浴王化,感受圣人的光辉,故而才特命昭为征夷将军,都督东瀛倭人事务。昭虽鄙陋,但愿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司马昭在跟关樾交接完文书之后,便亲自率领一支精锐水师,从四国岛横渡濑户内海,抵达‘思雒城’(后世大阪)。
他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暗自盘算。
东瀛倭人虽地处偏远,但其战略价值却极为重要。
若能彻底掌控,上面的矿产不仅为己所用,还必将为大汉帝国的东方屏障增添一道坚实的防线。
抵达思雒城后,司马昭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先查阅了关于东瀛的历史记载。
他了解到,自东汉桓灵二帝在位期间,倭国便陷入大乱,各部族相互攻伐,长期没有统一的国主。
直到这位名为卑弥呼的女子出现,她年长不嫁,精通鬼神之道,能以妖术惑众,最终被倭人共同拥立为王。
卑弥呼的统治极为神秘,她居住在宫室楼观之中,四周有重兵把守,法令严峻。
她极少露面,日常事务通过一名男子传达。
她还曾派遣使者难升米出使曹魏,获赐“亲魏倭王”的金印和铜镜百枚。
这些历史记载让司马昭眉头紧锁,他意识到,卑弥呼的统治不仅依赖于武力,更依赖于鬼神之道的信仰。
“天下只能有一个能天人感应的,那就是天子刘禅。”——司马昭在回忆录中如此写到。
他深知,若要彻底掌控东瀛,必须打破卑弥呼的神权统治,摧毁倭人对她的信仰。
于是,经过半年的部署,司马昭不仅将思雒城中间的征夷将军府修建成坚不可摧的天守阁。
还请来已经就藩的刘禅次子刘璿,共计五千精锐兵马以应对。
随后,他下令砸毁东瀛本土的神像,禁止倭人祭祀鬼神,否则以淫祀论罪。
这一举动立刻激起了当地人的强烈反抗。
倭人们认为,神像是他们与神灵沟通的媒介,砸毁神像便是亵渎神灵,会受到漫天鬼神的惩罚。
各地倭人纷纷聚集,准备与司马昭的军队对抗。
面对倭人的反抗,早有准备的司马昭时刻行动。
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迅速出击,将反抗的倭人一一击溃。
倭人虽勇猛,但在训练有素的大汉军队面前,终究不堪一击。
而他们的宗教狂热正是司马昭的军队想要看到的,他们主动冲上来决死冲锋,也省的之后再搜山检海了。
半年之后,司马昭讨平了十八路反贼,随后他以征夷将军的身份,宣布接管邪马台国的国政。
他深知,若要长期稳定统治东瀛,必须建立一套以本朝为基础同时适应本土的新的统治体系。
于是,他任命了一批(本章未完,请翻页)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