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志之辅佐刘备》第二百八十四章 关中对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大军师再次深入讨论了“关中定策”。之前陆羽私下告知,孙权非是易与之辈,不可能久居兄下。诸葛亮和庞统虽不熟悉其为人,却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总以为陆羽说的事不太可能。不料此刻竟被陆羽说中,也开始担心之前的计画是否可行。另一面,鉴於陆羽在刘备军中,地位和威望都是一人之下,出使江东的结果殊难预料,自然要作万全的准备。

诸葛亮和庞统走後,陆羽独自在书房思考了好一会儿。虽然拥有“前世”的记忆,但此刻历史的大方向似已更动,另辟蹊径而去,让陆羽完全猜不到趋势;这样一来,无论是诸葛亮、庞统,或是曹操、郭嘉,包括孙权、周瑜等,对於“未来”发展的敏锐度,可能都胜於他。惟一让陆羽还寄以希望的,就是在一些细节上好像还是有相似之处,让他能心理上略感平安。

以目前局势来看,大会战的胜利,加上孙权掌握江东,虽成鼎足,却迥异於“前世”。那时曹魏独强,所以大多期是蜀、吴联手对抗曹魏;现在则是蜀汉声势凌驾曹魏,所以孙权必会倒向曹魏,共抗蜀汉。以陆羽对孙权的了解,根本不担心“关中定策”的可行性。只是要执行得“自然”而又“损失”最小,那就十分费神。

陆羽非是不知诸葛亮和庞统的能耐,只是根据以往“交手”经验,二人事後必会讨人情;由於之前得罪不少世族,这个人情势必还不起。加上这样的事本来就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考虑再三,陆羽决定自己设法。只是在书房踱步许久,还是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晓得夫君即将要启程,晚膳时难得的爱妻们全部到齐,陆羽却又是魂不守舍的,让糜贞忍不住又气又哭的。陆羽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安慰糜贞,又看见马文鸳、张月儿、乔瑛、曹葳都是红著眼眶,蔡琰、秦思雨、白素雅帮他安慰外,不时望著他,眼神里也带著几丝担忧,不由怪责自己太忽略她们了,只能用抱歉的语气掩饰道:“夫君对不起你们,实在这次出使江东,关系重大,一个不小心,让吴侯不高兴,不把香儿嫁过来不说,万一……万一……这个……我的意思是说,万一他一怒之下出兵,又会造成无数家庭面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形,所以……希望你们能谅解。”

没说出口的话,自然是担心孙权倒向曹营,那就麻烦大了。可又不好当著曹葳的面,只能蒙混过去。

只有甄宓一副淡然的样子,似乎对陆羽有十分的把握。秀儿忙著招呼小陆函,不愿增加陆羽的心理负担,也是强颜欢笑。忽然秦思雨低声道:“夫君既感为难,何不找主公一谈?”

陆羽一愣,想了好一会儿,终於明白过来,喜上眉梢道:“瞧我这死脑筋,怎么就想不到?只是……”

原来陆羽接著想到,应该要如何开口。

秦思雨白了他一眼,挟起一道菜放在他的碗里道:“你先好好陪我们吃饱这一顿,有什么话思雨和雅儿会告诉你的。”

陆羽素知秦思雨的能力,如何不喜?立即把菜塞到口里,边嚼边用含混的声音道:“谨遵爱妻令旨!”

一句话把众人逗笑了。

糜贞立即也挟了一大口菜道:“还有这一道,是我特地作的,你一定要吃完……”

众女纷纷异口同声道:“对!还有我作的这一道……”抢著把菜都挟到陆羽跟前。

总算满足众爱妻的要求,此时被撑饱的陆羽几乎是半躺在书房的椅子上。由於血液全都被挪去忙著消化美妻们的爱心,连思考的本能也失去了,陆羽只能闭著眼听秦思雨用如天籁般的声音,告诉他想知道的事。

其实陆羽真正担心的,正是镇守宛城的北荆州镇将,刘备的结拜兄弟,义薄云天的关羽,关二爷。

当年隆中对,诸葛亮明确的对刘备道:“…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可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汉室可成,大业可兴矣。”此一“联吴抗曹”的立场,不但在“前世”获得了刘备的支援和同意,即便是陆羽到了这一世,虽然明确指出,孙吴对於荆州始终未能割舍,必欲图之而後快;但在“合则两利,分则相害”的权衡下,刘备和诸葛亮还是倾向於这一方针,设法和孙吴保持良好的竞争关系。

由於大会战前,曹操势力最强,所以陆羽多少同意此一论点,设法笼络孙吴。即使大会战中,孙策最後决定出兵呼应曹操,谋夺荆州,刘备和陆羽仍然刻意以守代攻,战後也积极争取与孙策结盟。

但是随著北荆州镇将换成关羽,以及孙策“猝死”,孙权继位,陆羽不由开始担心起来。

原本对於荆州整体的布防,陆羽仍然主张由赵云负责。但是刘备心中却另有考量。首先,关羽的名声与威望,即使曹操或孙权也都畏惧三分。其次,在刘备的心目中,关羽也一直是个值得信赖的大将。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刘备进攻淮南时,会让关羽独守下邳;大军北征汉中,他会让关羽独领军兼程攻南郑。可说自刘备起事以来,关羽就是阵营中独当一面的大将。

张飞的武勇虽和关羽不相上下,但刘备对他始终不能完全放心,因为他性格过於冲动,又有鞭躂士卒的恶习,酒後发癫的危险,实在不得不令人捏把冷汗。至於赵云,刘备虽视若手足,但始终不是真的结义兄弟,地位与威信比起关羽、张飞逊了一筹。忠诚虽是不须质疑,却终非留镇荆州的适当人选。

而另一个较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就是关羽领导的团队,相较於张飞、赵云较为可靠,包含关平、周仓、廖化等,都是慕其名来投。所以在刘备心中,关羽相当有领袖魅力,很适合独当一面;换句话说,在刘备的想法中,“隆中对”里那“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一名上将,就是关羽。

那么为什么在取得巴、蜀後,刘备没有作这样的安排,反而任关羽为益州镇将?原因之一是陆羽、诸葛亮的反对,同时关羽自下邳战後,一直没有恢复自信;加上陆羽等人又题议,一面可以培养赵云独当一面的能力,另一面进攻汉中、关中,也须借重关羽之勇,总算让刘备勉强同意。

大会战结束,关羽在攻南郑、守陈仓、战曹军中,完全恢复了自信,同时在战术运用上十分得宜,刘备自不会再那么心有顾虑,当然坚持要让关羽去守荆州,好实现“隆中对”的战略大布局。

相对於三大军师,刘备心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战略规划:荆州北面防线由关羽主导,镇於宛城要道、襄阳重镇及青泥关隘一线,防卫曹操大军,再伺机进攻。江南四郡由赵云负责,兼守水路,侧防孙吴的威胁。江夏由甘宁坐镇,联通南北,视需要支援两面防线。最重要的,就是留徐庶总制。

这正是陆羽私下找诸葛亮、庞统关起门来,讨论“关中对策”的原因。“隆中对策”的规画固然十分严谨,但陆羽早已指出,孙吴对荆州始终不能忘情;所以无论是“联吴抗曹”,或是“曹孙伐刘”,本是天下炉鼎的荆州,势必成为三方逐鹿的焦点。得失之际,不仅百姓流离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这样只会加强三方的内斗和虚耗,使“五胡乱华”的浪潮无可避免的掩袭而至……

陆羽还记得,在“前世”每读三国,总会感叹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之前的赤壁鏊战,让孙吴崛起,与曹魏抗衡,曹操虽败还还不失雄心;但是鲁肃的题议“借荆州”,却让正在写字的曹操惊得落笔,可见心里的震惊和不安。後来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败死麦城,却破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瓦解了孙、刘同盟,也给予曹魏独大,後来能加以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虽然历史的大方向已然开始变动,但是人的个性并非易改,地理形势更未变动,使陆羽不由总是感到心惊肉跳,深恐重演历史的契合,让已有改道迹象的历史潮流又归回原处,那後果的严重性不要说他,就是当世的这些人加起来,也承担不起阿!

如果只有一个关羽也就罢了,现在还加上徐庶。徐庶与诸葛亮本来就是好友,又有亲戚关系,当然也十分支持“隆中对”的策略。只是大环境既有变动,形势有异,如果照“隆中对”的规画执行,反而会让本身陷入困局。在“前世”,鲁肃之所以主张“借荆州”,表面看似乎与他的“吴中对”相反,实际上却是因应局势作更动。

曹操虽败,实力犹存;东吴虽胜,领地扩大,但一面与曹军接壤的辖境反而变长,增加防守困难,另一面消化新领地不仅要花费时间,还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盘算之下,宁可让已有相当根基的刘备去处理,胜於自己去面对;何况刘备也亟待援手,何乐不为?

现在情势正好反过来,所以陆羽心中盘算,是否要像鲁肃那样,因应局势更动“隆中对”,反过来“借荆州与孙吴”,让曹、孙之盟破局,甚至互相攻伐。只是要说服刘备、诸葛亮、关羽、徐庶这四人,难度颇高。

在陆羽的看法里,庞统才是最有旴衡全局的名士,必然会赞成自己的想法,否则战前他也不会对刘备道:“…关中三辅之地乃帝王之资,秦、汉先後起於此。届时即便丟了荆州,却也换得了八百里秦中之地,远远划得来。”

这样一来,要说服诸葛亮就有把握得多。而三大军师意见一致,也不由刘备不同意。但是现在因应战略需要,诸葛亮负责益州,庞统规画凉州,陆羽统筹雍州,荆州则交给了徐庶。

偏偏荆州镇将关羽,除了大哥刘备外谁也不买账;虽然三大军师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他不得不服,但是要对付徐庶却简单得很。何况前提是陆羽也要能说服徐庶来著。

这也就是陆羽在书房考虑那么久,还想不出好主意的原因。

听到秦思雨大致的分析,陆羽感到由衷的佩服,因为他是拥有“前世”的记忆,十分瞭解关羽、孙权、吕蒙等人的个性,也明白他们交手的结果;但秦思雨仅凭个人观察,就能猜出可能的局面,陆羽只得叹道:“美爱妻真厉害,能娶到你真是幸福。”说著已握住秦思雨的柔荑。

秦思雨微笑道:“夫君你是当局者迷。孔明和士元早就看出来了,也有解决之策,只等著你开口,就可以讨个人情。”

这完全印证了陆羽的猜测,不过他只能摇头叹气道:“我也知道,但这个债委实欠不得,谁想得出他们会讨什么来著?”

秦思雨忽然露出俏皮的表情道:“爹爹三番两次来跟思雨说,要思雨求个情。夫君你又怎么说?”

陆羽乍舌道:“那就给岳父大人加一成丝路的利润好了。改革之事,牵涉家国大事,民生利害,除非主公才有权力更改;不过……”

陆羽改用严肃的口吻道:“这事真的发生,那也是我思退之时。届时你们也只能跟著我辛苦的隐性埋名,田园聊生了。我想几位岳父大人应该不会那么忍心,让爱女变成黄脸婆,跟著我这穷酸小子辛苦过活吧?”

秦思雨道:“只给爹爹好处,恐怕宓儿和贞儿会不高兴,琰姊姊面子也不好看,你还得费点心哩。放心吧,思雨知道你的个性,既然嫁给你,就是你的人了,怎么也会替你著想,不会让你为难的。”

陆羽露出感激的眼神,话锋一转,把心中的为难详细道出,问起解决的方法。

虽然秦思雨能猜个大概,毕竟陆羽拥有“前世”的优势,分析得让秦思雨不由得情动起来,娇躯靠紧了陆羽道:“夫君哪,思雨实在好奇,既然你能将局势看得这般通透,怎会不晓得怎么办?其实你不必说什么,只要以未雨绸缪的理由,跟主公要封手书给二将军即可。何况你还有这个东西,这次顺道带去借给元直大哥便是。其他的你自己想罢。”说著指了指墙上。

陆羽抱紧爱妻,看向墙上,不由暗暗喝了声采,又心中自责怎么会忘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接著仔细推敲了好一会儿细节,终於松了口气。和秦思雨并肩走出书房,只见星夜当空,雅然而寓宁静。用询问的眼神看著秦思雨,她却道:“去雅儿那里吧,她会把江东的消息告诉你的。”

陆羽点了点头,心中的大石算是快落地了。不错,只要正确掌握江东的局势,计画也能按设想的顺利实施,那么“关中对”应能在“损失”最轻微的情况下“自然”的实现。虽然他会为此招致刑罚责难,但是争千秋不争一时,既有利於神州百年之计,身外名利又算什么?想著陆羽胸中豪气顿生,大步流星的就向白素雅的闺房而去。<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