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婆婆说,当年公公婆婆结婚后,婆婆五年都没有怀孕,一度被家里老人逼着离婚。好在公公不离不弃,带婆婆四处寻医问药,最终生下了老公的姐姐,也就是大姑姐琳。
这是个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孩子。虽是女孩,婆婆加倍宠溺,后来又相继有了老公兄弟二人。婆婆忙不过来,琳从三岁起便跟着姥姥生活。姥姥为人心地善良,性格温柔,加之感念女婿经济上的接济,因此琳在姥姥家不仅没有寄人篱下之感,反而比在自己家里更加随心所欲,后来在十岁时回到父母身边,放纵肆意、无所顾忌的性格已经养成,很难改变。
琳继承了婆婆的强势霸道、争强好胜,却缺少婆婆的务实能干和脚踏实地。婆婆曾经讲过一件往事:琳经常顶撞父母,甚至专门对着干。有次,婆婆跟村人吵架结怨,琳却故意端着饭碗跑到对方家里,跟人有说有笑,亲昵无间。乡邻对此议论纷纷,致使婆婆特别难堪。
后来,琳初中毕业,辍学在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农村人还都特别向往去城里上班,俗称“吃商品粮”“做公家人”。公公求爷爷告奶奶,花钱托人帮琳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可她没干几天,就被人撵回了家。问领导咋回事?领导也很无奈:
“哎呀!她不干活,整天东跑跑西逛逛,不是说就是笑,高一腔低一声的,不光自己不干活,还搅和得别人不能安心上班,我们不能养这样的人!”
后来,婆婆催公公又给她找了好几份工作,也都以此告终。
琳长到十八岁,迷上了邻村的华。华小学毕业,整日游手好闲,是农村人俗称的“二流子”。父母极力反对,叛逆的琳却故意跑到华家里,公然与之同居。家人没法,只好同意了这门婚事。
琳性格泼辣狂妄,做事不考虑后果,被惹到了不管什么场合就张口闭口骂人。华则是语言能力匮乏,动手能力极强,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加。两人三天一顿小吵,五天一顿大打,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
公婆多次劝说琳离婚。但每次琳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扭头便跟华和好如初。并且要将父母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华,以此作为向老公示好的筹码。久而久之,岳父母和女婿之间连表面上的敷衍也消失殆尽,互相鄙夷,彼此仇视。
琳和华为了要儿子,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当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正严,对于二胎零容忍。琳生下老二,一看又是女孩,扔下孩子就扬长而去。婆婆无奈,把呱呱大哭的婴儿抱回家,取名小洁,寓意“劫后余生”,小洁从此跟着姥姥姥爷长大,后来出嫁,自此,和父母再无任何瓜葛。
琳爱吃,华爱玩。加上因超生被罚款,本就家徒四壁,因此更加不名一文。婆婆看不下去,经常接济他们一二,叮嘱琳一些事情。琳不以为然,照样顶撞母亲,言语多忤逆。
琳在四十二岁的时候,终于生了一个男孩,但依然每日吵闹不断。
女儿们从小直面了婚姻的凉薄和现实的一地鸡毛,在母亲的骂声、父亲的暴力和乡人的不屑中仓皇长大后,都选择了躲避。大女儿选择远嫁南方,躲得远远的。三女儿初中毕业后,去了遥远的北京打工,成了一名北漂。
现在,琳的三女儿——叶子,从北京回来过年。二十四岁的年龄,在城市里算不得什么,但在早婚早育的农村,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剩女”了。
第二天早上,她和老公开始忙活了。临近过年,家里已经打扫了一次。现在更加仔细地寻找卫生死角,儿子也跑前跑后地帮忙,不亦乐乎。
半天下来,窗明几净。餐桌上一捧怒放的花儿,插在玲珑剔透的玻璃瓶中,为房间增色不少。
老公大呼:
“太美了!这季节哪来的鲜花?”
儿子得意地笑:
“是假的!我手工制作的!”
下午,她去买了水果和泡茶用的茶叶茶杯之类的东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公婆带着叶子来了。三年不见,叶子变化很大。衣着时尚、妆容精致,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俨然大都市的白领。
老公开始叮嘱叶子,等男孩来后,应该注意什么。叶子心不在焉地听着,敷衍的点头。
老公有点儿急了:
“叶子,你可得当回事啊!你这都二十四了,再不抓紧,以后可真的不好嫁人了!”
公公婆婆也在旁边应和着。
叶子一脸的无奈。
男孩和家人都来了。
男孩皮肤黑黑的,中等个,五官端正,父母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看就是家境殷实的普通家庭。
几句话客套寒暄后,大家便示意两个年轻人去东边的小房间里单独谈话。其余的人留在大客厅里,喝着茶水磕着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很快,叶子就出来了,男孩有点儿失落地跟在后面。一看就知道,话不投机。
她在厨房收拾茶具,叶子溜进来:
“舅妈,我不想相亲。”
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
“你知道吗?我为啥三年都没回来了?我就是不想让大家给我介绍对象,相亲啥的,真是烦呢。这次回来的路上,我还在发愁怎么应付呢?”
她小声问:
“那你咋想的?你有啥打算?”
叶子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不想回来,我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人干涉我。留在这种小地方,可能衣食无忧,但是心不自由。”
“可是,你想过吗?大城市再好,终究不是家,你能在外面漂泊一辈子吗?你能真正在北京安家落户吗?”她沉吟地问。
叶子目光迷茫起来:
“舅妈,我也不知道。我学历不高,虽然学了化妆的技术,我自己也很努力地工作。可是在北京能不能闯荡出一片天地,还真不好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反正我就是很抗拒婚姻,很抗拒回来,唉!——”
叶子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
她鼻子也酸酸的。叶子是不幸的,在那样不正常的家庭艰难长大,从父母身上过早地感受到了婚姻的不堪。而她自己呢?不也是对于婚姻持悲观的态度吗?虽然早已结婚生子,但总是缺乏安全感,是啊!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和伤害是终生的!
晚上,她在姐妹几人的微信群里提到了叶子相亲的事儿,感慨不已:回不去的农村,留不下的城市,这些在大城市里漂泊的年轻人,成了无根的浮萍,顺水漂流,啥时候是个头啊?
大姐立马回复了:“你说这事儿,我想起来了,有个事儿,我想拜托你们几个,帮我们家草儿留意一下,身边如果有优质男孩,给草儿介绍一下。”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大姐,草儿不是有男朋友吗?”
“是啊,草儿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能靠相亲这么老土的方式找对象呢?”
大姐发了个无奈的表情:
“唉!那个男朋友早就分手了。异地恋,没有结果的。她现在成天上班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认识优秀男生啊!”
二姐说:
“可是,必须要结婚吗?为了结婚而结婚,有这个必要吗?一个人自由开心地活着,不是也挺好吗?”
“是啊!”她也接着说,“为了结婚,找个陌生的男人,为他生孩子,然后要孝敬他的父母,应付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图啥呢?”
“还不是想着,结了婚,能有个男人照顾她吗?”大姐说。
“嗤!”二姐发了个捂脸的表情,“大姐,咱都是过来人,你还不知道婚姻的真相吗?你生病的时候,有人照顾你吗?”
她想起自己生病的时候,老公在外地出差,别说被照顾了,她还要拖着病体去干家务。就连有次她小产,老公也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出差了。她照样上班接送孩子洗衣做饭。
晓沫也表示不赞成大姐的想法。最后,大姐只好说:“好吧,那就算了吧。”
“你们呀!就是不懂得做父母的心。你们这些做姨的,咋能这样自作主张呢?”老公在一旁说。
是吗?她想,如果女儿不想找对象,估计老公是第一个要抓狂的。好吧,如果真的有来生,或许我真的会选择不婚,至于孩子们,人生由他们自己主宰吧,她不会越俎代庖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