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大黄村的人们在经过了杨贵的忏悔之后,就仿佛忘记了那件事一样。
他们对杨贵一如既往的尊敬,只不过对杨贵的称谓,从“四爷”……变成了“四将军”。
可是明姬却从这平静中,嗅到了一丝不太好的预感。
因为这几天,杨贵太忙了!
不管是牧场,还是农田,或者村子的哨卫,杨贵这几天每天都会去查看一番,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事情。
以前,杨贵从来不会对村子如此上心,他经常做的事情,除了陪着卡洛斯之外,便是清扫后山。
可是现在杨贵为什么突然转性了?
明姬不知道,杨贵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按理说,杨贵肯和村民多来往,应该是好事,可是明姬却总觉得杨贵有事瞒着。
……
经过八贤王的出谋划策之后,大宋边境暂时没什么危机了,所谓饱暖思***赵光义这几天几乎是天天等着底下人的消息。
长生,长生!
结果果然不负赵光义所望,经过几天的调查,连京畿九门都出动了,终于查到了那人的踪迹,就在离边境十几里远的一个小山村里。
京畿九门啊,那可是只有在汴京发生战事之时才会出动的军队!
赵光义为求长生也算是不择手段了!
可是这件事不光赵光义知道了,虽然京畿九门纪律严明,但是依旧阻挡不了世家的暗手。于是乎,那些稍稍有些底蕴的世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样一来,赵光义可就心急了。
若是让那些世家掌握了长生的办法,那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
于是,赵光义立刻派殿前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高义带精骑两百,步军八百,出城拿人。后赵光义又觉得不保险,改为精骑一千,步军两千。
而且赵光义给高义下了死命令,必须将治好郭守文的大夫活生生地带到他面前。而高义也在赵光义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若是不能完成任务,提头来见!
殿前都指挥使司,是三衙之一,大宋的三衙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事指挥机关。而都指挥使,则是殿前都指挥使司的最高官职,再往上便是皇帝。
于是高义就光明正大、十分高调地带着手底下的禁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而世家们,也都各自派出了自家的效用士,暗中采取行动。
所谓的效用士,与投军刺字的军人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编制,也不用在军营之中听用,只是定期去军营报到,每逢战事,随军出征就可以。
但是要想应征效用,就必须有一技之长,比如射箭,要求做到一石一斗弓,骑射九斗弓。
虽然大宋允许豢养自家的效用士,可是实际上,效用士的待遇比一般的禁军还要高,没钱的人根本养不起效用士。而一两个效用士,除了当保镖还能干毛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不担心会有人会拉起一支队伍庞大的私兵造反,委实是养效用士比烧钱还烧钱!
而在高义带兵出城之际,汴京中一座有名的酒楼内堂中,几名穿着相差径庭的大汉坐在一起。
这中间有穿着华丽的商人,有一身劲装的武师;有猎户,也有小贩,有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甚至还有山贼土匪打扮的……
如果大龙和虎头在这里的话,他们或许会认出,这些人,便是当初杨贵的两百亲信中人。
“你们应该也知道了吧?四爷治好了郭老将军的事情。”土匪率先开口说道。
“黄承给我们传过消息,说过这件事。”其余人点点头。
“那么高义出城要拿的人,就是将军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做?现在村子里除了将军之外,就只剩下二十几个年轻人,再就是老弱妇孺,他们可挡不住精锐的禁军。”小贩担忧道。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双管齐下。首先,要给在外的兄弟们传信,让他们赶回来;然后,我们要立刻带上人手,抢在高义抵达之前防守好村子。哥儿几个,手上的功夫应该还没有落下吧?”武师分析道。
“放心吧!就禁军的那几斤几两,咱们当年又不是没有领教过!”商人笑道。
“别大意!你要是敢搞砸了事情,不用将军开口,大家一起扒了你的皮!”猎户打扮的人警告道。
“各自行动!”最后,公子哥儿一声令下,众人全都从内堂中的一暗门离开。
……
高义带人一路快马疾行,这倒是让他的几位部下有些不满。
都虞候张信道:“殿帅,不过是去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大夫,竟然还需要咱们禁军亲自出马,而且咱们至于这么拼命吗?”
高义呵斥道:“你懂个屁!现在全京城上下都因为这个大夫轰动了,有多少人都觊觎着这个大夫,你知道吗?”
另一位都虞候李忠小心地问道:“殿帅,那个大夫真的像传闻中的一样懂长生不老之术?”
高义道:“郭守文的样子你们都看到了吧?一个即将入土的人经过他的医治就变成了那样,这不是不老之术,还能是什么?现在,盯上那个人的不只是我们,肯定还有别人也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快,必须抢在别人之前将那人控制在手!”
“后面的人,快跟上!”
……
大黄村。
掌管村中消息传递的王墨,突然接到汴京城中的信鸽传来的消息,三千禁军朝着村子的方向开进,还有不计其数的世家效用士。
王墨看完这封信,心下知道必须由四将军裁决,于是立刻去找杨贵。
在村民的指引下,王墨在庄稼地头找到了正在教村民们建大棚的杨贵。
杨贵耐心地跟周围的村民解释道:“你们要记住,这大棚上盖的布已经要透光性好,密封性也要好,要让阳光照进来,让里面保持一定的温暖。而且这里面要放一缸水,以便补充水分……”
“四将军,京城传来消息,有大批人马朝我们这里来了!”王墨十分着急地大声道。
杨贵不得不停下来,问王墨:“来的是什么人,有多少?”
“禁军三千!暗地里还有不计其数的各大家族效用士!”王墨快速答道。
一听禁军都来了,村民们都慌了,都紧张地问杨贵该怎么办。他们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户,何时遇到过这种事啊!
杨贵心下一想,瞬间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这些人一定是来找他的!定是郭守文病好的消息传了出去,让那些达官贵人们都眼红了!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了,他必须安抚村民的情绪,他经历过无数场厮杀,不在乎这点小场面,可是他们不一样。
“王墨,禁军的组成如何?”杨贵问道。
“骑兵一千,步卒两千!”
杨贵心中计算了一下禁军的行军速度,骑兵一千和步卒两千……骑兵要赶到大黄村至少要一个时辰,步兵赶到需要两个时辰。如果来的那位禁军以骑兵先行,步卒殿后,那么一个时辰后就会抵达。
其实以杨贵的实力,完全可以用神识探查,而不用自己问。但是一旦运用神识,就会暴露自己。而现在,杨贵还不想让那个人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
杨贵问了一下旁边的铁匠李通:“李叔,半年前我让你打造的那套铠甲和武器你做好了吗?”
李通是村里的铁匠,因为建大棚时在一些地方需要固定,所以杨贵就让人把李通叫了来,让他记下需要固定的地方,回去打造部件。
李通立刻回答道:“四将军,铠甲已经打好了,可是那武器……太难打了,老李实在是无从下手啊!”
“那你那里还有铁精吗?”杨贵的神色没有任何的变化,又问道。
“有!铁匠铺子里还有大约三百斤的精铁!”李通激动地回答道。
杨贵脸上有了喜色:“好!他们至少还要一个时辰才能抵达,刚好足够我打造出那件兵器!李叔,你带王墨还有其他人将村子布置一下,我回铁匠铺!”
“是!”
……
村子慌乱嘈杂的声音传到了明姬这里,明姬好奇地抱着卡洛斯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结果发现村子里,每个人都来回奔走,不时地设下一个又一个防御栅栏。
明姬拉过一个人问道:“这是怎么了?有敌人来了吗?”
虽然这么问,但是明姬心中忐忑地以为是探子营的人查到了她的所在,所以要来拿她。
那人恭敬地向明姬行了一礼,答道:“回夫人,京城传回消息,有三千禁军朝村子来了,而且看样子来者不善!”
明姬一听不是探子营的人,心中松了一口气。但是她听说来的人是大宋禁军,一颗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明姬扫了一眼忙碌的众人,发现没有杨贵的身影,于是问道:“四郎呢?”
“将军他去了铁匠铺,说是要自己亲手打一件兵器。”
“这都什么时候了,他怎么还有心情打造兵器啊?”明姬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见那人还站着,于是明姬打发那人去忙自己的,而自己则是带着卡洛斯直冲铁匠铺。
当明姬赶到铁匠铺的时候,铁匠铺的大门突然砰的一声炸了开来。
明姬被这一突发事情吓得当即愣住了,连躲避都忘了,幸好卡洛斯及时从自己的空间臂环中取出了一方巴掌大的古朴的乌龟壳,在明姬周身形成了一层防护罩,才没有让他的好四婶受伤。
爆炸结束之后,卡洛斯收好乌龟壳,喜滋滋地看向明姬,渴望得到几声夸奖,谁知明姬的目光一直在前方的铁匠铺,根本就不去看他,这让小宝宝的心非常受伤……
明姬呆呆地看着铁匠铺的大门,随着浓浓的烟尘慢慢散去,从中显现出一道魁梧的人影!
待到烟尘全部散去,明姬才真正看清了那人的模样。
那人顶盔贯甲、面蒙黑巾,身高七尺有余,背后手持一杆一丈二尺、似方天画戟又非方天画戟的奇怪的漆黑兵器。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