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对于被关在家里,宏仔已经厌烦透了。。任谁一个人,被关在家里两个月,每天最少有一餐只能靠方便面当饭,大概也会有同样的情绪。
说实在的,宏仔现在的处境,还不如少管所里的波子,同样的没有行动自由,但最少波子能接触到的人,要比宏仔多得多。而且自从波子从单人间里被转到十二人间,活动的范围也扩大了不少,食堂,操场,工作间,还有课室。而宏仔,仍一如既往的被关在那间连厨房外加卫生间加一起也仅有五十几个平方的家里。
韩言也不敢再给宏仔送饭了,万年华的生意越来越差。沙湾海关里的单位,已经全部搬离了。丹沙路也已经开膛破肚,要开始改造了。进市区的车辆,都直接从布吉检查站走了。以往零散的过路客,自然也就断绝了。
唯一仍保持不变仅仅只有早餐的生意,因为沙湾是鹏城本地水菜(指带叶的青菜)最大的集散地,但仅仅靠早餐那两三百块钱的营业额显然没有办法维持万年华的开销。韩鹏和刘军商量过后,解雇了所有的工人,靠韩鹏一家三口,撑起了早餐的生意。
港币一直在升值,而万家华的租金是以港币为结算方式的。所以,亏损每天都在增大。三楼转租了出去,接着是二楼。而最后一楼也转租了出去,万年华餐厅也正式倒闭了。唯一剩下来的地方,只有一个以前万年华的外部洗手间,说是洗手间,其实洗手间只是占了很小一个部份,而且是单独隔开的。大部份的地方以前都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在韩言母亲的带领下,所有的杂物都被清理掉了。原来砌着一个畜水池的地方敲掉一面,架上木板就成了韩言父母的床了。而韩言的床,是铺在那隔开的洗手间顶上,直至架到韩言父母那张床上的一排长长的木板。既是韩言的床,也是堆放东西的“阁楼”。这个大小约模四平方左右的地方,成了韩言的新家。
韩言每天新的工作,就是在凌晨两点左右听到沙湾肉菜市场露天大排档拆除组和雨蓬的声音时,就起来带着几个蛇皮袋去占地方。每晚露天大排档就搭在沙湾肉菜市场外面的空地,而到了白天,这块空地就是菜贩和菜农们的根据地。
沙湾村委会辖下治安队的两个治安员,每天早上都负责在这里收占位费。这两位只认位置不认人,所以想要有个理想一点的位置,每个人都要各施神通。韩妈看到的就是自己地利,而一直她认为只是吃闲饭的韩言,自然而言就被废物利用起来作为占位工具了。
每次韩言都要带六个蛇皮袋去占地方,其实韩妈每天拿的货,摆四个蛇皮袋长的位置也就足够了。但如果你不多占点地方,被左右挤一挤,就没有地方摆了。
梅秀是个很能干的人,每天早上四点左右就拖着韩鹏,两个人在沿着公路摆开的菜农菜摊中寻找物美价廉的青菜。一点点搬回韩言所占的地盘,等到天大亮,菜农和各地来购货的菜贩们散去。又新自坐镇在摊子前,与买菜的大娘,大婶加一分减一角的较量起来。
当生意稍淡时,韩鹏就被赶去寻找新的门路。而一向在她眼里木纳没用的韩言,也同样会被赶回那所谓的家去做饭。
每天和父母的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了,韩言的话却越来越少了。每天中饭后,帮梅秀收完摊韩言就会缩在他的床上睡一觉。三点多四点醒过来后,就到宏仔家,观看宏仔的脱逃研究。宏仔每天坚持不懈的用一根小铁丝与那把困了他两个多月的锁头作斗争。如果宏仔的父母知道,后来的宏仔就是靠着在这个时侯练出来的工夫赚饭吃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这个把宏仔每天关在家里的决定。</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