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光从眼前的行政事物系统,发现了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价值并不仅仅是优化了行政事务处理流程,加快了行政事务处理速度,更大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掌控全局!
这是身为强者的一种超强控制欲。
这种掌控欲,在战争年代表现尤为强烈,军队统帅们时时关注各个方面的战局、哪怕是一场局部战斗的进展。有的时候,甚至直接插手到第一线,把命令发到最前沿,剥夺了前线指挥官对部队的指挥。这都是掌控**的具体表现。
反映在政治上,则表现为上位者尽力采用各种方法,加强自己对大局的了解和掌握。驰道、驿站、密报,无不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
一旦上位者忽然失去对下面局势的掌握,哪怕整体局势仍然很好,上位者也会感到心急如焚。如果长期接不到新的消息,他便会认为好似天要塌下来一样,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对自我未来的控制能力,只能随波逐流,任凭命运的摆布。
而这,正是绝大多数上位者所不能忍受的。
张瑞光也是一个具有极强控制**的人,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对一切都明察秋毫。
眼前的这套政务系统就给了他,拥有这种能力的希望!
这套系统可以延伸他的眼睛,让他看到以前所看不到的各个角落。掌握到他以前限于技术条件,所无法掌握的具体环节。
有这套系统,下面的人就休想遮住他的眼睛、蒙住他的耳朵,让他孤立无援!
张瑞光随意地操作着鼠标,倾听着郭凡详细地解释,心中却根本没有把解说的内容听进去,而是思绪起伏,想着自己的事情。
最终,他放开鼠标,抱着手看着郭凡。
郭凡能构想出这套政务系统,一力将其推行下去。由己及人,进行推导,他也应该是一个控制**极其强烈的人。
不过他很能克制自己的**。
有能力却不恃才傲物;有钱却不张扬;事事向上级请示汇报,尊重领导的权威,维护领导的体面;积极听取同事、下级的意见,不专断独行,有功劳都记在集体头上,对下恩威并重,宽严相济。
正是他这种团结可以团结的大多数人,刚柔施政手法,才使得他左右逢源,在任何位置都能够如鱼得水,所构思的想法能够顺利得到执行。
实在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
这样一个人,既然踏上了政途,哪怕他现在地位还不是太高,但必然会有鱼跃龙门、一飞冲天的那一天!
郭凡见他不操作电脑了,却抱着手盯着自己。他又解说了一阵,看对方眼睛还是一眨不眨,被对方盯得心中发毛,不由也住了口。
“郭凡,你好象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吧……”张瑞光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也不等他回答,就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难怪啊!工科生,习惯上把什么事物都看作一抬结构精密的机器,即便达不到,也会自己想办法,努力让对方变成一台精密仪器。你们搞的这套政务系统,就是把高新区政府的所有部门,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最终变成一台运行精密的机械啊!
我是文科生,说实话在这方面不如你!
我们搞的东西,很多是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都是空泛之谈。论及实际操作能力,比你们工科生差多了!”
郭凡被他这一通不知道从何激发的感叹,给闹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反应极快,不假思索就一顿马屁拍上去:“张书记这话就是打我们的脸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张书记的正确决策,我们这些工科生做得再多,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所以要说重要,还是文科生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大!”
“哈哈哈哈!”张瑞光笑得很开怀。
他指着郭凡,笑得说不出话来。郭凡这番吹捧,虽然很直接,不加一点掩饰,可听在他耳中却是非常受用。
他也不觉得郭凡这话说得有什么不对,最多是夸张了一点。
理论指导行动,这是所有哲学思想存在的基础。事实也证明这是真理。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难道没有努力,尽心尽力建设好国家?都尽了力了吗!可是因为方向存在偏差,就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尽理想,才会有他们自由市场经济派的崛起!
郭凡的话虽然是吹捧,但也在委婉向他表示:自己是个实用主义者,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尽本分而已!这就是间接在向他示好。
张瑞光听在耳中,自然是开怀不已。
到这时,他才开始认真和郭凡讨论起这套政务系统来。
“你刚才说的这些,我大致已经了解了。你们高新区情况特殊,所有的部门都在一个地点办公,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全体系连接。所有部门都联结在这个政务系统中,才保证了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料更新,从而让这套分析系统发挥作用。
这样看来,你们当初呈报的办公大楼建设计划,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将各职能部门尽可能地集中在一起,为内部网络建设服务。
我经过实际使用以后,也感觉这套系统很好,对你们的建设规划,原则上是赞成的。”
他一口气说下来,郭凡、高建云、余水等人都是喜不自胜。
市委之前对高新区的正式建区报告,还表现出谨慎态度,一直模模糊糊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答复。高新区要的五营乡等四个乡,市委也是态度暧昧,既不说不行,也没说同意,只说要征求下面各乡党委政府的意见,再作答复。
今天,他们终于亲口听到张瑞光代表市委,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正面的肯定。
张瑞光微笑着停了一下,让他们把这个消息消化一下,然后接着道:“你们似乎想搞一个类似于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城市局域网。我听说,在今年年初,郭凡还陪着美国双环公司到省市领导家拜年,想让省里市里同意你们搞这个网络,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郭凡突然插了一句嘴:“张书记,这个网络,双环公司不想搞了!”
张瑞光一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们不想搞了?为什么?”他大为惊讶,直起身问道。
据他所知,双环公司为了争取这笔业务,话了大价钱,送了很多的礼出去。这也是他一直迟疑不决的原因之一。
外国人的钱那么好拿么?
他们都是斤斤计较的守财奴,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获得更多回报。如果说他们付出一毛钱,那眼睛盯着的就是你口袋里的一百块!
网络属于通讯。
而在国内,通讯是国家独家控制的命脉,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战略价值,这是不允许外国人所触碰的高压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
他在明知道省里、市里曾经原则上予以同意的情况下,还是不首肯,就是怕自己贸贸然成了别人的替罪羊。
现在郭凡居然说,外国人不想搞了!
他们不想搞,提前投入这么多干什么,难道真的是钱太多烧手,吃饱了撑的?
“上次他们想让省里、市里面同意他们搞这个网络,是因为他们刚来,不知道国内的限制。以为这里和美国一样,想搞什么就搞什么。他们看到国内网络这一块还是空白,就以为有利可图,想要插一角。谁知道他们后来聘请了国内的法律顾问以后,才明白通讯行业是国家重点控制领域,不会允许他们独家经营。然后又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不但没有网络,连计算机都是极其昂贵的奢侈品,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就算他们建起了网络,在可以预期的时间里,也不可能会有用户,只能是白白投入。随后他们就通知我们,这个网络他们不打算搞了!”
“原来是这样!”张瑞光点点头。
这倒是情理之中。
国内的家庭才刚刚解决温饱,好多国企职工连温饱都还成问题。彩电、冰箱、音响、录像机这些家用电器有很多家庭都还买不起,谁会有闲钱去买这样贵的东西。而且听说计算机的淘汰很快,一两年就要换新的,用一两万块钱买一台只能用一两年的东西,败家也不是这种败法!
郭凡还没等他消化完这个信息,又紧接着说道:“虽然双环公司不但算搞了,但我们高新区还是不想放弃。”
“你们想自己搞?”张瑞光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更加惊讶了,“你们知道搞这个网络要多少钱?你们高新区才挣了一点家当,就想全耗费在这上面?”
他的语气很是不以为然。
他感觉郭凡可能有些急功近利了,年轻人究竟是年轻人,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显得沉稳。但在关键时候,还是有些沉不住气。
好吧,现在外国公司退出了,这个政治上的限制算是解除了。
可是建一个网络要多大投入?我市里还想搞呢,能搞的话,还用等到你们高新区来动手?
“张书记,我从双环公司那里了解到,他们新研究出来一种传输技术,可以不需要建设新的网络,依靠现有的电话线,就能实现高效的网络通讯。
双环公司正在向欧美和国内申请专利,听说一旦专利获得通过,他们就将在美国全面推行他们的新技术,替换现有的网络设备。为此他们还在美国购买了一家电话公司,并且找了很多的合作方,准备大干一场。”
张瑞光简直是感慨万分。
美国的技术实力实在是太强了!我们还在羡慕人家的信息高速公路,自己连起步都还没有开始,人家已经准备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推行第二代互联网了!
这差距!
不过他对技术方面实在是了解有限,因此对郭凡的话没有全信,谨慎地问道:“他们这个新技术,比原来的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建设成本呢?”
郭凡一句话把他震惊得“虎”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据说比现有的56KModem,快几十上百倍!”
“这是真的?”张瑞光一时失态了,惊呼出声。得到郭凡肯定的答复,他颓然坐回到椅子里,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的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中美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大到连望其项背也做不到?
“建设成本呢?新技术刚出来,成本一定非常高吧?”他忽然想起什么,又一下子坐起来,询问郭凡道。
“他们在国内开厂,就是希望借助国内廉价的人工,降低成本。按照他们在益都公司的总经理埃尔默特说,一台五千用户以下的主机,成本估计只有一百万人民币!当然,他们在美国卖得要比这贵得多,他们初步定价为一百万美元一套。整整翻了四五倍!”郭凡羡慕地说着,临末了还加了一句,“这些美国人真黑!”
“呵呵!这才是资本主义的实质!研究先期投入巨大,这些也是要算入成本的。要不然,搞研究开发,不是亏本了么?”说到经济问题,张瑞光自认最有发言权,他对这个定价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外国人不想法赚取超额利润,才有问题了。
他把思想又转回到网络上,心中不由得一动。
成本一百万人民币,如此说来,也就是几台桑塔纳的价格。要说这个价格真的不贵,不但不贵,简直是太便宜了!
五千用户,这不是问题。
如果用于政府网络,所有的部门办公室加起来肯定超过五千,可这五千用户也不是同时上网。五千绝对够用了!
他的心中有些动摇。
张瑞光抬起眼皮,问郭凡道:“你们高新区不是已经有政务处理网络了吗?为什么还想搞一套大的局域网?”
“我们之所以想搞一个遍及全区的局域网,还是从建立供求信息平台的角度出发的。”郭凡一看有门,马上不遗余力地推销他的想法,“在国资公司成立的时候,我们就宣布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方便各企业从中找寻商机。我们目前在思考将划归高新区的这些企业全部搬迁过来,但就算是这些企业搬过来了,也不可能像政府部门一样聚集在一块,必然有近有远。这样一来,要想信息平台产生作用,建立一个跨区域的局域网势在必行。”
张瑞光点点头。
高新区打算建一个信息平台,这他知道。但他以为的是,高新区会成立一个办公室之类的部门,根据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然后有企业上门,就让这些企业按图索骥,寻找自己需要的供求信息。
但目前看来,郭凡的胃口还要大得多。
他想的是通过一个网络,将所有的企业也像行政机构一样,捆成一个整体。他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帮助企业寻找商机,可能还有加强控制的含义在里面……
也难怪他会想差。
在他判断,郭凡和他一样,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又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热衷于搞各种高科技。互联网是一个新兴技术,自然投他所好。利用互联网的实时监控性质,加强对所属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控制,自是理所当然。
“也罢,还是让高新区试试水,看建立一个网络要花多少钱,有没有效果,其他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网络的,然后再为市里是否上马做一个参考也好!”
张瑞光想了又想,终于下定决心。
他问道:“你们高新区打算怎么搞这个网络?”
郭凡盼了好久,终于等来了正面结果,喜出望外,马上说明道:“这个网络我们是用来为信息平台服务的,因此将在国资公司下面,增设一个信息服务公司。我们做这项工作,既然是提供服务,也要向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
在初期,我们打算免费让企业试用一段时间,向他们提供免费信息。
以后,则会让企业注册为信息平台会员,缴纳年费。这个年费一方面作为信息服务公司的营运经费,另一方面也会扩大信息收集力度、审核力度、监督供求执行情况,预防经济诈骗。
因为网络服务主机要设置在电信局,我们打算从下辖的研究机构中抽调技术保障人员,在电信局内设置一个技术支持中心,全面负责网络主机的维护检修工作。”
这个回答,已经将高新区如何架设网络、未来如何经营盈利做出了全面回答,张瑞光满意地点头认可。
虽然他对于这个信息平台是否能产生效益,表示怀疑,但从郭凡介绍的内容听起来,还是很有些正面价值的。
他在仔细想了想,确认没有问题,才最后拍板道:“这个网络建设,你们高新区还是打个报告上来。经过市委讨论以后,我们再最后定板。我也把话说在前面,市委支援你们两台车可以,但要我们为这笔网络建设费用买单,这钱我们没有!你们要自筹资金。另外,搞这个东西,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开发建设。
市里已经决定把邻近的五营乡等四个乡,合并到高新区。这一下子就给你们增加了五六万人的负担,算上你们现在的人,高新区总居民人数将达到十四五万!
这么多的人要吃饭、要工作,都需要资金。
如果你们把建设资金挪用到网络上面,耽误了正常的工作,我可是要打你们板子的!”
“市委同意把周边四个乡合并进来了?”
高建云、余水两人本来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此时听说市委终于决定把五营乡等四个乡并入高新区,扩大高新区的行政区划范围,一齐站了起来,又惊又喜道。
“市里已经做出了决定,也通知下去了!五一节后,四个乡就正式合并如高新区。会有四名新同志加入领导小组……嗯,增加了人以后,你们这套班子就有七个人了,再称作领导小组也不合适,干脆就正式把高新区的牌子挂出来吧!等你们乔迁新居,市里将举办一个正式的挂牌会议,庆祝益都市新兴高科技开发区成立。在此之前,你们几个领导之间,要好好合计一下,如何把工作分分工,安排好!”
张瑞光一锤定音,将事情定下来。
随即他站起身便向外走。
他在高新区又走访农贸市场、又仔细了解政务系统,耽误的时间比预期的多了一些。到现在待了将近一个小时了,秘书尤阳已经好几次不动声色地提醒他,在这里待的时间过久,已经影响到了后面的工作行程安排。
郭凡等人赶紧追着他送下楼,直到张瑞光一行人上了车,驶出高新区临时驻地,消失在道路尽头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办公室。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是一片激动的光芒。
信息平台、行政区划扩展、配车,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他们的期盼都变成了实现!
而且,他们三人都配了专车,在新来的四名副职面前,就确定了他们先行者的优势地位,高出对方一头。
也决定了他们在高新区,将掌握主要的话语权!
…………………………………………………………………………………………
嗯,今天的脑袋就像浆糊一样,思维运转缓慢。最近写东西,是越来越慢了。这次春节,我决定休息三天,让大脑好好放个假,请朋友们多多体谅。
另:眼看本月只剩几天了,精华还剩五十个,朋友们如果想冲积分的,请多多发言,我会将精华大量派发,争取不给起点留有剩余!
本章名为“心想事成”,也祝读者朋友们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