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奉与曼柏城安顿稳定之后,也着实开始考虑整个五原郡了,毕竟他既是度辽将军,同样也是五原太守。
说实话,张奉对于并州这段地方,并不算了解,在他的印象中,并州其实就是那种北方苦寒之地。
而从他的一路过来,也着实见识到了并州的荒凉与苦寒。然而终究是他负责的麾下治民,于是他也就尽心竭力的替他们谋划好每一件事情。
于是张奉死乞白赖的舔着脸让荀攸去九原任长史,处理五原郡的政事,同时给他配备了黄忠、典韦这些熟悉的将领,好叫他布局的容易些。
对于北地的苦寒,其实张奉都在尽力给予荀攸最大的优势!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荀攸居然来信让刘辩去欣赏广袤的大草原!
“难道九原是平原地带吗?”
张奉还是在愣神之后,问出了这个异常深刻的问题。
此时,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怔住了,愕然的瞧着面前的张奉,实在是这些大汉的子民想不出来,这张度辽居然对于河套平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数个呼吸之后,刘辩才呐呐的说道:“五原地处河套平原入寇之处,古来就是土地肥沃的大草原。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南匈奴内迁,明帝朝驱逐北匈奴之后,便将此地赐予匈奴居住了!”
“河套平原?”此时张奉才恍然惊觉,联系这个词的前后概念。张奉似乎也想了起来,北方地区确实有这样一个地方的嘛。而且在后世也是相当有名的,似乎是天朝陕甘宁地区最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想到河套是这样一个天然的种植段,张奉的心中也是不由的为之振奋了!
只是在张奉兀自兴奋之时,司马懿的声音也幽幽的传了过来。
“只可惜河套丰硕之地,赐予匈奴休养之后,也不曾善加开发!如今那广袤的平原上,却大多也只是一片草原罢了!”
司马懿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张奉的脑袋上,继而张奉思忖了一会才有些体悟,意味深长道。
“如今这河套之地依然乃匈奴人聚集之地?”
“那倒不至于,应当属于羌胡杂居之地,那里土地肥沃适合汉人耕种,也有很多汉人在那里定居!”
深深的瞧了司马懿一眼之后,张奉方才转身对着刘辩道:“伯治也听见了。河套之地,羌胡杂居着实不是好的居住之地,如此就暂且在这曼柏城停歇数月,待九原城诸事稳妥之后,奉与你一同前往!”
“好!那此事就依敬承所言!”
闻听张奉的建议,刘辩稍微沉吟的一会,时下也不愿与张奉增添麻烦,索性爽口答应了下来。
“既然敬承还有要事,吾也就不打扰了!”
说着便转身,带上司马懿和黄叙向着外间走去了。
瞧着司马懿恭顺的随着刘辩离去的身影,张奉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
司马懿小小年纪心机已然开始深沉起来,这样的人将他留在刘辩的身侧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此时同样从闻听荀攸之名,便面色漠然的董昭也是默默的看着外出的三人。
其实说到荀攸,他董昭是钦佩的,来的时候董昭自然也是与他聊过,只是言语之间总感觉这样的人与生俱来的携带一众大世家的矜持。
方好似方才的伯治公子和那名叫司马懿的少年,让董昭心中隐隐有些排斥!
深深的瞧了眼,司马懿的背影,董昭再次看了眼张奉,幽幽的舒了一口气。
“怎么公仁似乎有话要说?”看了眼董昭,张奉温声道:“公仁但言无妨,奉早已将汝视为心腹了!”
心中默然的感叹一声,张奉说起来确实对自己不薄,虽然让荀攸去提领五原,但这些时日显然已经将自己视为肱骨心腹了,若是他所料不差,自己这个位置原先应当是荀攸来做了。
只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让董昭偶然之间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这半月的接触之后,董昭也渐渐觉得,张奉却是还是有潜质的,像这样在自己式微之时懂的隐忍,又能体贴麾下,而最主要的是张奉的天下大局观,似乎远远超过了董昭的想象。
董昭原以为张奉只是凭借蒙荫,然而瞧见麾下将士用命,一番畅谈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张奉有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就是传说中的胸怀天下之志!
这样的志向,其实当今世上还有一个人一直挂在嘴边,那就是还未逆袭的汉氏假胄刘大耳!
“在下只是瞧着这司马懿似乎有些过于深沉了一些!”
略微诧异的瞧了一眼董昭,张奉亦是不由幽幽道:“公仁也瞧出那司马懿的不凡之处了?”
“在下,匆匆一览,只是那司马懿之聪慧,长久伴随伯治公子身边,恐将不是一件好事!”
“唔!公仁以为,方才那伯治所言前往九原之事如何?”
当下,董昭也是心中微微一凛,以他的思虑自然能够看出来,张奉问的不是九原城的危险之事。而是明知有危险还要让那伯治公子前去的荀攸、荀公达!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伯治公子到底是何身份,但依照司马懿以及张奉对其礼敬程度,其至少乃是名冠京都的世家子弟,仰或是手握实权的皇亲贵胄。
“荀长史或是另有他意,只是这司马懿心中如何想,在下倒是需要捉摸一番!”
“哦?他司马家本就是河内大族,与北疆之事了解一些却是不足为奇。而今其亦或是惧那匈奴之事,方才会有那般言语呢?”
“司马家不仅于河内同整个北方其实并不简单!”
一语言毕,董昭默默的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了。
张奉幽幽的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再问些什么,有些东西还是要自己悟出来的比较好,事事皆赖旁人提醒,不仅麾下心中看轻,同样他自己也得不到丝毫锻炼。
············
五原郡的情况还在不断的积蓄着,董昭关于五原的情况其实已经和张奉有过深层次的提点了。
包括五原郡在内的云中、定襄郡等,北地三郡其实都是很复杂的。
尤其是五原郡临近的云中郡,其作为北地联结匈奴和鲜卑的郡县,其中异族关系更是复杂的非常。
且云中的豪商对于匈奴和鲜卑这异族的贸易中,总是会克扣一些东西,其实若是再大汉强盛之时,这些异族也就忍了。
但是眼下,明显大汉朝开始对于北疆之事有些力不从心了,那么这些墙头草一般的异族们,自然也就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虽然在大豪族的联手之下,鲜卑不能与他们拼个怎么样,但是每逢隆冬季节南下掳掠几乎成了这些异族人的习惯了。
用张奉的话来说,他们难道把隆冬掳掠当成是一种节日不成?
而对于五原的匈奴来说,其实一直都有骚扰的大汉的想法的,然而毕竟汉庭早已将河套地区给予他们居住了,而且在隆冬之时五原也会开启一些市肆允许匈奴与汉人之间的货物贸易。
所以使得这并州之地的匈奴一直与五原的汉人之间相处的还算和谐,然而随着汉庭的管辖衰弱,甚至于对南匈奴王庭的不管不顾,同样让那些心怀野心的匈奴人有了别样的想法。
就比如说去岁的匈奴王庭就曾经在汉庭管辖不及的情况下,須卜骨都侯率众闹了一次叛变,而针对这次叛变汉庭也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甚至让于夫罗滞留中原。
待到須卜骨都侯单于死后,让匈奴老氏族管理王庭,致使滞留中原的于夫罗也升起了别样的情绪。
如今即便其已经隐隐瞧见匈奴王庭的混乱,可以将其掌控,却对此事绝口不提了!
而随着匈奴王庭没有单于这件事情的发生,似乎随之而来导致这五原周边的匈奴变的愈加混乱起来。
匈奴骑兵包括一些羌胡聚集地的异族人,都开始时不时的大批骑兵撩拨一下附近的汉人,如同秋风撩落叶一般,一阵风而来,一阵风而去,没有丝毫留恋。
其实竖起来匈奴人是依附大汉的,然而然而很多时候匈奴其实并非的统一整体。
就算是设立之初,大汉给予匈奴河套地区之后,匈奴对于设立王庭的地点就改变了三次。
第一次是五原附近,第二次是云中,第三次也就是如今匈奴王庭的所在地美稷城。
有此可见其实南匈奴内部是十分混乱的,可能有名义上的大单于,但个别小部落还是会肆意行事。
而这些小部落自然在大汉强盛的时候,捏着鼻子不敢吱声,至于当他们窥探大汉有衰弱气象之时,自然也同样耀武扬威起来了。
如今的五原便面临这般的尴尬局面,即便有了原先张奉在上党击破呼厨泉所部的事情,却依旧还是有分散五原周边的匈奴部落跃跃欲试。
更有甚者或许直接就怀着击败张奉部,在匈奴之中扬名的目的来的,如今匈奴内部混乱,大单于的位置对于每一个小部落其实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局势首先开始紧张的自然是曼柏城,年轻的度辽将军驻地,早已经被周边的匈奴部落给盯上了。
毕竟这曼柏城距离匈奴王庭美稷城也很近,若是击杀新任度辽将军成功之后,说不定可以直接携着大胜之势,南下直接攻占匈奴王庭美稷城,而后统领匈奴部落了。
尽管张奉已经严令张辽和徐晃对麾下兵马加强训练,周边匈奴围聚的形势却还是隐隐而来。
其实按照大汉开朝那般鼎盛时期,这个度辽将军或者说护匈奴中郎将的驻地,选的十分不错。
但是用如今的眼光来看的话简直,就是四面受敌,首先是西北方向联结五原郡的而后向西的朔方北部,匈奴河套聚集地。
那里是长期会有匈奴活动的地带,总是会有匈奴小部落,没事过来撩拨一下。而入籍张奉领荀攸带上典韦,黄忠过去之后,隐隐之间似乎也减少西北匈奴对于曼柏城的压力。
然而位于五原郡的云中郡匈奴则没有这样的顾虑,可能那里的匈奴闻听曼柏城新任的度辽将军到任之后,还特意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凑了凑热闹。
至于势力最为强大的自然是曼柏城南方的匈奴王庭美稷城了,作为没有大单于的匈奴王庭,此时又有多少人想要通过击败度辽将军来获得在匈奴中的声望与地位。
各方面的消息其实已经传达了过来,此次的前来袭扰曼柏城的主力自然是南方的匈奴,甚至可以说的上这一场战阵是决定这个北地匈奴往后几年的运势之战。
若是胜了匈奴人依旧可以纵横北地,甚至整个并州,就如历史上的于夫罗一样,游荡在中原地带,不断的滋生事情。
若是输了,匈奴人就必须休养生息,捏着鼻子继续接受大汉的管理,倘若不服,那还是暴虐的武力使其臣服!
对此张奉自然是默默的开始整军备战起来!
在张奉整军备战的时候,中原大地上同样掀起了一股莫名的势力浪潮!
继袁绍与袁术逃离洛阳之后,骁骑校尉曹操也因为刺杀董卓不成,当日骑上快马逃亡了山东!
曹操的名声也因为此次刺董,被中原士林所称颂,一时间,士林之中对于董卓的讨骂之声不绝于耳。
其实曹操心里也没有底,只是袁绍与袁术的出逃,使得他隐隐中总会感觉到不安。生性多疑的他,在经过激励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选择了以献刀之名,假装刺董之后逃离洛阳,以此换去名望。
果然事情没有然他失望,今此次事情之后,整个山东他曹操的名声也变得响亮起来了。
至少人们交口谈论的不再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俊杰袁绍、袁术兄弟了,偶尔还会有关于刺董义士曹孟德的称赞之言!
此事自然令曹操心中喜悦。
然而没有等曹操庆幸自己押对了宝多久,山东之地陡然掀起了一股诸侯入京讨伐董卓的口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