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浮沉惊梦(原霸者之证)》第二章 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着爱马“黑龙”,在赶过来的十三名亲卫簇拥下,林云天不紧不慢往太子居住的东宫驶去。细心的人可以从他那张仿佛刻意保持沉静的脸上看出一丝罕有的热切和期盼,还有一丝罕见的紧张。

西罗国太子李时,一个叫人无法不产生好感和敬意的非凡人物,即使是他的敌人也不例外!然而少年时代的李时却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和诗卷风流一类的人。直到今天,咸安城的百姓仍然对李时少年时代的风流逸事津津乐道,又丝毫不减低对他的爱戴。为什么呢?因为,对一个临危授命,又不付众望,干得十分出色的人物,人民是无法不产生由衷的敬意的。

十几年前,当西罗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失败之后,一方面,整个西罗国境内弥漫着灰心,失望乃至绝望的心态;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对公孙家族的清洗和将西罗国军方作为替罪羔羊的愚蠢举动。在这危急关头,日益消沉的昭王却任命太子为监国,与当时的李丞相一起负责朝政大事。在所有人以不信任眼光的注视下,李时却显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干练之才。很快,李时与李丞相一起,将朝廷大事处理得紧紧有条,让西罗国的国家机构很快恢复正常,国内秩序也逐步变得有序。而最令人所赞叹的是,针对国内因为失败而变得沮丧的民气,李时不失时机的抓住为死难将士公祭的机会,发表了轰动一时,又影响深远的演讲,给愤怒而又沮丧的西罗国国民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得国内的民气迅速变得高昂起来。在那场流传千古的演讲中,李时指出,在战争过后,如果再追究战争的责任,失去信誉的将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失去信心的不仅仅是过去,而是未来!我们西罗国人已经失去了过去,但我们不能再失去现在和未来。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努力创造更美好明天的时候。在此时,真正的问题不是出现问题本身,而是去追究问题为什么出现的举动。最后,李时认为,战争的失败是敌人的阴谋的结果,我们的军人是伟大的,他们应该获得我们所有人的敬意。再追究他们的责任,是彻头彻尾的不公正,与我们是一个伟大民族本身是不相称的!

也正是在李时的演讲过后,公孙涵的神庙被人民自发建立,自杀殉国的公孙涵获得了他应该得到的一切。而之前弥漫在西罗国境内的那种不健康、不公平的心态和举动也逐渐消失。因此,后来,李时的这一演讲与林云天后来在第二次统一战争前的演讲被誉为改变西罗国国运的伟大演讲。

而对西罗国军人而言,李时的形象尤为显得特别可亲。因为,之后,因为李丞相的原因,因为国内外环境使然,使得西罗国对武备的投入越来越低。在这时候,又是以前与军方毫无瓜葛的李时却挺身而出,在朝廷上为军方说话,尽可能的为西罗国军队保留了最后一丝元气。因此,近几年来,李时实际已成为西罗国军方公认的最高代言人,在西罗国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

当然,对林云天而言,先不说李时是如此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单就李时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也足以令林云天产生与以往相比,不正常的期待和紧张!

终于抵达东宫前的广场,林云天下马,带头往迎来的太子府曹总管和他率领的分列成两行的迎宾队走去。

令旁人诧异的是,曹总管像看到自家人那样亲切的向林云天打了个招呼后,就引他们进入太子府宏伟的内宅。

林云天一行人踏入太子府,才往里面走了一会儿,不久只见眼前一亮,不禁放慢脚步,慢慢欣赏眼前难得的园林景致:园子中部以水为主,环绕山石楼阁,贯以长廊小桥;东部以建筑群为主,建大型厅堂,参置轩斋,见列峰石,曲折多变:西部以山为主,漫山枫林,亭榭一二;南则环以曲水,间植桃柳,多自然景色。整体的中部园子,楼台参差,掩映于古木奇石之间,曲廊花墙,倒影历历,浅画成图。人行走在其中,宛如在画中游!

见此情形,曹总管在一旁微笑著说:“这座漪园是大王特地请当世第一建筑大师梁陈楼先生亲自设计营造的。与东淄国孟长君的留园,牧国平胜君的徐园,熊庄国春歇君的渝园,并称四大名园。太子殿下就在前面的小亭里等大将军。殿下刚才吩咐过,大将军到了,请大将军一个人去相见。”林云天点点头,向身后的亲卫作了个手势,独自往前走去。

林云天行至一建造精致的小亭子前,看到太子李时正背著他负手而立细致观察面前的假山。林云天一踏进亭子,李时清朗的声音传来:“山贵有脚,水必有源,平处见高低,直中有曲折。大处著眼,小处入手。以少胜多,其光景自然长新。云天,你观这座假山如何?”

林云天向前走了几步,仔细看了看,道:“石无定形,山有定法,所谓法者,脉络气势而已。此山选石得当,垫得稳固,叠石时树得巧,看去险。自然得势,确为难得佳作。”李时听了点点头,转过身来,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对林云天道:“好一个自然得势,道尽造山叠石之理。”说完,注视林云天好一会,李时的神色慢慢变得温和,柔声道:“这么多年来,你一直作得很好,没有辜负你母亲和外公的期望,现在你取得的成就可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了。唉,真是辛苦你了!”

林云天这时总算看充分领略这位西罗国实际军政当家人的风采:白衣胜雪,丰神俊郎,淡雅自然,望之可亲,但眉宇之间却流露一丝疲倦和厌倦,而更令林云天吃惊的是,李时的脸上显现出一股难以掩饰、不自然的病态。

深吸了一口气,林云天抑制住心中的那份强烈的激动,恭声道:“云天不敢贪功。若无殿下在背后鼎力支持,不要说我,包括北西罗军在内,亦无法为国立下寸功。说辛苦,真辛苦的应是殿下啊。”

李时摇了摇头,道:“在前线血战的是你们,拼死杀敌的也是你们。我所做的怎么能与你们甘冒矢石,誓死忘归相比。”接著,李时又注视了林云天一会,忽然带柔和的道:“这里没旁人,你能不能叫我一声大哥?”

林云天嘴唇动了动,眼角已是略微湿润,迎著李时满怀期盼的目光,轻声的说出了两个字:“大哥。”

李时听了,忽然仰天大笑,状极痛快,连声说好,往前走去,林云天紧随跟去。

李时边走边道:“今天的朝会,怎么个情形,你也看到了。我们的李相爷一直是持国稳重,老成治国了。他常说,他早年亲身体验了公孙先生兵败后,六国联军兵临咸安城下,对西罗国国计民生的摧残和惨重后果。所以就一直不主张轻启战端。这样,既可博得爱民的美名和各国的对他的另眼相看,又可维持自己的权势。如此,何乐而不为呢?”摇了摇头:“对,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很快就恢复,发展起来了。但如果就因此得出最好不要有战争,甚至一厢情愿的以为废弃武备就会远离战争,则大谬矣!先不要说乐国就是因此而得到任人宰割这样结果的前车之鉴,就是说现在我国被东方六国所卑视而造成的民众愤怒,不妥善解决,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谁也不敢预料啊!再说,自公孙先生后,东方六国对我国的严重猜忌,事实上早已形成的对我国边境沉重的军事压力和莫大的危险,谁敢掉以轻心!父王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唉!以西罗国的富足,我们还不勤修武备,无异于是被群狼包围,待宰割的羊啊!”

听完这番话,林云天自然点头称是。其实,两人心中对目前的西罗国政局都是心中有数的。这位李丞相把持朝政已经十数年,权力的根基已经非常牢固。要不是自公孙变法之后,西罗国国君的王权之高,之重为大陆之冠,李丞相会有如何的声势,谁也无法预料!由于李丞相是以主张西罗国不宜再起战事,要与大陆其他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出了名的,所以他的当权也得到大陆其他各国的支持。这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李丞相的权势差不多已经生根,如果再让他的势力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会动摇西罗国自从“公孙变法”以来所奠定的君主集权的国本!今天,不管昭王说的那番话其中究竟是什么意思,总之,林云天已经身不由己的与李丞相对上了!而且,再怎么说,在林云天心目中,这位说过“以西罗国之富足,与各国共同发展之”和“与各国交往,衅切不可自我开!”这样不知廉耻的话的李丞相与自己的想法是根本对立的,与他对着干是迟早的事!对此,林云天以及李时当然也都是心中雪亮。

而对曾经游历各国的林云天而言,对李丞相的修文晏武,极力压制军方的政策更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认识。林云天认为,与东方六国相比,西罗国军的战斗力之所以要高得多,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西罗国以武立国,尤重军勋!在西罗国,国民心目中的英雄永远是军人,是大侠那样的强者,而不像东方六国那样!公孙变法之后,西罗军横扫大半个大陆,可以说是这种民族性的充分体现!而东方六国的一些明眼人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抓住西罗国兵败的良机,极力在西罗国推行东方六国的时尚,妄图泯灭这种民族性!东方六国的这些举动,与极力提升文官集团的李丞相一拍即合。所以,在李丞相执掌国政的这十几年里,至少,在一些国内大政方面,之前的那种尤重武勋的传统被逐步压制!在林云天看来,要不是北西罗军还在抗衡北半兽人部族,要不是李时挺身而出,西罗国说不定会慢慢的被摸掉了自己的传统,西罗军之所以战无不胜的传统!林云天曾经在给李时的信中说道:“对一个国家而言,征战连年会伤运气,承平日久则伤志气!但,元气大伤还可以慢慢补回来,但要是伤了志气的话,国家的风气就会慢慢的变得文恬武嬉,一旦有事,则一发不可收拾,后果堪忧!李相的治国方针还不改变的话,则西罗国将不成其为西罗国,我们这些人也没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因为我们丢掉了传统,也遗失了我们自己!以东方国家的奢靡之风来迷失我国之民众,如果我们还不能扭转这种局面的话,则大事危矣!”在这封信的结尾,林云天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战立威,唤醒民众!也正是因为这番话,李时在朝中不遗余力的支持林云天在北西罗军的行动,包括那个被朝中军方大老极力反对的,带有极大风险的对北半兽人部族的作战方针!这也就是林云天如此感激李时的原因所在!

李时说到这,两人已行至会客的大厅,分主宾坐好後,李时接着道;“你知道,父王的子嗣本来就少。我的那几个弟弟妹妹,成大器者少,能干的,也就是王叔长安君,但也只是一方之才,主持不了大局,不能依托。现在,幸亏你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最后一丝曙光。云天,你要记住,这是一个以铁血为手段决定一切,是一个强权就是一切的时代,我们西罗国只有走当年公孙先生指出的道路,才有最大希望和生机。”

林云天道:“殿下英明,在殿下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实现昔年公孙先生的梦想,让西罗国拥有辉煌的明天。”

李时却苦笑着道:“我是不行了!其实,你也知道我之最大兴趣原本在于纵情于诗酒之间,逍遥于山水之中。这些年来,我忙于应付军政大事,实已耗尽了心血,现在我已是心力交瘁,疲不能兴。况且,”顿了顿,李时脸上涌现出伤感的神情,接着说:“我少年时,少不更事,年少轻狂,沉湎于醇酒美女之中而不能自拔,度过了一段荒唐的岁月,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已感觉身子骨大已大不如以前了。”

这时,李时忽然道:“来人。去请王妃和小殿下到这来。”

说完,李时对林云天道:“你放心,有我在,你就不要怕你的大将军一职在军中会有人不服气。先不说你的赫赫军功,只要我点头,你就不要担心你的话在军中没人听。”林云天道:“谢谢殿下了。”李时摆了摆手,续道:“你知道的,军队虽然是喜欢讲究论资排辈的,但实在的军功还是能够让人心服的。所以,你既有军功在身,就不要顾及太多,对此,你毋须担心!在这咸安城里,倒是有三个人,你一定要注意。第一,是安太师。先不说太师与你的关系,要记住,以后,你无论遇到任何不能下决心的关键时刻,第一个要通知太师他老人家,说不定会有什么重大转折。第二,是李丞相。当然,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要记住,对待李相,你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则我必犯人!在这种只讲输赢,不分是非的斗争中,必要时,不能心软,斩草就要除根!至于第三个人么,……”说到这,李时的眼中闪过困惑的神色,想了一会儿,才徐徐道:“这个人就是,有‘李相爷身边最阴毒、最凶狠的狗’之称的王哭。这个人,是我一直看不懂的一个人。我一直觉得这个人不会是表面上这么简单的,也许这个人以后会对你有用。但在此之前,你要小心别被他所害了。这个人,在说到策划阴谋诡计方面,举世间,他认第二,恐怕会没人敢认第一!这些年来,与李丞相作对,被他弄到天牢里,死的,死不得活不得的人已不是少数。甚至有人说,我们的李大宰相的声势之大,其中一大半就是因为此人,要小心点!”看到林云天重重的一点头,李时欣慰的笑了。

正说话间,林云天只见一位雍容华贵、举止高贵大方的宫装美妇牵著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孩步入大厅。李时站了起来,向她们走去,走进道:“爱妃,这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林云天。”太子妃向林云天行了一个礼,林云天也慌忙回礼。接著,李时低下身,对儿子说了一句让太子妃和林云天都大吃一惊的话:“麟儿,以后你要像爱我一样去爱林叔叔,记住了吗?”等李麟带着不解的神情,但仍点头后,李时才道:“好啦,就这样,你们都回去吧。”

等二人走出大厅后,李时挥了挥手,让林云天先不要说话。两人坐下后,李时以略带疲倦的语调道:“你什么也不必多说,有些事情,你我心知肚明,就不要再说了。西罗国的未来,包括照顾我家人的责任就交给你喽。”接著,李时以坚定的语气说:“每一个西罗国圣王的子孙都是能负责任的人,都是能坚持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云天,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是吗?”

迎着李时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林云天郑重的点头,带著毋庸质疑的的神情,坚定的说:“是的,大哥!”

李时欣慰的笑了。

过了一会,两人突然有默契的共同大笑起来。

这时,只见曹总管领着白汉、林斯、张信三人走了进来。林云天问道:“什么事?”林斯从怀里掏出四张请贴,说:“大帅,安太师府派人送请贴来,请我们去赴明晚的宴会。”接著,曹总管也同样拿出一张请贴,说:“殿下也被邀请。”

李时与林云天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升起同样的疑问:是安太师?这位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这次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