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皇宫。
一位身着红衣的人盘坐在一处密室。
其长相面容俊美,倾国倾城,可若是谁当他软弱可欺,便是死了阎王爷也会道声活该。
“嗯?他怎么来了?!”
那人一睁眼,便消失无踪。
皇宫之上
“所来何事?”
“找圣上有要事。”
“你不是…?”
“正是此事。”
已是三更
朱由检还在书房-天禄阁批阅奏折,处理青云岛赴十二大门派遇袭一事。
外面的贴身太监,隐蔽的打着哈欠,内心既是心疼圣上更是心疼自己。
“你们先退下吧!”
房内出来了声音。
“喏!”
里面的两个贴身侍卫从内而出。
“曹老!”
朱由检向那红衣人行了一礼。
“你没事?!真的太好了。”
说完又抱了抱来的另一个人。
“圣上,本次前来就是为此。”
“…”
“那皇姐那里…”
“演戏要全套。交给你解决了。”
…
翌日,皇宫
一缕初阳刚降临大陆,皇宫内便早早的运作起来。
皇宫殿外众臣三五成堆互相交换着信息与意见。
“鸣鞭起乐!”
掌印太监一声长啸。四名锦衣卫手执短鞭,连甩三下。
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
文武官员各依品级过桥,文为左,武为右,在太和殿内两侧相向立候。
“迎圣临!”
“山呼”
“万岁!”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众人迎罢,各分左右。“有本起奏,无事退朝”掌印太监高呼一声。
“朕刚收到消息:幕青云,幕爱卿与昨日在青云侠客岛造贼人偷袭,因公殉职,可有此事?”
朱由检皱着眉看向锦衣卫指挥使马概。
“回圣上,确有此事。此事是相思岛的两名弟子与本部麾下纠纷后引发混战。
刚归岛的慕岛主参与混战,与相思岛之人死斗后皆身受重伤之时,被岛副岛主吴钰偷袭致死!这是案情的详细卷宗,还请圣上过目。”
马概将卷宗递与太监。
朱由检看过后,沉默一番后对掌印太监说道:“传阅于众爱卿。”
周围传阅完毕后。
“众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定军侯李安出列,言语中血腥味弥漫:
“圣上,相思岛自江湖中出现以来多造杀孽,实则搅乱江湖,当出兵平道灭派!”
“其他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臣也以为近些年江湖平静太久,忘却了我明铁骑的凶悍,自几月前魔教与天伦邪教动作频繁,扰乱民间,应以相思岛为目标,杀鸡儆猴!”
刑部侍郎如此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嗯?”
朱由检轻声一哼,不置可否。
“臣不敢苟同,臣听闻那相思岛二人一路破邪魔二教阴谋:救百姓于水火,出谋围剿魔使,识破天山围杀。
如此忠肝义胆的少年英雄如今却在其他几位大人口中成了十恶不赦之人。
卷宗中所言相思岛出手也是基于锦衣卫等人无视证据和岛中民意,让凶手逍遥法外的原因。
这些年有些人尸位素餐,顶着朝廷的帽子为非作歹,江湖和民间中早已怨声载道,忘圣上明察,不要寒了忠义之士的心,快了不轨之人的意。”
兵部尚书出列回道。
“嗯,冯爱卿言之有理有理!”
李安看了礼部侍郎一眼。
礼部侍郎随后出列。
“圣上,这是阴谋啊,那相思岛之人定是故意引发的动乱,方便岛中奸细行动啊!
那相思岛中的唐不开先是叛出唐门,又叛出青云侠客岛,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定也是奸细,与那相思岛众人里应外合害死幕岛主啊。”
“请圣上明鉴!”
“请圣上明鉴!”
……
一时应者如海呼。
“大胆,我大明以武立国,以法治世,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时开的信口开河之例?
曹无灾,寒菱儿二人功勋卓著,屡破魔教邪教阴谋,这样的国之栋梁。你们却要置其死地。你们是何居心?”
朱由检大喝一声。
“圣上息怒!”
百官跪倒在地。
“如今邪魔二教,阴谋层出不穷,意图动摇国之根本,之前豫州劫难,你们皆束手无策,亏那无灾与菱儿二人协助王叔破除。
否则一旦起燎原之势,饥荒四发,稍有不慎,豫州必然大乱。
如今无论朝廷,还是锦衣卫等部门都被此二教渗透,你们居然装聋作哑,不闻不问。
如今又要跳出来要求惩治有功之臣!你们太让朕失望了!”
朱由检气急,连咳几声。
“圣上保重龙体!”
掌印太监与地下群臣喊道。
“都起来吧。”
朱由检一挥手。
“传我旨意”
“青云侠客岛学子:曹无灾,寒菱儿,年少有为,于豫州破邪教阴谋,救万民于水火,献计围剿魔教天使,破魔教天山围杀之局。
乃国之栋梁,少年之楷模。封曹无灾为豫州大侠,赐豫州侠客令,见君不跪,见官不拜。
封寒菱儿为相思郡主,南海夜明珠一对,丝绸百匹。”
“再拟一封!”
朱由检对中书舍人说道:
“曹无灾,寒菱儿等相思岛众人,袭击朝廷官差,念其事出有因,且曹无灾,寒菱儿功勋卓著,令其戴罪立功。
查询邪教与魔教阴谋据点,将其连根拔起。赐其尚方宝剑,如朕亲临,责期半年之内有所成果,否则来京请罪。
查询期间如发现据点,各方无条件配合,如有推脱阻碍以邪魔同谋论处。
“圣上!万万不可!”
“圣上!明察啊”
“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扑通扑通……”
一时间太和殿中众臣几乎都跪与地上。
“君无戏言,朕不可能收回。退朝!”
朱由检一挥手,准备离开。
“圣上如果不收回成命,老臣就撞死于这金銮殿上。”
一名三朝元老的清流痛哭流涕,似菱儿与无灾是何等大奸大恶之人。
“臣等必以吾血荐轩辕!”
“这是要结党自持,对朕逼宫么?”
朱由检转身看着跪成一片的大臣们。
“臣等不敢啊,是圣上的封赏确实不妥,臣等也是为维护了圣上的圣明。”
“众位爱卿是要挑起党锢之争么?马概!”
朱由检寒声道。
“在!”
“他们愿意跪,就跪,愿意血溅金銮的,就让他撞,事后给我处理干净。
撞柱的官员,全部严查,如有不法,按律再加一等。
朕的大明要的是能定国安民的官员,不是动不动以死相比的清流。”
“至于朕的所做,千百年后自有定论,不需他人评说!”
说完便冷哼一声回宫。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