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皇太玄》第七章 第二次讲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通玄毫不担心,古玄剑是他耗费心血打造出来的,岂会不堪一击,怎么可能会被劫雷毁去,通玄端坐在大殿上,静候劫雷过去,灵宝出世。

很快,九道劫雷便相继打完,古玄剑吸纳了劫雷,隐然有浩大之势传来。

通玄一道法力打出,将古玄剑取在手中,打量着古玄剑。

古玄剑鞘是用铁木、云精石所炼,与古玄剑连为一体,需要时剑鞘便会化入剑身中战斗,古玄剑剑翼呈三角形,分开剑柄与剑,剑柄正面印古字,反面印玄字,转动间,剑光幽寒。

当下通玄便着手炼化古玄剑,有通玄心血为引,故而通玄轻易便可炼化古玄剑,可谓进步极快,不过两百年光景,就已经完全炼化。

通玄望着古玄剑,喜形于色,古玄剑继承了元阳功德尺的作用,不过只能镇压少量气运,无法与太极图等至宝相比,不过也算入了至宝之列。

还有,古玄剑的质地决不比先天至宝差,何况有了玄黄之气,更是难以损伤,论威力,通玄算了下,即使是诛戮陷绝四大杀剑也有所不及,便是盘古幡,也不过是平分秋色罢了,不过两者的攻击性质不同,不具备太大的可比性,即便如此,通玄依旧很高兴,他知道,古玄剑今后便是他的最好的战斗伙伴。

将古玄剑纳入元神中温养,通玄坐在蒲团上静养心神,补充损耗的元气,此时离紫霄宫第二次的讲道已不足百年,所以通玄便干脆在紫霄宫中,一边修炼一边等待第二次讲道的到来。

很快就到了鸿钧第二次讲道了,这一次鸿钧讲道不如上一次细致,但是广泛了许多,道法三千,旁门无数皆有所涉及,不过很多地方仍然晦涩难懂。

鸿钧讲道之间,众人皆有所明,毕竟能来紫宵宫听道就不简单,且学得了混元法门,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圣,但这也让许多达到瓶颈无法突破的人,终于发现了新的努力方向,纷纷突破到新的境界,顿感这千年的等待没有白费。

这次鸿钧讲了三千年才停讲,众人见鸿钧停下不讲,疑惑不解。只听到鸿钧说道:“开天辟地后,我得造化神器,成就这鸿钧大道。天道之下,却是须得我来教化众生。尔等有何疑问,为师可解答。”

老子首先起身问道:“老师,证道可有法门?”老子刚一问完,下面之人一下屏住呼吸,齐齐地盯着鸿钧。这可是大家来听道的最终目的啊。

鸿钧不管大家的目光,还是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但归纳起来有三:其一,以力证道,以自身的无上法力强行打破天道的控制,成就混元。天道之下,此法最为艰难,但成圣之后最强。

其二,斩尸证道,将自身寄托于先天灵宝上,斩却三尸,即善念,恶念和执念,三尸合一,成就混元,实力次之。其三,功德证道,造就无上大功德,以功德成就混元,乃是最简单的方法,不过也是极难的方法,需要极大的机缘方可,却是三者中法力、道行最低的。”

听了鸿钧的成圣之法,所有人心思都活动了起来了,以力证道,即是最难,连鸿钧都无法证得,他们也是颇有自知之明的,就不去想,斩尸最好,功德成圣实力最低,而且功德不好找,于是斩尸之法成了大家的第一选择,灵宝也成了大家拼命争夺的对象。

“不知老师用何法证道?”鲲鹏问道。“为师乃是以先天灵宝为寄托,斩却三尸成道。”鸿钧答道。

“不知先天灵宝可有何要求?”太一颇有点激动地说道。其他人也是一脸的希冀。“没有什么要求,只是越厉害的先天灵宝越容易斩却三尸成就混元罢了。”太一大喜,因为他和帝俊出生就分别拥有了先天至宝混沌钟和河图洛书,实在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这时老子又问道:“老师,何为圣人?为何只能是九位圣人?”

“圣人成混元大罗金仙之道,万劫不磨,因果不沾。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故圣人在天道之下可不灭。这九位圣人就留待你们自己去努力了。”

顿了顿,鸿钧又道:“至于为什么是九位圣人,九为数之极,这方天地只能承受九位圣人,不过这九尊圣位的归属,你们倒是可以争上一争。”

这时镇元子又问道:“老师,敢问何为道?”

鸿钧沉默了,良久乃道:“每个人的道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心中对于道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接着,他转向通玄,问道:“何为道?”

通玄毫不犹豫,道:“天道在我,道即我心!”

“心死,奈何?!”一个声音从后排传来,清冷而淡漠。

众人闻声望去,却是一个面目平凡的脸庞,唯一出众的便是他的眼睛,包含百态,无论喜怒哀乐,似乎都能在他眼中看到鸿钧也有些讶异的望着那人,但却不发一言。

通玄不加在意,根本不去看他,冷声道:“心死?那便弃之!重铸不死之心!”

“不死之心?世间可有不死不朽之身?此言过矣!”

“哼!”通玄冷哼一声,道:“身可死,意志不朽!信念永存!此非汝所能明也!”

“哈哈,”那道人轻笑一声,道:“再强的意志、信念,可能抵御时间之威力?人心非可料也,非可恒也!”

通玄终于向他望去,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虚幻虽好,却不如在实际中步入巅峰。”

那道人脸色大变,连忙稳住了心神,道:“历经面目百态,道心方能完美不破!又岂是你可揣测的?”

通玄冷笑道:“此法虽好,奈何你已入歧途!所谓完美,徒增笑耳!”

那道人眼中不停变幻,良久,目运神光,随即敛去,立身向通玄深深一礼,道:“多谢道友,浮沉今日方得寻回自我,皆赖道友所赐,他日道友有所差遣,浮沉决不推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