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梦斋随笔》第十一回 九玄冰阵显威能 儒门高弟苦抗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青石破去洞口的禁制,这才看清四周的环境。背后五尺,被一巨冰封住入口,透过冰块可以清楚的看到洞外,正是自己追赶白狐时,走过的祥和之地。身前一条长长的黑色隧道,隧道尽头蒙着一团白光。

玉青石寻光而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开阔的洞府。此处正是山腹之内,四周被光洁如镜的冰层覆着,顶上清晰可见蓝蓝的天上,厚薄不一的云朵随风飘过。若不是玉青石进来之前,围着此山查探过,还以为山顶被人削了去。

玉青石站在入口,提了提法元向洞内喊去:“儒门后辈玉青石有要事求见此地主人,烦请赐见。”声音虽然不高,但是由于被法力加持,确信可以清晰传入洞内,甚至可以穿透山壁。一连三声都不见人回应,玉青石救人心切,横下心来硬闯洞府。

玉青石环顾四周,不见任何洞口,甚至刚才进来的地方,也不知道何时被冰层隐藏了起来。四周墙上的冰层,像是一面环绕山壁的镜子,映着他身影。只是在玉青石背后的影子有一点不同。里面的玉青石缓缓转过身来,由远及近悄无声息地从冰里走了出来。冰青石左手平伸,抓起地面上升起冰剑。

剑势虽缓但无声而致命。如果不是冰剑离开地面时,那细微的断裂声,这一剑足以重伤玉青石。冰青石刚要刺出第二剑,便被一道强力的掌气打的粉碎。破碎的冰块几乎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就融入其中。玉青石突然感到身后一道掌气袭来,连忙回身连拍两掌,一掌破去来袭之力,一掌击碎偷击自己的冰人。第三个冰人刚一从冰镜里走出,立刻发出两道掌气,玉青石低声喝道:“去。”琞璗瑬莹应声而出,绕着第三个冰人一绕,将它绞成两截。

又有十余个冰人从冰镜中出现包围住玉青石,有的持剑近身搏杀,有的站在远处发动掌气助战。玉青石左躲右闪,琞璗瑬莹在“人”群中来回转动,不论他们打碎多少冰人,总有其他的从冰镜中出来。这些冰人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攻时八“人”同进,八柄冰剑分指八方,封住玉青石去路,一旦有冰人被玉青石或者琞璗瑬莹打碎,其他冰人立刻后退等待新的“人”补上,而外围的那些冰人,立刻发动一道道掌气将玉青石困在原地。

如此斗了几个回合,玉青石试想破去此阵。在剑阵再次合围之时,施以轻身之法,从上方跳出。不料刚一跃起,立刻被数道掌力逼回,落回剑阵之内。这时阵内的八“人”也已攻到,就在剑锋即将触身之时,琞璗瑬莹青光大涨,绕玉青石疾飞,织出一片青色光网,八柄冰剑瞬间齐碎。玉青石见状,双手结印,催动法元,“君子行?人道险难”,顿时一道青光由手印中射出,将阵内所有冰人俱都毁去。

这些冰人只是由法阵生成,法阵不破,新的冰人就会不断围拢上来。和刚才不同,新的冰人只有四个,但是比刚才更强壮。玉青石凝气于掌,一道宏大掌气击中一个持剑走向自己的冰人胸口。换做刚才必定碎了,可这一掌只是洞穿了它的胸口,将它阻了一阻。那冰人的胸口起了一片雾气,很快就固化成冰,于原来一般无二。琞璗瑬莹也不像刚才那样得心应手,几次进攻都是收效甚微。玉青石不敢怠慢,让剑光护住全身,双手结印,拇指和食指平伸,其余三指屈起,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掌根相合于胸前,提法元,集灵气。“君子行?履冰岂恶寒”一道磅礴圣气激发而出,一分二,二分四,分射四个冰人。

四个冰人受不住如此强大的圣力,应声而碎。阵法也随这次的受挫而升华。碎裂一地的冰块,在覆满冻冰的地面上滚动,形成两堆较大的冰垒,后面的冰块沿着坡面继续向上,渐渐的成两个身穿冰甲双手持刀的武士。

玉青石连发数掌,都不能伤它们分毫,琞璗瑬莹也只是在它们冰甲上划出道道浅痕。冰武士们的攻击不必它们的防守差。如果不是玉青石修炼多年,较常人动作敏捷,好几次差点被它们伤了。一个武士擎刀来袭,琞璗瑬莹飞出抵住,另一个武士见有机可乘,紧走几步来到玉青石身后,刀攻玉青石下路。玉青石纵身一跃避过刀锋,不料那武士遥发一掌,玉青石在半空中被迫以掌破掌应对。随着武士们的进攻越来越快,玉青石的反击次数就越来越少。万幸的是那两个冰武士好像对琞璗瑬莹有些忌惮,不敢全力进攻玉清石。

玉青石心道:从阵法发动后的情形看,这里的“阵灵”应该是“冰”,五行之中属“水”,依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五行中的“土”可以克制,我的法术和琞璗瑬莹五行属“土”,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能在阵中支撑这么长时间。

玉青石边战边思考如何能破去此阵。在玉青石刚成为儒门内修行弟子的时候,读过一本关于法阵和禁制的书,上面说:“法阵威力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曰‘阵心’就是主持法阵的人;二曰‘阵灵’一般是某种具有灵力的宝物。主持法阵人的修为越高,宝物威力越大,阵法的力量也就越大。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想破除厉害的阵法,最好从毁去‘阵心’和‘阵灵’入手。”

可是“阵心”、“阵灵”又在何处呢?

不知道是知晓了玉青石的想法,还是打算速战速决了,法阵竟然又发生了变化。就在玉青石立足之处,突然刺出一把冰锥来。玉青石感到脚下有变,轻轻点地向旁边滑出几尺,不料立足未稳,地面上又有冰锥刺来。玉青石在冰面上来回躲避脚下的危险,同时防御着冰武士的攻击,顿时被逼的手忙脚乱。

危机对有心人来说,往往意味着转机,就在玉青石危急之时,突然福至心灵,有了破阵的良策。

固州城外十里,是大成国设立的榷场。自前朝开始,周边各国就在边境开设互市市场,即能控制边关贸易,又可以安边绥远,更不要说带给朝廷的大量税币了。品方牵着马,马上几张虎皮,连同一只被打死不久的山中之王,看着他的叔叔品三一和榷场看守讨价还价,那看守要十金(十枚铜钱)才愿意放他们进去,可是他的叔叔坚持说进门价钱一直都是五金。品方心中强压怒火,刚才过边寨的时候,就被边卒讹了五金,现在这小小的榷场守卫竟然狮子大张口要十金!要不是他叔叔百般叮嘱,自己早就上去将这混蛋打趴在地。那守卫见来人是个知道价码的老手,也就嘟囔着收下了五个铜板,放他们进去。

进了榷场,品方就看到入口不远处有个凉棚,棚外立个牌子,上写:严禁索要行商财物。棚内坐着一名小吏,面前一张案几,对面站着两个年轻的商人,看服饰是粟特人,指着一个守卫模样的人,对小吏说着什么。远远的听着小吏呵斥了几句守卫,然后不耐烦的挥挥手,让粟特人离开。那名被呵斥的守卫,赶紧上前从胸口摸出四个铜板交给小吏。那小吏这才转怒为喜。品方随着叔叔来往双方榷场多次,这场面见得多了。

品方跟着叔叔在榷场左转右转,来到一家皮货店。说是个店面其实就是一张长椅和一张三条腿的桌子。品三一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年轻人,问道:“老赵上哪了?”

年轻人正写东西,头也不抬地说:“不知道。”

品三一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是给年青人说的:“说好了午时前先给钱再给货的。”

那年青人抬起头来,仔细看了看品三一问道:“可是说的两贯钱一收?”

品三一怒道:“明明说的三贯钱一收,怎么平白少了一贯。”

那年青人见状赶紧起身施礼道:“先生莫生气,因为掌柜的来了,赵头接待去了。这价钱,小人并不清楚。不过赵头临走的时候交代过,若有好皮货可以让您去找他。您就不要找别家了,他愿意出高价买。”

品三一满脸怒气顿消,十分惊讶说道:“你们掌柜的来这了?”从那年青人的嘴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品三一问明了地方,带着品方牵着马寻那赵头去了。路上品方小声对品三一道:“叔,你刚才装生气装的还挺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