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农民企业家》第十五章 小试身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叔把崭新的东风货车开到村头的晒谷坪,立马引起了全村的轰动。

高大的车身,方方正正的车头,漂亮的蓝色漆身,货厢上加装了军绿色车棚,看上去很是带感。

赵宏来到晒谷坪的时候,小叔正提着个塑料桶,用抹布擦车身。

赵宏心里好笑,你买得不过是个货车,弄得跟奔驰宝马似的,有什么好擦的。

旁边围着一群孩子,充满了好奇,一个个想上去摸的样子,可能是怕把车弄脏了,只是在一边盯着看。

还有几个村里的闲汉,蹲在一堆砂石料上边抽烟,边和小叔闲聊。

“这个车厉害了,装一车要顶你原来那拖拉机好几趟。”

“是啊,别看车上写的载种5吨,其实拉个十几吨都没问题。拖拉机可没法比,跑得慢不说,拉个一两吨就跑不动了。”

“那肯定,东风牌可不是吹出来的,我当兵的时候,军队都用这个,质量那是没得说。”旁边一人接口道。

“这车可花了不少钱吧?”有人问。

“杂七杂八的,办下来总共花了五、六万。”小叔轻描淡写地说道。

“噫,看来跑运输就是好挣钱。好家伙,几年就挣了大几万。”

“哪里哟,都是借的钱,欠了一屁股债。”

“你就别在这装穷了,兄弟我又不向你借钱。”大家都不信。

看小叔擦好了,赵宏上前道:“小叔,要不开出去溜达溜达。”

“对呀,大家都上车感受一下,沾点财气。”一旁的赵新生也提议道。

众情难却,赵振华打开车门,上了驾驶室。赵宏坐在副驾驶,大家都爬上车厢,一群小孩也纷纷上车,一个个兴奋得很。

赵宏见状,只好先下车,把落在后面的两个孩子抱上去,让他们都坐好抓紧。

赵振华一拧车钥匙,柴油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整辆车都开始抖动起来。

赵宏感受了一下,这老式的东风卡车动力不错,就是减震不咋样,震得厉害。

车出了晒谷坪,上了通往乡里的土路,开出去差不多两公里,在通往另一个村的路口,赵振华就掉头回去了。

说实话,坐这种货车还真不是什么好的体验,发动机的声音又大,还震得屁股发麻。

但大家下车之后,却纷纷夸道这车不错,钱花得值。

赵振华准备熄火下车,赵宏忽然有点手痒,好久没开过车,突然想试一把。

“小叔,等一下,我来开一圈。”

“你能开?这玩意和拖拉机可不一样。”赵振华问道。

他之前倒是教过赵宏开拖拉机,但老式的收扶拖拉机连方向盘都没有,靠手把转向,挂档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赵振华才这样问。

“不就是挂上档位,打个方向盘,放心,没问题。”

见赵宏说得笃定,赵振华心想试一试也行,反正有自己在一边看着,也出不了什么意外。

一帮小孩子坐车一圈还不过瘾,还想跟着去,被赵振华赶了下去。

赵振华先给赵宏讲了一遍先,方向盘怎打,油门、离合、档位怎么用,末了还叮嘱一定要慢点。

赵宏熟练地挂上档位,半松离合,一踩油门,方向盘一拨,车就平稳地窜了出去。看赵宏那熟练的动作,赵振华差点惊掉了下巴。

话说这种老式货车,六档手动的变速箱,除了方向盘沉重一点,和赵宏后来再工地常开的皮卡基本没啥区别,开起来哪还能不溜。

等跑完一圈回来,车稳稳地停下。赵振华忍不住高兴地夸道:“真是没想到,你小子可以啊。这水平,跑个长途都没问题了。你是不以前在哪学过?”

赵宏笑道:“我上哪学去啊,第一次摸这玩意。”

这话也不假,赵宏以前还真没开过这款车,开的是别的车。

叔侄俩下了车,眼看快到正午时分,周围的孩子们也都回家吃饭去了。

“要不中午去我那吃饭吧。你婶子估计也煮好了。”赵振华道。

“好啊。”赵宏正要和小叔商量用车。

“你收了多少大豆花生了,这几次集市收获怎样?”开始的时候还是小叔帮着运回来的,后来他嫌麻烦,干脆把拖拉机扔给了赵宏,让他自己开。

“才收了两万多斤,最近这次集市货明显少了,看来还要去旁边几个乡镇跑几趟才行。”

“也好,看准了就好好干。这几天正好没事,我开车陪你去吧。”赵振华爽快答应道。

“那就谢谢小叔了。”

“对了,你不是说粮食要涨价,最近涨了没有?”赵振华问道。

“快了,现在大量新花生上市,价格还算稳定。早稻已经开始涨价了,我估计花生、大豆用不了多少时间也会涨。”

“那就好。”

“小叔这几天在忙啥?”

“这不车下来了,总不能还给人拉个三瓜两枣的,那得多久才能把本钱挣回来。我问了几个朋友,找到一个门路,有大老板在这边收桔子,要请人运到粤东去卖,给的运费还不错。”

小叔说着说着忽然停下脚步,盯着赵宏看了看。

赵宏被小叔的动作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怎么了。

“从县城到粤东羊城,走国道要差不多一整天,我正愁从哪找个司机和我一起去呢,你小子既然能开车,要不就我俩去吧。”

赵宏听了之后第一反应很意动,回到这年代还没咋出过门,粤东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前沿,去见识见识总是好的。

可随即想到自己根本没有驾驶证,别说货车的b照了,连个c照都要明年才能考,这要是被查到可是大问题。

“我没有驾驶证,要是被查到怎么办?”

“哪里有谁来查,只要进城出城我来开就行了。万一看到前面有警察,你就停下来,我们换个位置就好了。”

赵宏一想也对,这年头路上根本没有多少车,交警也少,又没有摄像头,风险确实很低,应该可以干。

“那好吧,我也正想去粤东开开眼界呢。对了,那个大老板不请司机吗,还要自己找?”

“别人哪会管这么多,人家只管出运费,把东西运到就行了。那外地老板挺大方的,跑一趟运费给1200块,刨去油钱和吃住,来回两天,我们一人可以分3、400。”赵振华已经开始算账了。

听到运费这么高,赵宏还真是有点意外,怪不得曾有人说“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这收入确实不菲,要知道,就这个时候,赵宏的老爹赵振兴在村里当小学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这么多。

“你和我去粤东的话,你那养猪场怎么办,你妈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要不让你婶婶去帮把手。”赵振华又道。

“不用了。将来养猪场肯定要扩大,早晚要请人帮着干活,我打算先请一个人,加上我爸妈帮衬一下,暂时还可以应付。”

“哦,你打算请谁?”

“先问问振强叔吧,一个月开两百块,看他愿不愿意。”

赵振强和赵振华是同一辈人,算赵宏的远房堂叔,因为连生了三个女儿,第四个才是儿子,家里经济压力挺大,赵宏心里也是存了接济一下的意思。

“他家确实挺困难的,能帮一把也好。”

农村收入低,在这种农闲的季节,一个月能挣200块,也算是很难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