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口,一位年仅十岁模样的孩童,背着一捆跟自己身体差不多的柴火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引来阵阵目光。不停有人询问“娃娃,你爹娘呢?”“娃娃,你姓甚名谁啊?”更有些家里无子嗣者,看着清秀可人的孩子,想着能将他认过来当作养子,不停的套着近乎。
这孩子便是梁俊,他默默的看着问话之人,丝毫没有回答之意,让人不禁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个聋子或者哑巴。只有当人问道:“你这柴火是拿来卖的么?”他才用稚嫩却沉着的声音应了声“嗯”。不一会儿,十文铜钱落入梁俊的手里“这些够了么?”“够了”已经打了两年酱油的梁俊知道十文铜钱的价值,接过钱,递过柴火转身就走了。梁俊的第一次砍柴交易就此成功完成。
西山墓园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坟墓不下千座,延绵在几个山头。当中还有个别坟墓是空的,这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给自家长辈建的“生圹”。“生圹”又称寿域、寿坟,一般是大户人家在自己上辈,取“吾乃梁俊”之意。
除了砍柴外,梁俊对内功的使用最多的就是“打猎”,梁俊打猎的工具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石头,对付野猪,那得用拳头般大小的石头,一石头致命,小石头就得多拿几块了。对于野鸡山雀之类,米粒之石足以。二十丈之内一击毙命、百发百中。因此,梁俊的口袋里最常备的“武器”就是小石子。现在梁俊的生活比之梁家,那是富足多了。远超梁诚的砍柴能力让他有了不低的收入,更何况还能偶尔打到野猪、野鸡、野鹿等等各种山货。
随着梁俊的成长,梁俊变得更加成熟多智。他知道如果自己一直砍柴,一辈子都不可能给父母报仇。因此,从十二岁开始,他便养成了一个“逛茶馆”的习惯。每隔三五rì,他便会“随便”找家茶馆坐坐。之所以“随便”是因为他不想把自己的消息渠道就局限于一家茶馆,而且如若一直在一家茶馆,也会让自己过于显眼,尽管随着年龄的变迁,已经没有人认出眼前的这位“吴良君”就是当初的梁俊了。
逛茶馆主要有两个目的。一则及时了解扬州城、特别是自家仇人杜宇轩的动向。两年前,李武已经升任扬州知府,官从正四品。而杜宇轩也跟着水涨船高,升任扬州通判,官从正六品。
可能是当初惧怕有人为梁家报仇,也可能是为李武培养势力,自己不会武术的杜宇轩却奉养了一大批江湖人事,当中不乏各类高手。二则听闻各种江湖事,不断增长自身的江湖阅历。比如,他知道了现在已经李武家传的武学是“韦陀长拳”,因为李武的爷爷是少林俗家弟子,这武功便是他传将下来的。杜宇轩养得江湖门人中,最厉害两人,一个是普陀门的罗玄,擅长的是一手“夜叉铁沙掌”的功夫,内功已至大乘,另一个是崆峒派的飞云龙,使用一个特殊的云仙杖,一手“清风十八式”出神入化、怪招迭起,内功也已至大乘。
梁俊还知道了江湖各大门派一些知名武功、各种江湖轶事等,他现在也终于知道当初自己修习的就是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只是那张宝贵的“手帕”早已不知所踪。还有比如江湖中传说的当世六大顶尖高手“天地人道无常”,“天”是指少林寺的“天圣僧”慧休;“地”是指泰山的“地煞神”凌笑风;“人”是指“人面妖”千面狐,“道”是指“风尘道”沙随行,“无”是青城派的“鬼无忌”魏无风,“常”是指衡山派的“女孟尝”常牧。这六人都是当世仅有内功已至化境的神一般存在。
同时,梁俊也听闻了很多有关朝廷的消息。如他知道了十岁时听自己母亲所说的“九千岁”并非“酒钱随便花”,而是阉党自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足以主宰明王朝命运的魏忠贤。魏忠贤揽权后,不断开始对反对势力的血腥镇压,而东厂即为魏忠贤镇压反对实力的重要工具,东林党为魏忠贤镇压的主要对象。左副都御史杨涟因弹劾魏忠贤二十五项大罪,被魏忠贤抓捕入狱,历经拷打,惨死狱中,而支持杨涟魏大中、左光斗、顾大章等人也相继被抓,等等。当下,各地官吏都在热衷给魏忠贤建生祠,李武之父李蕃也在扬州强占民房数十间,耗资数十万,为魏忠贤建起了一座生祠,引来百姓怨声一片。
当然,梁俊在确信自己面目大变之后也回了趟东城,他没回梁家,而是去找了老王头。只可惜老王头家已经人去楼空,问起邻居,说也是在梁家出事后不久也搬了家,至于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