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是护仓校尉鲜于丹。”“末将是奉正都尉刘由”
全是孙策亲卫出身的人,一人负责守护粮草,一人负责管理军资。而且都是谨慎之人,开来也算是知人善用了,比起袁绍让淳于琼去守乌巢高明多了。
而且二人具不是乔仁下属,而是暂时听用的将佐,乔仁倒是不好拿捏身份,“见过二位将军》”
乔仁又一指一旁的戴纲称,“这是某新任的书佐,戴纲。”
待诸人与戴纲见礼之后,环视四周言道。
“某在此也不多言了。望诸位同仁,同心协力共辅主公。好了,各位各忙各的去吧。”乔仁在众人简单的介绍后,就打发他们去办事去了。毕竟大军开拔在即事务繁忙。
“子维,你说咱们先到哪里去看看呢?”却是乔仁想先熟悉一下属下的事务。
“兵法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倒不如,去仓禀看看?”戴纲说道。
“也好,民以食为天。那么,去火头军那看看。”乔仁却是不yù先去仓库反而想去厨房。。。
“啊?”闻言戴纲倒是傻眼了。乔仁却是自顾自的前帐外走去,待到走出了大帐才飘来一句“子维还不快跟上。”
乔仁二人在贾华的带领下,来到火头军的做饭之地。这里却说乔仁这个行军主簿也是有一曲兵卒听命的,却是孙策直属的中军士卒。而,调来这曲兵卒的军候正是贾华,这个rì后因为甘露寺而出名的东吴将领,不过他现在和孙权半毛钱关系也无。
火头军也有一部人马,但是却是辅兵有时候都不在号称的人数里面。这管理这一曲的别部司马,却是真正的别部。眼前,这一千人的火头兵却是正在做饭,而军司马(也就是别部司马,现在大汉衰微不止只有大将军手下的军司马才叫别部司马了)看到乔仁过来就急忙赶了过来。
还真是寒酸啊,眼前这一千人除了眼前这个军司马穿着皮甲,其他人都只是穿了身短打戍服。而旁边这位军候贾华都是一身的扎甲。也不知道看上去谁更像军司马?
“见过主簿大人,不知大人有何安排。”军司马来到乔仁面前躬身道。
“不知军中将士平rì里吃得什么。”这倒是行军主簿的本职。
“禀主簿大人,三军士卒一rì两餐皆是稠粥,隔一rì用餐时没人两个馒头。屯长以上每rì两餐是稠粥与馒头一个,军司马以上是馒头三个、稀粥一碗。校尉以上皆是黍米饭。”这还是江东粮秣充足才能吃得这么好,若是北方诸侯见得米就是不错了。
“馒头?是有馅的还是没陷的?”汉末的馒头。
一刻钟过去,见文武皆已到达,孙策方才开口道:“三rì后大军开拔。”又对乔仁问道,“粮秣、军备、兵员可已整顿完备。”
“禀主公,士卒除留守巴丘的水陆军卒和大都督带走的水军、定南中朗将带走九千兵马,现营中有兵卒两万三千人,武备皆以下发。仓**有粮秣一百一十万石。”乔仁躬身道
“嗯。”孙策轻晗起头,“着拨予定南中郎将十八万石军粮,留于巴丘五十万石。”这五十万石其实是留给周瑜的,因为周瑜带的是水军,不可能全把粮食装在船上,故而是留在巴丘。
“喏!”乔仁自是在一旁记录,待到会后在去调拨。
孙策虎视群将道:“凌cāo何在?”
只见一身长七尺有五虎背熊腰的将领出列。“在”
“令,破贼校尉凌cāo为先锋,率本部兵马。遇山开路,遇水搭桥。明rì辰时出发”
“喏!”
凌cāo本部有一部两曲共一千余人,至于调多少粮草,物质却是要乔仁这个主簿和一干书佐于会后细细的计算。
“孙瑜何在?”
只见一身穿鱼鳞褥甲外罩白袍的小将出列,眉宇间与孙策有三分相似。
“令,恭义校尉孙瑜为后军。”
“喏!”孙瑜领命回列。
“其余诸文武,随吾中军。三rì后出发。”
“喏!”帐中无论文武皆是起身答道。当然乔仁也不例外。
孙策大手一挥,示意诸将坐下,之后好整以暇的问道,“三rì出征,诸先生有何事教我。”这一句却是对刚才没有说话的文臣谋士们说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