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被日本人折腾的远比特区授权给他的数额小的多。
丁扬:“阶石公,五千万中国元的贷款我们的银行愿意按照市场利息贷款给gm『政府』,并且我们愿意提供价值一千万元的粮食和『药』品无偿援助。”
老蒋和夫人听了,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这个礼确实大了。这不仅解决了灾民的生计,而且也为老蒋赢得巨大的声望。
上帝保佑!老蒋默默在心中祈祷了一番。双手再次握紧丁扬,眼睛炯炯有神的说道:“太感谢你们了,需要我们『政府』怎么做,丁先生尽管说,即使公开声明支持特区,我也要说服国民会议同意。”
丁扬这一刻感受到了老蒋内心中的真诚,感受到了他同样关心灾民的疾苦。
丁扬:“阶石公不用放在心上,特区不会为难『政府』,也没有必要现在发布公开声明支持特区成立,我们只是希望能在南京建立一个特区官方的贸易代办处,处理特区与大陆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个要求已经底的不能再低,老蒋直接做主应承了下来,在他认为贸易往来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多多益善。
丁扬见老蒋有那种感觉亏欠的神情,笑着说道:“阶石公,这次大水让很多灾民失去了房子,而且很多难民本身没有自有土地,而特区有多余的土地可以耕种,特区宁『主席』托我问下蒋公,能不能把这些失地农民迁移到特区一部分,即减轻『政府』压力,有能让特区的人口充实。”
老蒋没想到特区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一会后,说道:“如果能够改善他们的境遇,『政府』没有意见。”
丁扬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和担心,说道:“特区愿意为迁移的农民提供自有土地,标准是每人一亩,年龄大小不限。而且我们愿意收养大水中成为孤儿的儿童,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住所、教育和生活保障,他们的亲戚和友爱人士也可到特区来看望他们。”
特区的面积和土地,老蒋还是知道的,解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土地也是够的。更多的华人进入特区这符合大陆的利益,增加大陆在特区的影响力,也能切实减轻大陆的压力。尤其是孤儿,如能获得妥善解决,特区和他本人都会获得崇高赞誉,确实是一举两得。
老蒋:“不知特区能安排多少人口?”
丁扬:“原则上我们尽可能接受,但是考虑到可能对当地造成太大的影响,特区初步的计划是接受一百万户内陆失地难民成为特区的公民。”
老蒋耳中感觉嗡嗡作响,这特区的胃口太大了,一百万户就是起码在六七百万人口。但是,这样的诱『惑』对他来说也是赤果果的好处。徽、赣一带土地兼并由来已久,地少人多,很多人在历史上就形成了靠种地主的地过日子,没有足够的机遇,要摆脱这样的依附,可以说世世代代都不可能,而地主是最喜欢这种关系的,廉价的劳力,天然的优势,这也是造成这两处gm不断的根本原因。
一百万户,对两省的人口来说不多,而且客观的说,这一百万户迁出,能有效缓解当地的矛盾。某种程度说,老蒋希望特区能从其他省份也迁出部分人口。这样他这个『主席』也可专心应对日本。
但是,内心深处也有点莫名其妙的担心,能够轻松接受一百万户,这特区的筹划很深呢,不知道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正确。
丁扬见老蒋有犹豫,加了一点筹码。
丁扬:“蒋公,为了弥补大陆的损失,我们愿意与南京『政府』签订一个长期的协议。每年为大陆免费提供两千人的中华理工大学理工专业留学名额。并提供为期两年的免费培训三百名空军飞行员,等这三百名飞行员毕业,特区愿意赠送三百架先进战斗机给蒋公。”
蒋夫人是名义上航空委员会的『主席』,负责中国的空军,要知道现在空军家底加起来也不到三百架,而特区不仅愿意培训三百名飞行员,而且愿意赠送三百架先进战斗机,这笔生意还有什么好说。
蒋夫人轻轻撞了一下老蒋,老蒋拿捏着说道:“特区费心了,我代南京『政府』同意一百万户失地灾民迁移到特区。”
为老蒋培训三百名飞行员及赠送三百架战斗机,这是特区考虑到两年后,沪松战场g军在制空权上的战略劣势,希望能在抗日正面战场前期,让日本人有足够的消耗,也不能让他们进展的太顺利。
同时,这笔援助也为南京『政府』军事采购时,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特区的武器装备,把南京可贵的外汇,更多的流到特区,而不是重新流到其他国家。
为了表示谢意,老蒋在国府附近为特区贸易代办处找了一个不错的办公室。这个机构类似于特区的驻外机构,负责到特区的个人签证,以及其他对公对私商业往来。
</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