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愿君多采撷》第五十一章 苏柳夕(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罢,子君便从琬儿怀里跳了出来,对着宋墨城伸出右手,挥舞着小拳头,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

“来吧”小子君豪气的吼道。

“噗哧。”一旁的琬儿早就笑开了花,没想到自己的魅力真是无边,连皇子都能看上自己,虽然只是个六岁的小奶娃,不知他是否期待自己对他唤声“臣妾”呢。

琬儿兀自在心中想着,对这眼前的小皇子喜爱又多了几分,多可爱的小娃儿啊,真想抱回家养

“啊疼啊……疼……姐姐救我”子君在琬儿怔神的这会儿已经被宋墨城单手揪了起来,小手小脚不停的在空中扑腾着,眼泪婆娑的向琬儿求救。

琬儿见着心疼的不得了,连忙一把把子君从宋墨城手中抱回来,玉手轻轻的抚着子君的头,柔声的慰道:“子君不哭,没事了,没事了。”刚到琬儿怀里的子君便立马破涕为笑,一双圆圆的眼得意的看着宋墨城。“我赢了”子君大声宣布。

“你”宋墨城实在不想跟个小娃儿吵,又偏生忍不住,正欲发火教训一下,皇上突然开了口:“子君不得胡闹,这宋太尉的夫人可不是你可以碰的。”

听到如此一本正经的声音,宋墨城不由得疑惑的抬头看向皇上,却发现皇上正一脸的戏遣的看着自己,顿觉脸红,又被皇上借机调侃了一番,抬头无谓的望向别处,一脸的我什么都没做的模样。

众人都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上官和风更是不给面子,不顾形象的仰天大笑,琬儿忍不住瞅了他一眼。接收到琬儿的目光,上官和风顿觉尴尬的收回了笑脸,心中黯然的默想,完了,在琬儿心中的形象又被摧毁了……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神情都比较慵懒,不过毕竟在宫内,都还是端端正正的坐至位置上。

直到齐公公说了“册封大典结束。”的话,大家才起身纷纷道了恭喜后,便离去了。

皇上在上官滟(不,现在应该是德美人了)的耳边柔声说了几句,就见着德美人的脸红了个透,也不管佳人的反应,皇上不容拒绝的执起上官滟的手便出了殿门,后边的李贵妃脸黑得跟炭似的,冷哼了一声,便也负气的离开了。只剩下了皇后,宋墨城和琬儿三人,见着已然册封已然结束,而主角们也都离去了。宋墨城柔声对着琬儿问道:“琬儿,现在回府吗?”

琬儿摇摇头,说道:“相公,不急着回府,琬儿还想去……”

“去看止云对否?”宋墨城了然一笑,执起了琬儿的手,止云的事是自己的疏忽,对此也一直深有愧疚,去看看她也好。

琬儿心里一动,夫君仍是了解自己的,对于止云的事,想过和他发火,只是发火又有什么用,止云也不会活过来,就像娘亲和爹爹一样……

“宋太尉,宋夫人还请留步。”皇后突然开口拦住了正欲出殿门的二人。

两人疑惑的回头,但见着皇后一脸温柔的笑容,便又回身到殿前对着皇后拜礼。

“敢问皇后有何事?”宋墨城问道。

皇后嫣然一笑,道:“也无大事,只是想同宋太尉借你夫人半日,可愿答应否?”

宋墨城尴尬的笑笑:“当然,当然……皇后您可不要当真,我和子君皇子闹着玩的。”这下好了,大家都拿子君的事来调侃自己,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宋夫人可愿意?”皇后又转向琬儿,直视着她问道。

琬儿连连点头,虽然不知皇后为何对自己表现出如此的热情,只不过,心中虽然急着去看止云,但是面对这样优雅大方的皇后,自己怎么也吐不出拒绝之字。

“如此甚好。”皇后满意的起身走至琬儿身边,对着宋墨城一笑,道:“那本宫就把夫人领走了,戌时(晚上7点~9点)时定叫人送回府,完璧归赵。”说着便领着琬儿走了。

宋墨城在殿内,正百般聊赖的时候,见着个讨厌的小身影噌的冒出来。

眼睛一瞥,居高临下的对着小身影说道:“怎么,皇子还嫌闹得不够?”

子君一脸鄙夷的说道:“究竟是谁闹?你也老大不小了,还跟个小孩儿一般,在众人面前与本皇子计较。也不知琬儿姐姐看上你哪点。”

说罢,还行至最靠近的位置边,悠然的坐下,宋墨城仔细打量了子君一番,只觉皇子与刚才那个恼人的小包子截然不同,现在的小皇子周身一鼓孤傲的气息,双眼的深谙看不到底,眼眸却是一阵清澈,而刚刚说话的那种老成的感觉,更是让宋墨城好生不解,莫不是现在的人都是这般性情飘忽不定?

“收起你的目光,对本皇子你该放尊重点。”子君用着严厉的语调,只是声音还是透出了一股子奶气,毕竟还是个小娃儿。

宋墨城扯嘴笑笑,谁要再和个小皇子斗气,再不犯同样的错儿了。

“你可知母后为何要把琬儿姐姐带走?”子君正色问道,嘴角竟透着一股玩味。

“为何?”

子君刚想回答,却不料几个宫俾进来了,想是要收拾殿内的罢,赶忙裂嘴一笑,对着宋墨城大呼:“就不告诉你我去外边玩儿了。”说罢便一蹦一跳的出去了。

宋墨城看着子君离去的方向不禁摇摇头,这皇子其实早已十二岁了,只不过因身形太矮小,总被人误认为是小娃儿,琬儿大概也认为他只有五六岁左右吧……说来子君也很可怜,刚生下来的时候,皇上是龙心大悦的,极为喜爱这唯一的皇子,只不过,到了子君七岁那年,同龄的孩子们都长得比他高出许多,待太医问诊后告诉皇上,这子君皇子竟是患上了怪病,再长不高了,顶多再长一丁点儿。

听到这个消息,仪华皇后当场晕了过去,而皇上也只沉默不语,之后也就对子君冷淡了许多。

子君却从此转了个性子,谁都不理,除了偶尔和皇后说上几句话外,连门也不出,所以,子君都快被大家忘了,只是这次,子君突然自己几次要求出席宴会,大典。皇上自是无所谓,皇子多走动走动也无妨。皇后则是心下一阵大喜,子君终于愿意出门了……

所以,这子君怕是史上活得最累的皇子了罢,宋墨城也不觉为之轻叹一声。

“宋夫人,你一定很好奇本宫为何要把你带回碧落苑吧?毕竟我们无亲无故,你知道本宫找你有何事么?”皇后笑着问道。

琬儿犹疑了一阵,自己斟酌着回答道:“回皇后娘娘,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见着眼前的女子,仪华一阵失神,像,太像了……

“柳夕……”皇后竟伸手触摸着琬儿的头,唤着一个琬儿及其熟悉的名字。

柳夕?柳夕分明是娘亲的闺名,皇后怎么知道?

琬儿半天不知作何回应,只好顺着皇后的意,坐在楠木凳上,等着皇后接下来的话。

果然,皇后眼神一暗,轻轻说道:“我叫你琬儿吧,刚本宫一时失态,你别在意。”

见着这般模样的皇后,琬儿心知定要说什么大事了,而且一定和自己的娘亲有关,便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随着皇后的话语,琬儿心中的疑云一步步解开,但内中的真相,让她回不过神来,半天,只觉一阵揪心。

原来娘亲和爹爹在自己出生之前是一直住在长安的,娘亲本姓莫,没错,与开国功臣一个姓,正是那莫言,莫大将军的另一个孙女。

莫柳夕比仪华皇后大两岁,是仪华的姐姐。两人自小一齐长大,柳夕很照顾仪华,什么都让着她。而柳夕是出了名的琴艺一绝,太子(现在的皇上)在柳夕十岁那年见过后,便已倾心于她,一心想将柳夕招入宫当太子妃。柳夕自小乖巧,而且这太子也是个正人君子,本是点头答应了,却不料仪华却突然闹了起来。说什么“非太子不嫁”,“什么好的东西都给柳夕”之类的胡话。莫家怎么劝都没用,且柳夕都已经答应着让仪华去了,太子也改主意了,因为比起来,幼年的仪华更为可爱。仪华却竟还未入宫,就已摆起了架子,处处为难柳夕,本来柳夕就是妾室生的女儿,而娘亲在生下她的当日便难产死去了。莫言本就不怎么喜爱这个孙女,就由着仪华把她生生赶出了府。

当年的柳夕不过十二岁,楞是凭着自己的琴艺打出了一片天地。也因此在十六岁那年邂逅了琬儿的爹——苏听望。两人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而这时,莫府出了大事,莫言被人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全府人除了柳夕全部被关入大牢,而仪华却只知道一个劲的哭。

这时,只有柳夕凭着自己的势力,死命托人把自己所探听到的证据全数告知皇上。皇上听后龙颜大怒,把莫府的所有人都放了不说,还把污蔑莫府之人一并打入死牢。

莫言是万分的愧疚,想把柳夕接回来,却被婉拒了,只是把苏听望带给莫言看了看,便又离开了。

仪华经过此事非但不感恩,反倒更加憎恨起柳夕来,因为皇上对柳夕又旧情复燃了,如此有勇有谋的女子,谁人不爱?

心下一阵冷然后,仪华做出了让自己终身悔恨的事,那是她永远的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