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搞笑,请勿抬杠!
郜传义在抗日县委所在地马家河子镇开完会,回到张家庄后,立刻召开张家庄村党支部会议,传达县委关于消灭日军高桥大队的会议。#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大家听说要消灭尖谷堆日军高桥大队,都很高兴,坚决表示支持县委的军事行动,为张大爷、为张志远报仇。郜传义见大家意见统一后,做了三条指示,说:“一、从现在起我们张家庄民兵连要做好消灭日军高桥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二、各排回去后,要认真进行武器、弹药的保养和擦拭,保证队伍能拉得出去,打得响;三、李二嫂你们妇女组,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改善伙食做顿好吃的慰劳出征的同志们。
支部会散后,郜传义和李二嫂回到家里。在院里玩耍的小虎,看见郜传义叔叔回来了,立刻高兴的张着两只小手,让高传义抱。郜传义抱起小虎,从挎包里拿出在县里开会买的的糖葫芦,特意的斗小虎说:“小虎。你看叔叔给你买得啥好吃的。”小虎看见郜传义叔叔给他买的糖葫芦兴奋地叫道“啊!糖葫芦!糖葫芦!我最爱吃了。”在那个战争贫苦的年代,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吃到糖葫芦已经是最大的享受了。所以,小虎见到郜传叔叔义给他买的糖葫芦他才这样兴奋。这时,李二嫂插话说:“小虎!还不快谢谢叔叔。”小虎拿过郜传义给他的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有貌地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真好吃!”说着小虎还把糖葫芦递到郜传义的嘴边说:“叔叔你吃。”“小虎乖,叔叔不吃,你吃吧,以后叔叔还会给你买的。”郜传义见小虎吃得香甜,还让他吃,很疼爱的地说。
李二嫂见小虎老让郜传义抱着,走过来从郜传义的怀里接过小虎说:“小虎乖,叔叔开会走了一天累了,下来让叔叔歇歇吧。”小虎不情愿的从郜传义身上下来,撅着小嘴说:“妈妈偏心眼,光让叔叔抱你,不让叔叔抱我。”小虎想了起来那天晚上,看见郜传义抱着他妈妈亲吻的情景,才这么说。
李二嫂见天不早了,放下小虎,进屋做饭了。李二嫂知道郜传义今天开会回来,特地跑到五里路远的赵家庄集上,买了二斤猪肉和粉丝白菜给郜传义包饺子吃。李二嫂剁好饺子馅后,她擀饺子皮,郜传义包饺子。二人同心协力,不一会的功夫,饺子包好了。吃完饭后,李二嫂和郜传义坐在炕上唠“家常”。李二嫂一边纳着给郜传义做鞋用的鞋底,一边说:“传义哥,等打跑了尖谷堆高桥那帮老鬼子,咱们这里解放了。那就把这三间旧草房翻新一下、种半亩棉花、再种二亩小麦、再买两头牛。到时候,咱们有新房子住;有新衣服穿、天天有白面馍馍吃,那该多好多幸福啊!”
郜传义见李二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接过话题说:“翠花妹,等打跑了日本鬼子,全中国解放了。不光要过好咱们的小日子,还要建设新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呢。”
“传义哥,啥叫**呢?”李二嫂不理解地问。李二嫂在入党宣誓的时候听说过**,并在入党宣誓上,庄严地的宣誓说:要为**奋斗终身;以后再上党课的时候听说**,她光知道**是那么的重要,但是她始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今天又听到郜传义说道**,因此她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什么是**。
郜传义没想到李二嫂,会提问他说,什么是**,这让他一时不好回答。因为,郜传义没参加革命队伍前,在家是个给地主放牛的贫困农民的娃子,没上过一天的学。在一次给地主上山放牛时,他放的牛群中有一只小牛犊被狼叼走了,地主非要他赔个大牛的钱不可,还要把他家的半亩好地,用来抵牛钱,如果不愿意地主老财就要抓他去坐牢,他一怒之下,晚上放火烧了地主家的房子,跑了出来,参加了革命。他的这点文化,还是来到部队才学得,识字不多。他对**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知道的不多。他还是在部队时听他的老团长李云龙在干部会上一知半解的说过。
郜传义想了一会儿,“吭坑”了两声说:“翠花妹。我这么告诉你吧。到了**,住的房子,不是像现在住的这样低矮的草房,而是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吃得是,那就更不用说了。俺们团长说,白面馍馍顿顿吃,猪肉炖粉条子可以大腕盛,土豆烧牛肉和驴肉火烧说不定每个礼拜吃上两顿呢;到了晚上,点的也不是像现在咱们这样的,冒烟熏人的小油灯,而是又明又亮的电灯,就像白天一样;”郜传义说着用挑灯针,挑了挑炕桌上烧得“嗤嗤”冒烟的小棉油灯,顿时屋里亮了许多。
郜传义挑完灯后接着说:“翠花妹,到了晚上,如果天气热了,就搬个躺椅到院子里,找干净的地方躺在睡椅上,再沏上一壶茶;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听着会唱戏的匣子。那该多舒服啊,多么的惬意呀!”说过,郜传义端起李二嫂给他泡的茶,喝两口,身体后仰在炕上的被褥上,就好像到了共产似的。
郜传义直起身子接着说:“翠花妹,到了**啊!地里的农活就不用人和牛干了。”“还有,还有”郜传义绞尽脑汁的思索着他可能知道的关于**的一些知识。“对了,最重要的是,俺们团长说,到了**,世界就大同了,再也没有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制度了。”郜传义说完后如释重负深感自豪,端起桌上的茶水用嘴吹了吹飘在茶水里的茶叶末,斯文的喝了起来,就感觉这会就像个教授似的。
李二嫂,被郜传义近似乎神话般的解说所吸引。她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双手托着象红苹果一样的脸,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郜传义说:“传义哥,你不是在编故事骗俺吧?”
“翠花妹,俺咋能骗你呢?”郜传义回答说。
“传义哥,你说到了**,地里的活就不用人和牛做了,那用啥干呀?”李翠花不理解地问。
“到了**地里的活有铁牛来干呀!俺们团长说了铁牛的力气可大了,能抵上十头牛的力气;而且,播种、插秧、收割、脱粒啥都会干。”郜传义回答说。
“还有。传义哥,你说到了**,晚上点的电灯又明又亮,像白天一样,那是烧的什么油呀?”“哈哈。”郜传义笑了起来,并用手指着桌上的棉油灯,打着比方,自以为是地说:“翠花妹,你咋啥都不知道呢?电灯当然烧的是电油了,就像咱们桌子上点的棉油灯,烧的是棉油一样。”
说起贫穷落后地区的人没见过电灯,俺表老爷还有一段趣闻、佚事呢。听俺表老爷说,抗战时期,蒋委员长为了鼓舞抗战前线将士,准备接见和表彰一批作战勇敢的**军人,因为俺表老爷对日作战有功,被他的长官推荐,准备接受蒋委员长的授勋。到了重庆他第一次在宾馆里见到电灯。他吃过饭,烟瘾犯了,要抽烟,一摸腰里没有火柴了,看见电灯。心想:这玩意那么亮,肯定很热,点烟指定好使。他想好后,搬来一个凳子站在上边,叼着烟对这电灯就抽了起来,没想到对着电灯抽了半天也没点着,闹了一个大笑话。被他的战友和长官当笑话讲了好长时间。
“传义哥,你说,晚上在外边睡觉,要是有蚊子咬咋办呢?”李二嫂担心地问。
“那好办呀,俺们团长说了,到时候要是有蚊子咬,就点电驱蚊片,低毒、环保驱蚊效果可好了。”郜传义很科学地回答说。
“传义哥,你说会唱戏的匣子,有多大呀?”李翠花好奇地问。
郜传义也没见过收音机,他听团长说过可以提着走,因此他猜测不会大了,估摸着对李二嫂说:“会说话的匣子,给你的梳妆盒差不多大小。”
“那么小,人咋进去唱戏的呀?”李二嫂又好奇地问。
“这个,这个……。”李二嫂的这个提问,还真的把郜传义给难住了。他当时听李云龙团长说会唱戏的小匣子时,也和李二嫂一样有类似的想法,他也想知道这么小的匣子,人是怎么进去的呢。所以,他一时回答不来。他只好如实的回大说:“翠花妹,这个俺还真的不知道,等俺啥时候见了俺们的李团长问清楚了,再给你说吧?”
李翠花提的问题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深入了,有的确实让郜传义难以回答。关于,什么是**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马列主义教授也很难回答的出来。郜传义,能回答的那么多,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李二嫂对郜传义的回答半疑半信含羞、谦虚地说:“传义哥,你有文化,见过大世面,你说啥俺都信,你真的很了不起啊。”
“翠花妹,比起俺们李团长,我差的远着呢。”郜传义谦虚的接着说:“等到打跑了日本鬼子,全国解放了,我还要上大学深造呢。”
“传义哥,到时候我们女人能上学吗?”“当然能了,到那时候,男女就平等了,男人能干什么,你们女人就能干什么。”郜传义回大理二嫂说。
李二嫂听了,传义哥给他讲了什么是**,心里早就飞向了美好的未来。盼望着,早日打跑日本鬼子,等全国解放了,能和传义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这时,坐在炕上玩耍的小虎,听说到了**什么好吃的都有,就过来插话说:“叔叔,到了**,有糖葫芦吃吗?”小虎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糖葫芦了,刚才高传义叔叔给她买的糖葫芦没吃过瘾,他才这么问。
郜传义见小虎孩子般的提问给逗笑了,摸了摸小虎的头笑着说:“哈哈,小虎,到了**,糖葫芦有的是,你想吃几根就吃几根,直到不想吃了为止。”
张小虎,听说到了**,糖葫芦可以照饱得吃,高兴得拍着小手说:“嗷,到了**就有糖葫芦吃了。”
“叔叔,啥时候,能到**呢?”小虎为了能吃到糖葫芦急切地问。
“那你就等长到这么高的时候就到了。”郜传义逗这小虎,用手比划着说。
小虎抬头看了看郜传义高举的手着急地说“唉!那啥时候能张到那么高呀!”
“那你就听妈妈的话,多吃饭,快快长呀!”李二嫂也逗着小虎说。
李二嫂见时间晚了,对郜传义说:“传义哥,时间不早了,明天队伍还要有活动,你早点歇着吧。”说着李二嫂就抱着小虎回里屋去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