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督师》第二十二章 喋血杀虎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虎口遭袭!

一场好好的庆功宴转眼间鸡飞狗跳。

几个地方官绅乘乱悄悄的溜了,曹文焕看到宁承芳大步流星的往出奔跑,急忙带着曹刚、曹林追了上去。

宁承芳一边紧急指挥亲兵,把他的甲胄长枪扛来,忙忙乱乱的穿戴,一边叮嘱曹文焕道:“曹把总,你赶快带领骑兵,飞速赶往杀虎口,本官去大校场点兵,随后就到。”

曹文焕答应一声,带着曹刚、曹林,奔出守备府寻马,到了外面,曹文焕又告诉曹林,让他到右卫城外,给自己那个把总营的哨官们带话,立刻整装前去杀虎口。

曹林策马去了。

曹文焕也来不及去换上盔甲了,穿着那一身便衣,带着曹林和庆功宴上的五十多个兵卒,到处寻找马匹,向杀虎口方向狂奔。

杀虎口是面向塞北的一道险隘,隘口后面有杀虎和平集二个相连的堡城,原先杀虎堡内一直设有守备官负责驻守,而宁承芳所在的右卫城则是这一路巡守参将的驻地。可是崇祯年间,九边的精兵大部分都被抽去追剿流寇,以致各个边镇兵员大减,原来的巡守参将驻地,也换成了守备官的驻地,而杀虎堡则变成了一个守关千总在临时驻所。

现在守关千总已经阵亡,那杀虎口关隘已经岌岌可危。

曹文焕在离杀虎口几里远的距离时,远远的看到隘口方向火光冲天,狼烟滚滚,随风飘过硫磺硝烟和浓洌的血腥气,阵阵撕杀声,不绝于耳,可见战斗非常激烈。

顺着官道转过一个弯,看到前面不少溃兵三三二二的涌来,曹文焕一勒马僵,喝道:“站住,你们不在关前阻挡北虏,为什么临阵脱逃?”

一个哨官模样的伤员,被另一个卒子扶着,满面惊谎的道:“这位大人,北虏足足有几千人,夜里爬上城墙,咱们完全没有防备,战千总阵亡了,咱们实在是顶不住了……”

“混蛋!”曹文焕喝骂一声,他知道现在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制止住这些溃奔的逃卒,那么前方的卒子将越来越多,有可能连后援部队的士气都影响了。

因此他当机立断,忽然拔出长刀,反手将这个哨官的脑袋砍了,激射的鲜血喷了他一身一脸,他将长刀斜指地面,鲜血一滴滴从刀尖滑落,冷声道:

“尔等听着,现在北虏进犯,边关危急,凡我关内汉人,都有守疆保土的责任。你们都是边兵,战死杀场原是本份,怎么可以临阵逃脱?难道不知道一旦把北虏放进关来,遭受祸害的都是你们的兄弟姐妹?现在,我实话告诉你们,宣大总督卢象升已经到了右卫城,总督标下五千骑兵随后就到,尔等现在随我前去破虏,立下战功,还可以升职请赏,如果跑了一人,定然军法从事。”

溃兵七七八八的集在道上,听了曹文焕的话面面相视,有人认出了曹文焕,悄声向同伴道:“这个就是那天带人砍了北虏三百颗首级、夺了一百多匹战马的曹把总,乞炭人的什么小王子也是死在了他的手里……”

“是不是那个传遍大同的‘曹猛子’?”

“可不,就是他……”

曹文焕威风凛凛的坐在战马上,他知道,现在情况危急,如果不能当机立断,拿出威严,震慑住这些溃卒,杀虎口关隘一定不能保全。

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杀虎口之所以遭到乞炭人攻击,一定是因为自己偷袭乞炭人营帐,杀了猛可其其引起的。他记得真正的历史上,乞炭人是没有攻击过杀虎口的记录的。

崇祯十年初,乞炭人只是有掳掠明边的打算,后来得知镇守宣大的是总督军务卢象升,慑于他的威名,迟迟没敢动手。卢象升又早早的作了防备,并且看透了乞炭人声东击西的阴谋,所以双方相持了一、二个月,乞炭人就自动退走了。

可是,由于历史上多了他曹文焕这么一个活死人,而且他又好大喜功,袭击了乞炭小部落的营帐,杀了小王子猛可其其,历史被他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就稍稍的变做了另一个样子。

乞炭人为了报复,居然把袭击宣府、密云的兵马运动到了大同,还以牙还牙的也运用偷袭的办法,杀进了杀虎口关隘。

现在,历史有了更改,他就必须努力去填补这个漏洞,因为他认为历史还没有到了必须改变的程度。他现在之所以能够步步顺利,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熟悉历史。如果因为那天夜里一个无关大局的偷袭,搞得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乱了历史的秩序,那他以后就不可能再预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他也就很难再做出准确的判断,真正的去改变大明朝的历史进程。

所以,他一咬牙关,大喝一声:“有不服从命令者,此人就是下场!”

他用刀指向那个被他砍掉脑袋而栽倒在地的受伤哨官。

这些士兵已经知道了眼前这人就是那位威名赫赫的曹把总,现在又听说卢总督马上就要带领五千兵马来救援,心里一琢磨,还是回去比较合算。这些人都是宁承芳带出来的兵,本身军纪就不错,只是看到守关千总战没了,群龙无首,也就军心涣散了。这时,又有了主心骨,于是纷纷开始往回跑。

曹文焕震住这些溃兵,不敢再迟疑,策马急奔关上。

现在杀虎口的抵抗已经渐渐微弱,城墙上已经爬上去了大量乞炭人,围着少量的明军撕杀,城上城下,残肢断箭,血流成河。

隘口的城门,本来只能容纳一人进出,现在已经没人看守,乞炭骑兵正一个一个的挥舞着战刀冲了进来。

关隘上的守兵加上杀虎、平集二堡的驻军,一共只有七、八百人,算上宁承芳右卫城的战兵,合起来也只有一千五、六百人。这次乞炭人出动了四千多骑兵,又是偷偷摸摸上了城墙,直接就干掉了守卫峰火台的明军哨卒,使明军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如果不是因为守关千总战北风是员骁将,运用火统、火炮和强弓大弩等拼死抵抗,根本坚持不到这么长时间。

现在关口即将沦陷,乞炭人耀武扬威,他们只为了进关掳掠汉人,所以不少人都带着决心来的,现在看到明关的守卒已经一败涂地,进关之后,就可以饱掠一番,更加得意,马背上的骑兵都出也刺耳的尖叫。

曹文焕急速向关隘冲去,他部下这五十多人,都是和他一起偷袭过乞炭营地的勇士,他们对曹文焕的敬佩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现在这位少把总,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他们也就毫不顾忌的随后跟着。

有曹猛子在,一切艰难都无所畏惧。

曹文焕圆瞪双眼,每到这个时候,曹家人那身勇悍的热血就会遍布全身,在这身热血之外,那个属于泼皮的亡命思想又会彻底攻破他那个现代人的底线,使他几乎要忘记生死,眼前只有不顾一切的胜利。

当年,大帅曹文诏,就是因为这样的情绪,使他一次次带领几千人,打得数万流寇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可惜,他最后也是死在这个情绪上,被数万流寇重重包围,亲手格杀数百人,力气耗尽,自杀殉国。

冲进关隘的乞炭人看到了曹文焕,立刻迎了上去,骑兵对骑兵,双方一上来,就是一轮对冲。

几百乞炭骑兵,很多人都是一手持定火把,一手拿着蒙古弯刀,马蹄声声,刀光闪闪,和曹文焕的五十多个明军的战马,错肩而过,只听见刀锋割进皮肉的撕裂声,鲜血激射的裂帛声,筋断骨折的磨牙声,震慑心魂的呐喊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最惨烈的一组画面。

第一轮对冲,曹文焕手刃两个乞炭人,因为没穿盔甲,左臂的衣袖被蒙古快刀划开了一道口子,幸好没有伤及皮肉。他手下的骑士,倒下了十几个人,乞炭人也有将二十多名骑士翻身落马。

曹文焕带领余下的三十几人冲开了这几百乞炭人的堵截,并没有返身继续对冲,而是一直奔向关门,曹文焕心里明白,这几百乞炭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门的方向,现在关门只能容纳一人一骑进出,如果不能迅速堵住这个缺口,乞炭人的骑兵就会源源不断的从这个口子里面冲进来,那就真的失去这个重要关隘了。

所以他一直率领余下的兵卒跃马冲向关门,陆续进来的几十骑草原虏兵,立即又冲上来堵截,又是一轮骑兵对骑兵的对冲,曹文焕长刀舞动,左右搏击,又连续劈下两名虏兵,终于成功抵达了关门。

一个双手持着刀牌的乞炭兵正好进关,迎面看到到曹文焕杀来,大吃一惊,一刀斩去。曹文焕急忙用单刀格档,借着马匹向前的冲力,在两马一错镫的工夫,顺势将长刀扔了,双臂一探,把那个虏兵从马上拉到了自己的怀中,两根筋骨突出的臂膀一用力,硬生生夹断了虏人的胸骨。

虏人发出一声惨叫,滑落马下。曹文焕顺手把他的快刀和盾牌夺到手心,以盾护身,以刀格挡攻击,堵在关门稍后一点的地方,回头大叫道:“大家都到这里来集中,曹刚,保护好我的后面。”

曹刚杀红了眼,闻言大声嘶叫道:“知道了,叔。”

曹文焕部下的骑士们,全部在曹文焕后面停下,然后掉转马头,背心对着曹文焕的背心,围成了半个圆,护在他身后。

这三十几骑,就成了杀虎口关门的最后守护。

和曹文焕第一轮对冲的几百乞炭骑兵,在曹文焕等人冲过去后,本想掉转马头追击,可是看到许多原先逃跑的溃兵又纷纷杀了回来,于是又向着前面的溃兵杀了过去。

倒是第二轮对冲的几十个乞炭骑兵,掉转马头杀了回来,围着曹文焕背后的三十几个骑兵撕杀。

关门上方和两边城墙上的明军,三人一组,二人一队的和大批涌上关来的乞炭人战斗,已经处于最危急的关头,这时看到曹文焕等人的骑兵来救援,又看到远方逃跑的弟兄又杀了回来,立刻振奋起了士气,居然在乞炭人的围攻下,拼命坚持了下来。

现在关门外,上千的乞炭骑兵来回奔突,想要进关冲进来。无奈关门只能容纳一人一骑,而曹文焕现在挡在关门内,独力一人撑持,乞炭人始终无法冲破。

曹文焕故意退缩在关门后几步远的距离,使关门两边都够不到他,而前方狭窄的关门只能有一骑和他接触到。他将木盾护在胸前,防止前方敌人射出的暗箭。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后背。因为他的后背没生出眼睛,如果那三十几个人,被进关的北虏突破出一个缺口,那随后冲上来的乞炭人,一定会要了他的命。

可是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的前方,可是面对上千名游动的乞炭骑兵。

坚持,坚持,只要坚持一会儿,宁承芳的援军就会赶到了。

关门内的几十个乞炭人骑兵和围着曹文焕的三十几个人搏斗,有二个明军骑士已经坠落马下,但是为了保护曹文焕,这些都牙关紧咬,死死的把缺口堵住。

而曹文焕本人,面对的压力更大,他一次次击退试图进来的乞炭壮士,还要防止敌人的骑射,心理上和身体上都非常疲惫,犹其是他袭杀小王子猛可其其之后,消耗了巨大的体力,一直没有休息过来,这时又进行夺关阻击,已经感觉十分吃力。

先前迎击溃兵的数百乞炭人再一次把溃兵杀得哭爹喊娘,这些明军死伤大半,其余的一哄而散。

乞炭人掉转马头,迅速向关门前的三十多个明军围拢上来,忽然弯弓向天,射出一阵排箭,围在曹文焕身后的十几个骑士纷纷中箭落马,几支箭杆从曹文焕的耳轮处挂过,把曹文焕惊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暗叫了一声苦。

正在这时,忽然跨下的战马一声悲嘶,原来是从城墙上爬上来的乞炭人站在关门上方,看到底下有几十个明军骑兵,把城头的一块巨石推了下来,正砸在曹文焕的马臀上,战马一倒,曹文焕立刻跟着翻倒了下去。

关门前的乞炭骑兵看到有机可乘,立刻一涌而上,关内的数百骑兵也一齐从后面呼啸着冲杀过来……

――――――――

求收藏,求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