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追杀》第11章 女秘书(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 明槐和郑茹娟走了以后,杨如海慢慢地啜饮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杯,闭上了眼睛。虽然自己没有遭受酷刑,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落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手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背叛组织、出卖同志,要么就是选择死亡。他在参加革命的那一天,就已经做好了为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准备。所以,对死,他并不害怕。可是,现在却有两件事令他挂怀和不安。令他挂怀的是与自己结婚不足一年的妻子甄玉。甄玉在与他结婚之前是北平的一名大学生,追求进步,在一次活动中结识了他,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入党不久就追随他先后到武汉和上海,在上海,为了工作上的方便,甄玉与他结了婚。结婚后,她做他的助手,组织交给她的任务首先是利用夫妻身份掩护他的安全,其次才是担任他的助手,协助他处理一些文件。

自己被秘密逮捕,甄玉知道吗?按照他二人的约定,昨天晚上他不回家,她就该拨打老 刀的那个电话。只要她拨打了那个电话,他相信老 刀就会迅速做出反应。从许 明槐一无所获来看,老 刀已经做好了一切应对的工作。那么,甄玉现在也已经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不由得一阵轻松。

可转念一想,他的心又被揪紧了。这次军事部开会,是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决定的。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事先只有几名常委知道。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在12日晚上才通知的。可从昨天敌人抓捕自己来看,敌人显然早就得到了情报并做好了准备。这说明内部出了叛徒。可这个叛徒会是谁呢?

这个叛徒必然是知道开会的时间和地点的人。他想了想,知道这次会议的地点和时间的有三拨人,第一拨人是政治局几名常委,可这几人都是党内的主要领导,他们一起从武汉转移到上海,并且在自己被捕之前没有人被捕过。他想不出这几人有任何背叛组织的动机和迹象,因此,这几人完全可以排除。那么接下来,知道开会的第二拨人是特委的人,而在常委会上,特委书记陆岱峰曾就这次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征求过他的意见,当时,陆岱峰曾说过,这次会议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事先只告诉一个人,那就是政治局委员、特委副书记兼行动队队长李克明,以便于李克明提前去勘察现场,做好安全保卫的准备工作。而负责安全保卫的行动队员只有等到了行动时再告诉他们具体任务,但并不告诉他们开会的是什么人。并且,按照特委的行动惯例,一旦开始行动,所有行动队员则都在各行动组组长的监视之下,各组长也是互相监视,他们是不可能临时退出现场向敌人通风报信的。因此,参加行动的队员们完全可以排除嫌疑。那么在特委里面,有时间向敌人通风报信的就只有特委书记陆岱峰和特委副书记李克明,对此二人,杨如海也是十分了解的。陆岱峰和杨如海都是政治局常委,在五名常委中,杨如海和陆岱峰是最能合作得上来的。尤其是在反对李立三的左倾盲动主义上,二人的观点完全一致。陆岱峰在党内不仅担负着组织部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特务委员会书记职务,领导着全党的情报和保卫工作。他是绝不会叛变投敌的,因为,陆岱峰不仅掌握着政治局五名常委的详细住址和联系方式,而且他还知道政治局、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办公厅等中央机关的秘密地点。如果他叛变的话,被捕的就不仅仅是他杨如海一人了,而是整个中央机关的毁灭性的大破坏。对于李克明,杨如海也是比较了解的。李克明1923年就加入了**,并参加了多次有影响的工人运动,在工人运动中他首先组织了“打狗队”,专门对付那些破坏罢 工和工人运动的内奸和工贼。1927年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他担任了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他敢打敢拼,有勇有谋,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在“八七会议”上,他被选进了政治局,由于他在指挥工人武装纠察队作战中的出色表现,在军事部成立的时候,他们任命为军事部副部长,可是,仅仅在一个月之后,在担任组织部部长的陆岱峰提议下,政治局又决定组建党的情报和保卫机关――中央特务委员会。由于李克明曾被党中央派往苏联接受特工培训,并得到了苏联特工组织首领的称赞。因此,政治局常委会议经过研究任命他担任了刚成立不久的特务委员会副书记。李克明在对敌斗争中坚决果断,*党内叛徒从不手软,他即使被敌人逮捕遭受酷刑,杨如海也不相信他会叛变。更何况李克明并没有被捕过。因此,杨如海在内心里完全排除了李克明叛变的嫌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