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军饶阳大胜后,声势大振。
十月乘胜攻占瀛州(今河间),十一月攻取定州,十二月占领冀州。
下一个目标是黎州。
下一个对手就是徐茂功。
徐世绩,字懋功,也作茂公。
因有功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唐太宗即位后为避李世民讳,去点掉“世”字,改称李绩。
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和演义中他的军师谋臣形象不同,他是战将。
他是唐初的超级名将,和李靖并称“初唐二李”,是大大的有名。
太宗李世民为了给他治病,曾割下自己的胡须,用作配药,可见对他的器重;而他也为李唐江山征战一生,作为报答。
后做为太宗的托孤重臣之一,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上官仪等人辅佐李治。
在李治欲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上,他是唯一持默许态度的老臣,“此陛下家事,何必问他人”。
十二月初八,刘黑闼领兵数万进攻宗城(今河北威县),镇守宗城的就是黎州总管李世绩,见其势大,估计抵挡不住,决定弃守宗城,退到?州再与黑军决战。
可是刘黑闼没有给他决战的机会。
黑军追击,大败唐军,李世绩率余部逃走。
余部的数量小于等于50.
右武卫将军秦武通、州刺史陈君宾迅速的逃回长安
?州收复了。
大夏国的都城又回来了!
夏国大将军刘黑闼在城外祭天及悼念窦建德,以此来拉拢民心;然后才进入?州城。
十七日,黑军攻陷邢州、赵州;十八日,克魏州,杀唐魏州总管潘道毅;十九日,陷莘州(治河北莘县);二十四日,进占相州(河南安阳),擒刺史房晃,唐右武卫将军张士贵突围而逃。
历经半年作战,刘黑闼率军占领河北大部,收复窦建德故地,以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又遣使联络突厥共同攻唐。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年正月,刘黑闼称汉东王,定都?州(河北永年),改元天造。
从汉东郡公到大将军,再到汉东王,不能换人,还不能换名吗?
朝中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王小胡为右领军,文武官员行政建制都效仿建德时期设置,夏王的未竟大业似乎将由他来完成。
但前提条件是如果没有秦王李世民。
对于李渊来说,更为不妙的是,刘黑闼起兵后不久,就秘密联络了徐圆朗。
徐圆郎来头颇为不小,资格也很老,他也是隋末的一员反王。和李渊、翟让、窦建德是同一批人,很早就就参加工作了,工龄比李渊都多。
大业十三年(617),他就在瑕丘城头拉起大旗公然起义了。徐圆朗以瑕丘为据点,占领了山东大片那地方,饥民们纷纷响应,很快就发展到二万人,声威大震。 此后,由于全国的形势变化,徐圆朗归附了李密。不料几个月后,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降唐;于是徐圆朗也随之降唐。
徐圆朗是地道的草莽英雄,根本闲不住,总想找点大事来做。当河北的窦建德起义军打到山东时,徐圆朗便立即叛唐归附了窦建德。
也就是说他和刘黑闼做过一段同事,估计关系还不错。
窦建德被击败后,徐圆朗为保存实力,再次降唐。李渊封他为兖州总管、鲁郡公。但徐圆朗私下却跟刘黑闼取得了联系,密谋东山再起。
李渊派李世民去剿刘黑闼同时,又派盛彦师为大使去安抚徐圆朗,防止他们和刘黑闼联合。盛彦师一到山东,徐圆朗就把他扣留起来,明确地宣布了自己的反唐立场。而兖、郓、陈、杞、伊、洛、曹、戴八州地方豪强响应徐圆朗;杀死唐朝官吏,举起起义。
随后刘黑闼封徐圆朗为大行台元帅,徐圆朗才不干。
当初你是汉东郡公,我是鲁郡公,都是一个级别的。
而且还做过同事最起码是平级的。
再说了我以前造反的时候,是和你的主公窦建德一个级别的,你算老几。
他干脆自称鲁王,比刘黑闼的大将军还高级。
后来刘黑闼称汉东王才又扯平了。
徐圆朗多年来一直活动于山东的兖州一带,给新兴的唐王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必须重视了,唐面临重大威胁。
李渊只有最后一招了。
派自己的儿子秦王李世民出征平叛。
最为善战,多次身先士卒,亲自领兵的秦王出战了。
说到善战,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对阵两军阵前这些条件,古代帝王中似乎只有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相提并论。
而秦皇汉武、康熙乾隆等千古一帝,都是坐镇大军,派大将出战,即使亲征也只做统帅;而李世民不同,此时大唐的统帅还是李渊,他的父亲;
无论是君臣,还是父子他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