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唐太宗李世民(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道教可说是对大唐王朝影响至深,如一世英主唐太宗就是相信祖宗长生不老的神话,猛吃水银化合物,结果在五十岁壮年辞世。后来唐宪宗李纯继承太宗的未竟事业,大吞金丹,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元和中兴”给葬送掉了。虽然前辈们的教训深刻,但阻挡不住后生们对长生再接再励的热情,所以就有了以灭佛著名的唐武宗在不到三十二岁时就因为吃丹药过量暴崩,而那个使唐王朝稍稍有了点温度的“会昌中兴”自然也就如昙花一现了。可见,认祖宗是件大事,关乎宗庙社稷的安危啊。

随着李世民的长大,李家这皇亲国戚的日子慢慢好过了,李渊一步一步从皇帝的带刀侍卫做到了封疆大吏。李家的日子好过了,可杨家的日子却难熬了。自他表叔杨广当家做主以后,四处出击,国内的阶级矛盾给激化了,国际关系也弄糟了。

说到隋炀帝,后人总是说那条大运河怎么样怎么样,其实那条运河也不是他修的,归根到底是劳动人民修的。可能又会有人说我幼稚,无非就是没有伟大领袖的英明决策什么的,天下的大事办得成吗。可是像这样的事情,以当时隋王朝的国力,任何君主都可以办成,而且付出的社会成本要低许多。

到了大业七年,因为隋炀帝在短短几年里营建东都洛阳,修大运河,攻打高句丽,国家已被弄得元气大伤,农民起义接连大规模的爆发。这些事情不是不可以做,而应该是在充分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的前提之下,有充足的准备才去施行。可隋炀帝是怎么做的呢,看看他对征高句丽的决策过程,以及战争中的表现,只能说是轻率、轻慢、*。

后世总是引隋炀帝平南陈,征漠北之事来说他是如何如何的有军事才干。其实随便想想就知道当年平陈他只是代表皇帝节制诸军罢了,真正做事的是韩擒虎他们。后来打吐谷浑那些地方,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那些小部落本身就和隋朝的力量远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且隋炀帝也没做多少实际工作。当然,他个人还是很有才华的,在军事上也有一些见解,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他就有很深厚的军事功力。

也难怪,一个本来喜欢美色的人要整天装柳下惠,一个本来喜欢美酒佳肴的人要装作很爱吃窝窝头,一个本来喜欢时尚美服的人要整天穿粗布麻衣,一个原本喜欢娱乐歌舞的人却要装个喜欢六根清净的生活。而且这一装就是十多年,想想这么一个人的心理会被摧残到什么什么程度。所以,隋炀帝在这方面还是值得同情的。这样熬过来的人一旦去掉了监督和约束,一般的表现就是要来一顿?饕盛宴―充分行使做皇帝的特权:为所欲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