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神论者》第二章10节-【历史谜题】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10节-历史谜题【下】

大刘说到这里,旁听的三人啧啧称奇,86讽刺道:“想象不到作为领袖,他的信仰居然这么儿戏,按现在的说法,肯定是脑袋被门夹过,但是偏偏一个统领配上一个科幻作家的头脑,却糊里糊涂地造就了一亿人的无辜牺牲,唉,人类真的可悲之极。”说完叹息地摇了摇头。敏姐在旁插口道:“老六同志,信仰这东西你不能轻视,小的不说,远的欧洲人十字军东征、近的西藏高原的苯教佛教之争,导致多少民众流离失所血流成河。就是当下,*地区不是连年战火不断么?意识形态、价值观、利益,这些因素一搞和,就会导致流血冲突甚至全面战争,狂热的宗教信仰者认为必须拯救堕落的异教徒的灵魂,而实际上已经无所谓对方是否需要拯救。偏偏在中国,几千年来我们都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战争只能回归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去,所以这里一切都在迷信之外,即使是太平天国,也是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以推翻政权为目的的披着宗教信仰外衣的农民起义,不过有一点我很赞同,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这真是一种最大的悲哀。”

大刘笑了笑,认同地点了点头,继续道:“总之,希姆莱在1938年首先派遣了一支由各种专家组成的考察队进入中国西藏,并拍摄了记录片,并对不明所以的藏族人民进行人体生理学研究。在这次考察途中,研究人员不知道在那里道听途说,传闻藏地存在一个神秘的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那里隐藏着世界的中轴心,只要能够正确使用,就能够使时光倒流、使人刀枪不入。这支探险队努力寻找,最终居然有所收获,甚至有记载,那部随行的记录片,甚至拍摄了山洞的位置以及世界轴心的模样。可惜这部神秘的纪录已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科隆大火中被销毁。1943年,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希姆莱无计可思之下,居然向希特拉请缨,要再次派遣行动小分队再次入藏,找到沙姆巴拉洞穴,使第三帝国免于灭亡的命运。根据记录,这次希特拉跟希姆莱秘密会谈了数个小时,希姆莱提供了一份过千页的报告,包括了第一次进藏考察员的笔记、照片,还有那部神秘的记录片,甚至有人说报告上甚至标示了西藏沙姆巴拉洞穴的准确位置,这次会谈以后直到1945年春,所流传出来的希特拉的数次讲话中,都提到了‘奇迹’这个字眼,可见这些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1943年1月,由奥地利职业登山家哈勒为首的五人探险小队再次秘密入藏,而这次,只有哈勒跟希姆莱的另外一个心腹平安归来,其余的三个小组成员下落不明,有人说他们最终到达了山洞,其中三人消失在现世之中;有人说他们找到了世界的中轴,却不懂得如何操作。总之,传说被加油添醋并越扯越玄。哈勒至死也没有说出当年入藏的经历,也没有交代失踪了的三人的下落。50年代西藏解放以后,哈勒逃亡到印度,其带走的大批档案资料被英国政府没收,直到90年代初,希姆莱报告部分内容才流传出来,而好事者、神秘主义者继续追查,流言四起。据闻对西藏的档案保密级别非常高,英国政府暂时拒绝解密纳粹西藏探险的档案、胶片。这段神秘的历史,就这样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土崩瓦解,尘封在历史中。”

大刘说道这,跟老人交换了一个眼色,老人点点头,大刘继续道:“希特拉最终都是抵挡不住历史的巨轮,这个唯心的神秘主义者、疯狂的*者最终还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尽世人的唾弃。新中国成立后,上层对纳粹进藏的资料及档案都很感兴趣,也曾经向英国政府进行过沟通,可惜自从冷战开始,新中国被西方人士视为红色的中心,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了沟通的阻碍,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实质性收获。但1984年是一个转折点,那年撒切尔夫人再度来华,当时随行的还有英国情报机关军情五处的领导人员,趁着这次机会,国家安全局的领导们和MI5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而其中双方有意无意地提起了哈勒的报告。英方指出,哈勒的报告其实残缺不全,一部分已经在逃亡印度时被他自己销毁,而另外一部分是用密码暗号标记,所以很难破解,当中有价值的资料只有一本笔记本,里面简短记述了哈勒特工小组进藏前的准备以及他们进藏的经过,到最后他们到达了前辈们到达的秘境,一个四面环山的绝境。但在这时候分队里却出现了背叛者,小组的其中成员又喝了当地人的香茶后离奇死亡,而记录到那里就中断了。”

老人向大刘示意了一下,接过话头:“好了,故事暂时先说到那么多,接下来活动活动你们的思维,我们来讨论一下。首先,沙姆巴拉洞穴这个名词,你们有什么看法?”

“沙姆巴拉、沙姆巴拉”阿闵重复着这个字眼,敏姐突然灵机一动,抢先道:“这个读音,你们看是不是跟香巴拉这个词语非常相似?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对”86一拍大腿,抢先道:“怪不得我觉得这个什么洞穴咋听起来这么耳熟,敏姐你一说,我就觉得贼相似,我记得以前看过一套老电影,名字叫啥,好像什么什么海平面之类的,说的就是这香巴拉。”

阿闵用鄙夷的眼神白了86一眼,说道:“你这乡巴佬,是消失的地面线,他是美国人出的一本小说,说的是关于中国西藏中南部一个世外桃源,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好莱坞改编成电影,成为一代经典,当时在欧美可掀起一阵藏文化热潮,小说的作者把这个隐藏于高原上的神秘乌托邦称之为香格里拉,即香巴拉。不过这个香巴拉,我还以为是小说虚构出来的,难道是真有其事么?”说道这里,阿闵不解地望向了众人。

敏姐摸了摸鼻头,接口道:“那本小说俺也看过,作者描写得相当逼真,虽然说文学是思想的延伸,但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虚幻的原型吧。多年来,这本西方桃花源记,激起了无数西方人到藏区寻找传说秘境的热潮,因为人类对未知的东西,具有莫大的好奇心,现在不是还有无数人在寻找玛雅啊、大西洲之类么?反观当下,香巴拉这词,火爆得很,不过除了文学的臆想,这香巴拉,究竟在哪里?”

老人看着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脸上不禁泛起了微笑,他双手在空中做了个停止的动作,道道:“好了好了,你们这几个家伙可越扯越远,不过想法很好,沙姆巴拉这个名词,跟香巴拉读音近乎相同,又大胆地推测一下,当年希姆莱派第一队侦察队,进入藏区考察,从当地藏人口中得知香巴拉的传说,那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考察队里的绝大部分的德国人,把香巴拉这个名词念成沙姆巴拉,当然,名字不是重点,沙姆巴拉洞穴也好,香巴拉洞穴也罢,我们先好好地了解一下,什么是香巴拉!”

作者题外话:【作者备注:此章节已修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