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麟对人类的无限追求感到担忧甚至恐惧,这样下去会毁了人类自身的幸福感的。但他又欣慰的是,书中人物的追求和他的目标是一致的。他赶紧打开第十一节:灰鸽模糊的记忆团出现了。好像听母亲说:五岁时,被母亲带回到农村姥家一次,在大车店过夜等等。但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他只记得母亲在晚上搂着他睡觉,到五岁时还要吃奶。妈妈在**上抹上紫药水,几个星期过去了,灰鸽就不哭喊着要吃奶了,他不理解为什么不让他吃奶而让他吃饭,他的来历怎样?直到灰鸽长大后,才回到姥家,问了几个老人,才知道自己姥家的来历。1929年,灰鸽的母亲出生在满都户一家贫苦农民的家庭,她的父亲兆生,靠打短工维持一家九口人七个孩子的生活。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几个孩子合盖一条被,住得是用泥垒的房子。前院的老者还说:“你外曾祖父或说上一辈,来自山东宫蓝县宫家村,是回民。”
戴明看到这些,为了研究灰鸽记忆单元的历史来源,他在网上搜索着历史档案:东北的历史就是200年左右的移民史,明朝以前的东北文化大概只有现在的辽阳。满清入关时,满族总人口不足二十万,能打仗的不过七万人,而明朝有两亿人。由于李自成还有袁崇焕的冤案,离间了很大一部分汉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当地百姓更是自发的帮助满清灭了张氏。可见满清入主中原,主要是汉人的功劳,否则,就是他人口再涨十倍也无法征服大明。抗击满清主要是在辽东和长江中下游。当年袁崇换实施“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保辽土”策略,训练“关宁铁骑”,屡挫满清,宁远(今辽宁兴城)一仗,奴尔哈赤三千铁甲军全军覆没,并为此送了命,而宁远城内参战的70%是百姓。可见从明朝开始,戍边的移民已经对国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满清政府为了防止东北进一步汉化,阻止向东北大量移民。而真正的移民开始于清末民国初期,这一点北洋政府尤其是张氏父子(张作霖、张学良)功不可没。到20年代中期,张氏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东北军垦的经验被**全盘吸收了),只用了10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举足轻重,铁路85%国有化,电信设备98%国有化,而此时中国大江南北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铁路和电信设备95%都控制在洋人手里,像样的民族工业极其有限。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统段其瑞。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北欧的设备),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所有这些成就令国人羡慕,国父孙中山曾深刻地检讨过:“搞三民主义这么些年,民生竟还不如东北的张氏父子”。很多人说东北的繁荣是日本人的功劳,其实这太高看日本人了,1929年,日本人也承认,不用半年,满铁的股份就会全部落入中国人手里,而当时苏联经营的中东铁路,更是苟延残喘,也正是因此才引发了30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急于收回中东铁路而酿成军事冲突。九一八以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很少,唯一的“投资”是军事上的,但后来又发现被张作霖欺骗而反目成仇。日本占领东北以后,确有不少投入,但大都以战养战,东北百姓没享受到什么好处。
出于政治原因,20年代的东北开发史某种程度一直被隐瞒,致使不少中国人甚至东北人也并不了解东北当时的成就,竟把东北经济的光环儿错误地套给了日本人,张大帅九泉之下岂能瞑目。幸好现在有些资料也逐步公开,我们多少也能知道些事实真相。
由于东北成功的开发史,使得东北三省政治态势发生了几千年都没有过的质的变化。由于北洋政府和张氏父子有组织、有目的地、整车皮地从山东、河北甚至河南、安徽等地近似疯狂地以每年三百万人口的速度向东北大量移民,使得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对俄国和日本的满洲战略是致命的打击。九一八后不久,日本就有组织地以每年三十万人的速度向东北移民,但截止到1945年,东北的中国移民多达四千五百万,而日本人只有二百六十万,尽管他们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少数民族。20年代,日本曾公开唆使大量韩国人移民到吉林,与东北的移民对峙,最终导致吉林“宝山路”事件,使得朝鲜人至今和东北人存在隔阂。20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吉林延边地区,这是日本为阻止东北中国化而从朝鲜移民造成的。有些历史问题,鉴于民族政策的敏感性,至今也不能真相大白。由于这几千万的东北移民,使得日俄的所谓“满洲问题国际化”成为镜花水月。在四十年代,日本曾想利用满汉情结离间东北人和关里的中国人,但东北的汉人是不吃这一套的。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东北,之所以放弃了吞并吉黑两省的野心,就是因为这些抡锄头把子的山东、河北的老乡已遍布东北三省的每个省市和村落,老毛子为时已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成功地以军事手段从关里打到关外,这最后一次却是让憨厚、朴实的中国农民彻底征服了白山黑水,直倒黄龙。中国当时有什么,没好枪,没好炮,没好政府,没好军队,唯一的资源就是人。看来灰鸽姥家就是200年东北移民的一员。
灰鸽继续他的回忆:到1946年,排行最小的灰鸽母亲17岁了,她嫁给了老观坨灰郎。到了1947年,东北解放后,她读了两年小学。1951年,随丈夫定居在沈阳市,最后作自行车收费员工作。那时,进城后,有房子住,有衣服穿,能吃饱饭,心里头就感谢**,感谢**。从51年起到63年近十来年,两年生一个孩子,生了7个,活了5个。
舟麟写到:她是**时代,整个中国人中的一位生育母亲,就这些中国的母亲使中国人口占据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在人口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很多格言是这样描述母亲的: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有了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不是一片荒漠;她是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她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是永远不会枯竭的爱。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她是多么强烈、自私、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等等。
灰鸽是这样理解母亲的,生下孩子,并尽职尽责的把他们哺育成人。她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母亲有空就做缝纫活,贴补家里。里里外外为孩子操劳奔波。孩子在外边受气,她要去争去讲,要占上风,性格咬尖。直到70年代末,孩子们大都工作了,经济上才有所好转。这也有功于中国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到了1986年,灰鸽分配工作,母亲也退休在家,她是彻底解放了。但到1990年,母亲62岁,突发脑溢血,就与世长辞了。而灰鸽有时想起母亲的往事,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那是70年代初,还是灰鸽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在道边玩,有两个玩皮的孩子拣了一个空烟盒,想出来一个恶作剧的玩法,将空烟盒里装上土,放在马路上,看谁路过,要是拣了,大家就喊财迷。
这俩小子把空烟盒弄得像真的似的,就跺在楼根底下看。有两辆骑自行车过去了,没有拣。正在这时,灰鸽的母亲骑车过来了,灰鸽心里一阵紧张。她母亲看见路上的烟盒,停下车,拣了起来,打开一看,见都是土,又顺手扔了,骑上车走了。这几个小子没敢喊财迷,都捂着嘴笑了。灰鸽极为难堪,觉得母亲被测试出小气、财迷;现在看来反倒觉得是勤俭辛劳,太贫穷的生活经历的体现,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芳芳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它诚挚深切,传诵千年。灰鸽回想起的母亲大都就是这样的,母子之间的感情也是这样的。
戴明说:“也不尽言,你看:在1987年,灰鸽审批一个药厂的工程预算,建筑公司经理和企业基建管理人员请灰鸽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建筑公司经理塞给灰鸽2000元钱。灰鸽在预算书的造价上签了字,盖了印。灰鸽揣起钱,乐呵呵的回家了。
多里在图像旁说:“为获得金钱,有一种人无论偷、抢、骗,只要能弄到就行。有一种人,利用给他人带来好处,获取中介费。还有一种人,利用企业作销售或供应,弄额外的好处,吃下家的回扣;银行的信贷人员,利用发放贷款,收取好处费;也有政府管理人员,利用审批权,收受企业贿赂等等。灰鸽这是利用建筑产品的定价执行权,收取了企业给的好处。你们看,他收了钱,没有回单位,而是直接回到家,把钱给了他的母亲。他母亲惊讶的接过钱,高兴的存起来了。可是,过了几个月,他母亲单独的、郑重其事的跟灰鸽说:“你拿回家的钱,不要说给我了。”
灰鸽心里一惊,母亲的意思他刹那间明白了。如果灰鸽要是露陷了,以收受贿赂定罪,母亲的意思,你自己抗着,不要牵连我。灰鸽心里苦笑着,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认真的说:“你放心,如果出事了,这钱你没收,我会说我自己花了,与你没有任何关系。”母亲满意的点点头。
灰鸽那天绝望了,妈妈那高大的母爱形象坍塌了。那为了儿子可以献出一切的母爱没有了。神说:“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都会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不论是跟儿子还是对其他人,只不过程度大小不同罢了。”
灰鸽心里又想: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是靠利而来,不仅是人类,自然界也是如此。往往人们领悟到了,唯利是图是有伤心智的一个根源。很多母亲除了给孩子吃饱穿暖外,便没有见地和指导孩子应对更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不重要,孩子成人后应该有此清醒的认识。可许多孩子成长后认识不到。
戴明说:“但后来,灰鸽对钱越发不以为然了,钱是什么东西,是为人服务的,他没有贪得无厌,让母亲再操心。”
芳芳说:“在灰鸽的意识里,好像就没有对钱发过愁。这个人不缺这个。但他缺什么?没有表现出来。要想知道他的心事,最好看他在庙里许什么愿?”
多里说:“我敢打赌,他在庙里许不出什么愿来,只不过大范围的人类和平呀,中国人民幸福安康之类的,自己求什么他也不知道。就是求了也不强烈。”
难道灰鸽是无欲无求的人吗?戴明对灰鸽的记忆细胞的恢复不太满意,灰鸽的事简直就是凡夫俗子,俗不可耐。他要给灰鸽头上戴上宝莲灯般的假发,他要灰鸽成为陈香,去挑战二郎神君,去劈山救母,他要造神。
芳芳被吓呆了,上帝最后一项工作是造人;而戴明是人却要造上帝,难道他自己也想成为神。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没有成仙,**被神话后,他的教条死后就被撕了下来。戴明要把灰鸽造成那路神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