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夏扶苏》第三十六章 暗夜奔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份战报摊在桌子上。

“始皇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在颖水边驻营。白衣校尉率后军两万与追兵三万五千人交战三个时辰,杀敌一万一千三百余,斩敌将三人、校尉八人,自损三千。是夜,白衣校尉率五千骑兵奔袭敌营后方,烧毁、劫得粮草军械一批,杀敌三千余,自损二百余。”

“始皇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到达新县。白衣校尉率后部两万与追兵两万五千人交战两个时辰,杀敌八千余人,斩敌将二人、校尉七人,自损二千。是夜,白校尉率三千骑兵奔袭敌营右肋,烧毁、劫得粮草军械一批,杀敌一千余人,自损一百余。”

“始皇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在汝水边驻营。樊哙校尉率前军一万与魏军一万人交战两个时辰,杀敌五千余,斩敌将一人、校尉九人,自损一千五百。”

“始皇三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夕夜,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到达进县。樊哙校尉、白衣校尉分率前军一万与后军一万同魏军一万人、楚军一万人交战,共杀敌一万三千余,后军全歼敌军,斩敌将五人、校尉十三人,共自损二千六百余。”

“二世元年一月初一,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到达示县。白衣校尉率后部一万与追兵五千人交战半个时辰,全歼敌军,斩敌将二人、校尉六人,自损五百。是夜,白校尉率三千骑兵奔袭敌营右肋,烧毁、劫得粮草军械一批,杀敌三千余人,自损二百余”。

“二世元年一月初二,我军继续往西撤退。白衣校尉后部五千与追兵三千人交战半个时辰,全歼敌军,斩敌将二人、校尉七人,自损二百作。是夜,白校尉率五千骑兵奔袭敌营后方,烧毁、劫得粮草军械一批,杀敌六千余人,自损三百余。”

“因我军兵力不足,且军粮不足,故交战中不留俘兵,俘获后夺其兵器披甲,逐之。”这份战报是对撤退过程中不俘虏敌兵的解释。

扶苏有点眉飞色舞道:“白衣真乃猛将也。如此乐此不疲抄敌军后方,真是前所未闻。”

近几日连续接到捷报,扶苏的脸上才稍微恢复了一些往日的微笑。想起十天前自己愁眉苦脸地还在老婆怀里大哭一场,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自己也太一惊一乍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大不可因一战之败心生绝望。蒙恬倒下了,李信死了,还有白衣夏侯婴等人撑着大局。眼下局势比起十日前已经大为好转,先前是溃败而退,现在是有序而退并能趁机奔袭。如无意外,东征军应可保存有生力量安全退入关中。

将领出身的冯劫叹道:“东征军确实不易,白衣更是不易,能在败退途中还腾出手去抄敌军后方。”

秦颂微笑道:“这白衣好像是不用睡觉似的,白天打战,晚上还打,而且还是来回奔袭。”

冯去疾道:“天降如此良将于我大秦,是我大秦之福。”

扶苏点头。心想,这个白衣横空出世,历史上却从无记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能帮我打败刘邦和项羽吗?

秦颂道:“按东征军的行程来看,他们下一站会到安县。就战报来看,楚齐联军的追兵日益减少,越发追不上东征军了。而且杭县一战之后,楚齐联军胜少败多,战斗力下降了不少,可能是项羽北上救赵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白衣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总之,眼下形势对我军趋于有利。熬过这几天,便能顺利入关了。”

扶苏道:“秦颂你说得在理。现在不知东征军是绕道南阳,还是取自道回函谷关。无论如何,要让沈川尽最大努力阻击魏韩南下的军队,力保东征军安全入关。”

萧何道:“运往函谷关的粮草军械已经陆续上路,足以确保守关之用。”

扶苏道:“守关之战,事关我大秦存亡,须倾全国之力保障之。”

扶苏又道:“陈敢,朕前往函谷关一事准备得如何了?”

扶苏执意前往函谷关迎接西归的东征军,内阁大臣本来都不赞成,但实在拗不过这个一固执起来就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皇帝,只好同意。

陈敢道:“照陛下轻车简从的吩咐,基本准备妥当了。”

扶苏道:“好,那后日便启程。务必在东征军入关前赶到函谷关!”

见二世陛下一扫先前忧虑,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决然之色,内阁一众大臣暗自欢喜。

安县城外一百里处,楚齐联军军营左营。

两个值班守营卫兵正在聊天。

卫兵甲道:“你说,那个变态秦军校尉今晚会不会率兵前来劫营?”

卫兵乙道:“嘿嘿,我刚刚下注,赌今晚秦军不会来。”

卫兵甲奇道:“这事也能赌》”

卫兵乙道:“能啊。今晚的盘口是,秦军会来,一赔二,秦军不会来,三赔一。”

卫兵甲道:“看来庄家看好秦军不会来啊。”

卫兵乙道:“我也看好他们不会来。接连这样赶路打战,他们不累啊。再说,前晚、昨晚他们已经连续来袭,今晚他们还有力气?不如大家都好好休息吧。”

卫兵甲道:“这可不好说。那白衣神出鬼没,上次一来便连来两晚,然后却又两晚没有动静,最近两晚又连续来。搞得大家紧张得很,觉得睡不好。”

卫兵乙道:“来两晚,休息两晚,按此规律,今晚不就正好休息嘛。”

卫兵甲道:“都说他神出鬼没,出人意料了。你看,今晚月黑风高,正是杀人夜啊。”

卫兵乙抬头看了看黑暗的夜空,打了一个冷颤,道:“去,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我看啊,今晚月黑风高,正好大家都休息。”

卫兵甲道:“你这胆小鬼,紧张啥。那白衣不是劫后营,就是劫右营。我们在左营,安全得很。”

卫兵乙道:“希望如此了。”

话音未落,右营大哗。

卫兵甲和卫兵乙大眼瞪小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恐惧惊骇。

他们的顶头上司左营将军点起一万兵马前往右营援救。

过了好一会儿,继续留守营地的卫兵甲和卫兵乙看到后营冒出了一片火光。

卫兵甲微颤道:“不会吧,那个杀神劫完右营还去后营溜达。”

卫兵乙的声音也有点发抖:“估计他逛完后营也该回去了。”

这次轮到卫兵甲说:“希望如此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哗声越来越近。

卫兵甲道:“怎么回事?”

卫兵乙道:“不会真的杀来了吧。”

正说着前方有零散士兵奔来。

卫兵甲出声问道:“前面的兄弟,出了什么事?”

逃兵甲道:“快跑,白衣杀神来啦。”

闻言愣了一愣,卫兵甲和卫兵乙不约而同地扔了兵器跑路。

眼见前方树有“刘”字大旗的军营,白衣心念一动,驰马冲了过去。随后的骑兵紧紧跟上。

到了营前,远远看见一众将领模样的人正匆忙上马。

白衣大喝一声“刘邦纳命来”,只见一众将领闻言忙慌乱地把一人护在中间,白衣便知那人是刘邦,持枪策马猛冲过去。

三个回合,挑落陈?。

四招刺杀了周?。

两枪结果了靳?。

一个照面把申屠嘉甩在了滚滚马蹄之下。

几位在《史记》中留有名字的将领就这样匆忙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见白衣如此神勇,刘邦部一众将领惊骇莫名,刘邦更是加快逃窜。

白衣正杀得性起,刘邦部一名小将斜杀出来,架住了白衣的长枪。

那小将喝道:“白衣,纳命来。”

白衣见那小将稚气未脱,年纪比自己还小,喝道:“你是灌婴?”

小将道:“正是。你要取我主公的性命,要先问问我。”

白衣冷笑一声,硬生生把灌婴的长矛挑开,抖出一片枪花。

等灌婴回过神来,自己已经从马上跌倒,躺在了冰冷的地上。

白衣正欲一枪插入灌婴的咽喉,看到灌婴稚气的脸上惊恐万分,突然心里一软,长枪斜拉开去,刺入了灌婴的右肩。

灌婴仰视着白衣那英俊而又冰冷的脸,只听白衣那沙哑的声音道:“见你年幼,留你一命,他日再见,绝不轻饶。”

说完,扬长而去。

等白衣率部走远,灌婴才感觉到自己右肩的巨痛,右手全无力气,看来要休养好一段时间了。

等到楚齐联军大部队集结追来,白衣已经率部出了敌军军营。

见追兵树着“英”字大旗,刚才斩杀刘邦不成的白衣怒火又起,让部下继续前奔,自己调转马头,斜拉开去,兜了一个大圈,趁着夜幕的掩护,从右边往楚齐联军的领头将领奔去。

等英布发现他的时候,白衣已经离得很近了。

英布的随从将领混乱地叫着“放箭”,匆促之下,只放出了寥寥几支。

白衣狠狠地刺出了一枪,目标是英布的左胸腹。

英布的长兵器还在右手边上,瘁不及防之下,只能伸出左手去抽马背上的剑。

刹那间,英布绝望地想:完了,来不及了。想不到我一世英勇,竟会被人偷袭得手。

眼见就要刺中英布,这时英布身边的一名将领眼明手快,伸出长矛,压住了白衣的长枪。

白衣不管不顾,继续刺出,长枪在长矛的压制下偏离了目标,刺中了英布的战马。

战马惨嘶倒地,英布也从马上摔了下来。

白衣一击不中,转身便走,留下一句“季布将军出手果然不凡”,早已去远。

楚齐联军主帅落地,惊疑未定,不敢再追。

出手的正是英布的副将季布,他望着白衣远去的背影,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第二日中午,一份新的战报又上路送往关内。

“二世元年一月三日,我军继续往西撤退,到达安县。是夜,白校尉率五千骑兵奔袭,横扫敌营,如入无人之境,烧毁粮草军械一批,杀敌一万二千余人,斩六将,自损二百余。敌军军营大乱,至次日中午仍无法拔营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