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官场正气昭昭》第81章 新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润东收拾完房间已经中午,赶紧驾车去接李灵下班,赶到财政部大门时,李灵正和几个同事相互告别,旁边有一年轻小伙,眼部架着一付啤酒瓶底一样的宽边塑料杆眼睛,一个在旁边唧唧歪歪,一个在那望眼欲穿……。

杨润东靠近停下车,走过来,李灵还在朝平时那个方向张望。“灵妹妹,你看这天气这么热,我请你到一个地方一边吃冷饮一边吃午饭,还有地方休息。”‘啤酒男’在李灵拒绝N次以后,还在热情邀请。

“闭嘴,我跟说多少次了,灵妹妹是你叫你的吗?再不走开,就揍你啦,哼!”

李灵脸色一变,气哼哼的对‘啤酒男’嚷道。

杨润东走过去伸手揽向李灵肩膀,刚搭上肩,李灵快速伸出双手,一抬一拧,就把杨润东的‘魔爪’打开,还被擒拿手制住;当然,这是杨润东不敢反抗、也不敢用力的缘故。

“啊,抓流氓啊,嗵。”‘啤酒男’看到一个年轻男人伸手要抱李灵,惊叫起来,随后被看清来人的李灵一脚踹倒。

随即也不管天热,双手改擒拿为抱,“臭哥哥,怎么才来,你没看到大热的天,把人家全身的‘杨梅花’都晒死了;还要忍受唧唧歪歪的噪声,嗯哼。”李灵一看杨润东来了,娇颜马上笑的像盛开的桃花一样,随即摆出一副即嗔怪又乖巧的样子,抱着杨润东的胳膊又扭又晃,边晃边用手指在杨润东胳膊上捏。那时候的女孩在夏天顶多戴个遮阳帽,远没有后来打阳伞那么夸张。

杨润东用手捏了捏李灵的鼻子,宠爱的说“傻丫头,你早一脚出去,不就什么声音也没有啦,笨丫头。”说完再揉揉她的头。

“也是呃,不过人家是淑女哎,怎么能那么粗鲁呀!”李灵一边说一边拉着杨润东,向停车的地方走动,根本无视地上那位‘啤酒男’。看到李灵刚才的飒爽英姿,杨润东感觉这些年没有白教她功夫。

在杨润东的老家,人们莫名其妙地对杨梅花怀着一种敬畏心理,因为据说杨梅只在夜里开花,即开即落,从不让人看见,谁看见谁就得死去。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看见一次杨梅花的开放。

据说数百年前,我们家乡一带有个心灵手巧的编花匠,不管是什么花,只要他看到过,他就能用各种材料将它编织出来。到后来,他什么花都能编,就是无法编出杨梅花。他翻阅了各种书籍,就是翻不到有关杨梅花的文字。这渐渐成了他最大的心病,他手中随时都拿着材料编织着他想象中的杨梅花。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了,不顾家人的阻拦,背着一件蓑衣,在傍晚时来到一片野生的杨梅林,将蓑衣垫在地上,静静地躺着,等待杨梅花的开放。第二天早晨,家人终于找到了他,他已含笑死去,手中是编了一半的杨梅花。

李灵在杨润东老家听老人讲过这个故事,故事的寓意无非是说有些东西是看不得的,有些事情一辈子只能有一次。民谚说:“杨梅酸,杨梅甜,食到杨梅树下眠。”,这些吓唬人的“杨梅花”的故事,没想到会被她用到这里。

新搭竹棚种苦瓜,

苦瓜结籽在棚下。

妹要恋郎快开口,

莫作杨梅暗开花。

这首南湖脍炙人口的山歌真正让人产生联想的是:“莫作杨梅暗开花”。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大概总是既让人神往又让人恐惧,而美到极致的东西大概总是转瞬即逝。那个编花匠即让人敬佩又让人遥不可及,情愿以生命的代价去换取一次美的洗礼,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眼中不是神仙就是疯子。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确实都是“只能一次”!在此意义上,贪婪的人永远与美无缘。李灵借这个‘杨梅花’的故事暗喻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打消杨润东那棵男人的‘小心眼’,多么乖的女娃呀。

杨润东和李灵两人,一路爽气,回到家里,大家正等着他们吃饭呢。今天李建国不知是没有应酬,还是担心杨润东第一天上班不适应,竟然也按时回家吃中午饭,堂堂的计委副主任还是有很多工作和应酬的,平时也是很繁忙滴。

“儿子,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比部队轻松吧!”王招娣招呼杨润东坐下开始关心他的工作问题了。

“哦,妈妈,今天还没有正式上班,单位分了间宿舍,收拾一上午房间,害灵儿等了半天。呵呵”杨润东如实回答。

“嗯,你是处长,应该分一套一室一厅的家属房啊,你怎么只有一间宿舍?”李建国这会也顺口询问。

“噢,后勤的汪立勇说房子紧张,就在单身楼给了一间宿舍,不过,挺好的,还是三楼唉!阳光明媚。”杨润东无心给后勤科人员上眼药,他是照实说。

“爸爸,你也不管管,这不是欺侮人吗?你的房子呢?要是你不给哥哥调换房子,就把你的房子让给我们,哼。”李灵一听杨润东在单位受欺侮了,马上不干了,立即开口帮杨润东‘申冤’要好处了。

“臭丫头,怎么说话呢?难道你们想从这里搬出去住,嗯。”王招娣说话声音有点不对了,情绪明显变得很敏感。

“不是啦,周一到周六,我们还是在家里吃您做的饭,陪您啊,周未让我们有个自己的空间,好不好,妈妈。”李灵赶紧申辩。

“不好,要去,你就自己去,儿子陪妈妈在家,噢。”王招娣改变策略,进攻杨润东这个‘儿子’女婿。

“没关系,怎么都行,先吃饭,我们听妈妈的,灵儿。”其实,杨润东心里非常感激王招娣把他这个准女婿当儿子待,家里岳父因工作常不着家,岳母一个人守着一座大房子,有时确实也挺孤独寂寞;亲情和孝顺,是杨润东这辈子要弥补的另一个遗憾,尽可能与家人共享亲情之乐,又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在这里也没什么不方便啊,有人做饭,有人照顾,那是一种幸福。

“这个事情不讨论了,顺其自然,我以后也会尽量多抽时间回家陪你,孩子们也可以适当出去活动,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年轻人的交往不能局限在家庭里,要建立各自的生活圈,才能发展。”李建国如是说,王招娣和李灵都不再说话。

其实,李建国要计委那套房子主要是考虑春节等节日,家里人多时,有个住处,不能每次亲人团聚都住招待所吧。李老的别墅是宽敞,但,进出非常不方便,晚辈中几乎没人愿意常住那里,即便愿意住,李老也不会同意。那里毕竟是国家分给李老处理国家大事的主要办公、休息地点,在这些方面,老人对家人的要求一向是非常严格。

最后,王招娣答应杨润东和李灵,如果他们年轻人聚会时,可在外面玩,或在宿舍、或在李建国计委那套房子里,过几天,她找人去把那套房子收拾干净,布置的像样一点,大家有兴趣时,在那边住几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平时玩闹不回家时,一定要给她打个电话;她也知道,家里毕竟不方便年轻人玩闹,她也曾经年轻过,当然现在也不老,哈哈。

诗云:“痴本无绦,闷宁有火。都是你、自缠自锁。高来也可。低来也可。这宇宙、何曾碍你一个。休说荣枯,强分物我。惺惺地、要须识破,渔樵不小,公侯不大。但赢取、饥餐醉来便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