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齐头并进
李书记接受了商亮的建议,江湾村在集资建厂房的同时,试点种植大棚蔬菜,实行两条腿走路,保障投资收益和村民利益。商亮和李书记一番深谈之后,更加感受到李书记心系百姓的情怀……
――小贴士
农村的环境很空旷,到处是生机勃勃,果实累累。生活在江湾村的村民,也许不觉得家乡有多好,但来了两个月的商亮,却是满心的喜欢。商亮愿意是一滴水,融入江湾的怀抱。建功立业,是每个男人的向往,但有几人是轰轰烈烈的?只需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同样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李爱民夹着公交包,脸膛红通通地走了进来。王根林说:“老李,这两天没见你,忙啥了?”李爱民拍拍手里的包,说:“还能忙啥?找书记,找镇长,找行长!”王根林说:“找他们干吗?”李爱民走到洗手池边,一边洗手一边说:“要政策,要支持,要贷款!”张桂宝说:“李书记,看你皮肤都晒红了,怎么不*燕开车送你?”李爱民笑道:“那是她买的私车,当老爸的没贴一分钱,不好老蹭她的车呀。”郭兴元说:“春燕做生意真行,后生可畏!”李爱民笑道:“说起她,我是又自豪又惭愧!这些年,论赚钱,我还真不如她!”
商亮泡了杯茶,端到李书记的桌上,说:“李书记,您辛苦了!”李爱民温和地看着商亮,说:“小商,你上次提的建议不错!”商亮说:“是我没有领会您的良苦用心,你的筹划是对的!”李爱民笑道:“我要的是真正为村里着想,能帮我出谋划策、助我一臂之力的助理,不是马屁精!你能提出不同的观点,这就很好!呆会儿,你起草一份村里向村民集资入股的告示,贴出去让大伙知道,江湾村发展经济的步伐太慢了,要加紧速度啊!”王根林说:“老李,你决定造厂房了?上次的讨论不是还没结果吗?”
李爱民呷了口茶,笑道:“结果么?就照小商前天说的做,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这个方案,得到了黄书记和罗镇长的肯定!你们还有意见吗?”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商亮说:“谢谢李书记采纳我的建议!”王根林兴奋地说:“我说嘛,村里要是早点搞种植养殖,也不至于这么穷!”李爱民说:“老王,你误会了,不是村里搞种养业,村里要做的工作,是扶助村民搞种植和养殖!”王根林有点失望地说:“村里得不到好处,那有什么意思?”李爱民说:“我们要多考虑村民的利益,村民富了,那才是江湾村的实力,光村里有钱,大伙还是没富起来,这算什么本事?”
王根林说:“那我可以搞个养猪场吗?”郭兴元说:“我也想搞个养鹅场。”李爱民说:“我跟镇农业银行的沈主任谈好了,农行愿意提供贷款,支持咱们搞三产,作为村干部,要把有限的机会让给村民,不要把好处先占了!”王根林说:“我想先带个头,要是我赚到钱了,村民也就乐意跟着干了!”李爱民说:“老王,你的话没错,但实际操作中,村民会认为咱们自私自利,占用贷款为自己服务,你有本职工作,如果办了养猪场,你是养猪场场长还是村主任?”
郭兴元说:“大家都想致富,主要问题是缺钱缺技术,钱的问题可以贷款,技术问题怎么解决?缺少种植和养殖技术,就是给大伙钱,他们也不敢上啊!”李爱民说:“加快发展农业村的规划,这是镇里面的统一布署,咱们江湾是试点村,要走在前面!黄书记说了,养殖方面,市里的畜牧局和镇里的兽医站,都会派人来指导。”王根林说:“那种植方面怎么做?是村里统一安排,还是村民各种各的?”李爱民笑道:“老王,你是村主任,这个问题应该问你,农业的事,你比我精通!”王根林不好意思地说:“农业上怎么创新?我也不懂。”
商亮说:“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发展种植业,要有所选择,不是种什么都行,要考虑市场需求,种附加值高的品种。”王根林说:“什么叫附加值?”商亮说:“附加值就是增值空间,也就是利润高的品种。”郭兴林说:“对,种什么要考虑好,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种桃树和葡萄赚不到钱,价格低,熟了又容易烂。”马会计说:“种枇杷树不错,味道好,价格高。”李爱民说:“为了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尽量上马短平快项目,一般村民都希望当年投入,当年就有收入,早点看到回报,更能激起村民的热情,上次商亮说的大棚蔬菜,倒是不错。”
张桂宝、马会计和郭兴元都说:“这个行!种菜大家都会,不用学,容易上手。”商亮笑道:“大棚蔬菜的种植,是技术活,要讲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这和大家平时种菜是不一样的,我在网上可以咨询一些专家,多向他们请教。”王根林说:“网络这么神奇?还能请到专家?”李爱民对网络了解一些,女儿没买房子前,每天回家住,他常看到春燕上网和网友聊天,还能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长相。李爱民笑道:“网络上的名堂多得很,两个没见过面的男女,还能在网上搞对象呢!”商亮笑道:“李书记,您也知道网恋和网络征婚?”
王根林说:“咱不谈网民,还是谈点实际的事,老李,你不是说可以贷款吗?集资的事还要搞吗?”李爱民说:“集资建厂房是好事,房子在那儿,不会亏本,造好了出租,年年有收成,村民变成了股东,变成了房东,年年坐收红利,当然要搞!”王根林说:“万一造好了租不出去,分红不成了空头支票?”郭兴元说:“老王,你不要包鸦嘴好不好?事还没做,你就说不吉利的话,这不是存心泼冷水吗?”王根林说:“我不是泼冷水,我是提个醒,别把事想得太好,结果却没实现,村民能放过咱们这些放卫星的村干部吗?”
李爱民咳嗽了一下,说:“办事不能怕担责任!我想好了,农业和三产方面,由老王负责,郭兴元协助相关工作,造厂房和集资入股这事,由我全权负责,小商协助我工作,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把这件事做好,让江湾人都富起来!”王根林说:“老李,你的意思是说,贷款的钱归我管,集资的钱归你管?”李爱民说:“我们不止管钱,还要管事!你负责三产,我负责招商,把事情做好,别让村民失望!”张桂宝说:“我支持李书记,要集资入股的话,我愿意出五千元!”李爱民笑道:“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赚钱不可耻,村里也好,村民也好,都需要钱,大家的口袋富了,江湾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商亮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下来电号码,有点惊喜。他抱歉地说:“我到外面接个电话。”李爱民说:“去吧,等会儿别忘了写集资告示。”商亮点点头,退到了室外。商亮说:“司马琴,怎么是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打来电话的是司马琴,她去了锦溪镇,和商亮一样是村官。司马琴说:“这么久你没打电话给我,是不是早把我忘了?”商亮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哪能把你忘了?”
司马琴沉默了,商亮“喂喂”了几声,没听见回应,以为手机信号中断,正要重拨,却听见司马琴说:“商亮,你能不能来看我?我快坚持不住了!”商亮一惊,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司马琴犹豫了几秒,说:“我实在受不了……你能不能过来一趟?我真的需要你!我快要崩溃了!”商亮不解地说:“到底是什么事?有那么严重吗?”司马琴长叹一声,说:“哎,电话里说不清楚,你到我这里来一下,哪怕就一天,好吗?”商亮迟疑地说:“村里事情忙,我可能走不开,要不,你有什么事,先找周凤明商量一下?”司马琴颇感失望地说:“他?算了吧!商亮,我们两个月没见了,你不能来看看我吗?我真的走投无路了!”商亮听她的语气,好似真有什么事困扰她,于是,他说:“那好,我跟书记请几天假。”
商亮回到办公室,走到李爱民的办公桌前,说:“李书记,我想请两天假,去锦溪看望一位同学。”李爱民说:“最近村里事多,集资,规划土地,厂房建设,都需要你,要不,让你同学过来玩,怎么样?”商亮说:“好的,我对同学说,叫她过来。”商亮拨通了司马琴的手机,说:“抱歉,我这里有点走不开,要不,你来我这里,行吗?”司马琴伤感地说:“你过来才有用!要是我过去有用,我还求你干吗?”商亮在办公室里和司马琴通话,李爱民听到了司马琴的话,笑道:“小商,是你女朋友要你去吧?听声音她好象有点不高兴,那你去一趟吧,这边的事,等你回来再办。”
下班后,李爱民叫商亮留下来,把集资的告示写好。商亮坐在马会计的座位上,对着电脑发呆,不知从何下笔?他对集资的内容和意义,十分茫然。李爱民看商亮没有动静,笑道:“小商,怎么,不会写?”商亮说:“我不知怎么写,才能说服大家参加集资?”李爱民说:“通俗点讲,集资就是大伙为了办成某件事凑份子,集资建厂房,这是一件有意义有前途的事,从大的方面说,这是江湾村发展的需要,从小的方面说,可以盘活村民手里的钱!”
商亮有点担忧,说:“村民手里的钱本来就不多,他们愿意拿出钱来投资吗?”李爱民笑道:“我了解江湾人的性格,他们省吃俭用,把辛苦的积蓄存在银行里,为了防病、养老、为孩子的上学、结婚、建房等做储备,但他们不知道,存在银行里是吃亏的,利息抵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比如造房子,十年前,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翻建楼房,三万多块就够了,现在,材料费、人工费,翻了几倍,十万块才能把房子造好,这不是吃亏了吗?”商亮眼前一亮,说:“我们老家的人也是这样的,生活过得很艰苦,挣的钱,不是花在孩子身上,就是放在银行里,就是舍不得花。”
李爱民点点头,说:“农民的意识都差不多,挣钱不易,花钱谨慎,但积攒下来的钱存银行,不但没增值,反而让辛苦钱贬值了,所以说,储蓄是让活钱变成死钱,投资是让死钱变成活钱!”商亮说:“投资也有风险,村民能承担这个风险吗?”李爱民说:“做任何事都有风险,但风险有大小,如果投资股票,有可能血本无归,像我们投资造厂房,几乎没有风险,有人来开厂,村民就有了上班挣钱的机会,厂房租出去有租金收入,每年还能分红。小商,你要给大家多讲讲投资的好处,大家理解我们了,事情就顺利了。”
集资建厂房是个好主意,但要说服缺少理财观念的村民,有一定的难度。商亮说:“我有个建议,能否让村干部带头投资入股?最好把集资的金额公开在告示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看到村干部带头入股,会跟风吧?”李爱民笑道:“你说得对!小商,你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好!”商亮谦虚地说:“我是受您的启发才想出来的。”李爱民笑道:“不瞒你说,我的投资意识,还是受了我女儿的影响,当初我投钱给她开服装店,想让她吃点苦头,到撑不下去了,就让她安安份份上班,没想到她的生意越做越好,不知多少个三万块赚回来了。”
商亮说:“春燕确实很有经商天赋,我很敬佩她,李书记,春燕生日那天,您和阿姨怎么没去?”李爱民笑道:“春燕那丫头,她跟一帮朋友过生日,不要我们大人掺和,对了,你怎么知道她过生日?”商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她的生日,我也参加了。”李家民笑道:“哦?她邀请你了,却不邀请爸妈,真是忘恩负义的家伙!”商亮笑道:“年轻人都希望有独立的空间。”李爱民淡淡地说:“她就是文化程度低了点,初中毕业,在这个社会是很难混的。”商亮说:“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比其它能力更重要,我一个大学生,自食其力都有困难,春燕却能从容做老板,这是我自愧不如的!”李爱民说:“你和春燕不同,春燕充其量把店开得再大一点,而你潜力很大,我相信,你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
商亮感激李书记的信任和鼓励,一个人在成长路上,如果遇到一位良师益友,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商亮说:“李书记,谢谢您对我的鼓励!是您无微不至的帮助,才使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工作。”李爱民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然来了,就要沉下心来,农村基层工作说累也累,说轻松也轻松,我在村里呆的时间长,深有体会,只要不犯错误,哪怕一年啥事不干,年终也能拿几万块工资,但我们不能这么混,村官的职责是什么?就是服务于民!村里的公共事业要完善,需要一大笔钱,我希望招商引资完成后,等村里有了钱,可以补贴村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过上舒心的日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村支书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李书记所做的一切,相信村民会理解和支持的!商亮想好了写告示的思路,他一边打字,一边说道:“李书记,我知道您压力大,请放心,我会竭尽所能,当好您的助手!”李爱民说:“我的确有压力,江湾村的经济落后,穷则思变,这次我下决心建造厂房,是有把握才这么做的。你知道我有个阿舅叫张永明吧?”商亮说:“知道,他是隔壁塑料厂的厂长。”李爱民说:“他脑子活络,交游广阔,认识不少大款,他答应我,只要我把厂房造好,出租的事包在他身上。”商亮说:“如果把预建的厂房有人要租的消息写在告示里,一定会提高村民参与集资的积极性!”李爱民笑道:“写东西你在行,你看着办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