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条留言哈)今天还真是?嗦了,接茬说自私的事儿。 看人世间汲汲营营的芸芸众生,绝大多数所
求的不过只是“岁月静好,现时安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一旦遇到那个注定的人,却陡然生
出种种不如意。于是相互在感情中计算投资与复利,竭尽全力要将沉没成本压缩至最低。这还只是两情
相悦的情况。若是一方只是看重了另一方的身外之物―权势与财富,就更加悲哀。设套的未必得意一世
,上当的终有觉醒一日。心机已然山穷水尽,纠缠依旧如影随形。 那么,如何留住这觉醒的眼前人?就
生孩子吧,一个不够么,那么两个。用层层枷锁困住对方在小小圈子中,窒息溺毙,至死方休。回望初
时甫涉情海,是否尚存你侬我侬两心依依之态?倘若如此便是“将爱情转化为亲情”,想来不觉凛然心
寒。
留言就只这般好,话题扯远了,还能转圜回来。看如歌的第一本书,震撼比较大。花正版的钱买一本“
言情”小说,这是第2次。年岁越长,越难感动,偶有感慨也抑或只因“半是心中积霜半是人影杳”。身
边的人,游戏半生最终仍有高位接盘者有之,孑然一身空对明月青灯亦有之。孰是孰非,并不是尘世凡
人所能断定。如此想来,如歌必定是第一本书写的子规啼血,耗尽心力;而《大海寻心》与如今这本,
或因换位思考,愿为读者留些人生希望,或因如歌此时美满幸福,啼笑转承启合之后,仍有圆满结局。
在这超乎人类想象力的现世里,她做的很对。很难想象:人类失去希望,世界将会怎样?(篡改广告词
了吧)
别不赘述,鞭策如歌快更多更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