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李元芳兄弟传》第九节 障眼官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芳跟着韩虚谷回到县衙后堂,韩虚谷命仆人将元芳和青羽带入客厅等候,又命将淮阳带入后宅,请夫人照应,便称还有点公事要办,转身走了。

元芳估计他有可能想分别询问,却不知淮阳会怎样做答?

足等了顿饭功夫,才见韩虚谷不慌不忙地从外面进来,元芳起来给他施了一礼。那韩虚谷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元芳,也不还礼,也不坐,单刀直入:“李公子,若有官凭在身,又何必向本县施礼呢?”

元芳抬起头来,看着韩虚谷微微一笑,正待答言,一个家丁突跑了过来,垂手站在门外:“老爷,筵席已备好了。”

韩虚谷道:“知道了。”挥挥手让家丁下去,又转向元芳笑道:“适才家里来了位朋友,本县备下了家宴招待,少时便要过去。”

元芳点点头。

这时外面又噔噔噔地跑过来一个黑衣衙役,在阶下一叉手:“启禀老爷,刑堂已布置好,大小刑具均已摆放停当,等老爷吩咐提审人犯。”

“下去吧。需要时再喊你们。”韩虚谷此时声音威严而低沉,平常人一听真要吓一身冷汗。

元芳此刻完全明白了,这个县令摆下马威的方式有意思,从哪里学来的?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那个金沙堡主听说可是个硬角色。

元芳背着手,笑了笑:“韩大人家事公务都这么繁忙,看来是晋易打搅了。”

“不打搅,不打搅。今天最重要的客人就是你。请坐。”韩虚谷说着伸手一让。

元芳一撩袍服,稳稳坐下。

“还是那句话,李公子若有官凭,还请早赐本县一见,此刻只有我等三人,就不必兜圈子了吧。”

“正是,刚才客栈中人多眼杂,还望贵县见谅。晋易此刻何需再推辞?”元芳说着从袍服中掏出个官凭,双手递上。

韩虚谷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从五品上散轶殿中省丞李晋易”,旁边盖着殿中省的大印。这殿中省是专门掌管宫中服御膳食等事的,“散轶”却显见这是一个闲官,只怕是捐来的。韩虚谷知道中原有极少的捐官,因皇帝不准买官,太平公主却偷偷做些这等事,皇帝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只是捐来的只能是虚职,巨富之家花重金买个面子而已。原来这李晋易是这个来头?

元芳的这个官凭却是借来的。三年前在神都洛阳,江南大米商李家的大公子李晋义为宫中亲自送来了新鲜的御米,没成想其中竟发现了毒米,立时被下了大狱,亏得他的仆人与狄府管家狄春与同乡之谊,辗转托得这个人情,当时狄公并不在大理寺任职,不便出面,元芳又觉得此事蹊跷,一直奔前忙后,亲自找到当时的大理寺卿,又参与办案,才查出是宫中的尚食局奉御汤力士等人因不满李晋易给的礼金太少而联手陷害。

这李晋易出来后十分感激元芳,元芳在这一案中见他颇有胆识骨气,临危不乱,虽身受酷刑也能保持镇定尊严,不怨不惧,也十分欣赏他,两人虽成莫逆之交。

这三年来,晋易尝与元芳弹剑论英雄,只恨自己生在商家,又是家中老大,不得自由,否则真愿与元芳共赴艰险,救民于危难,在李晋易的心中,这才是一个男子汉所该过的一生。

此次香山寺中元芳与狄公定下向南的方向,元芳便想到朝廷邸报中所说巴黔大旱,旱则缺粮,缺粮则易乱,南方一脉相连,巴黔与六诏遥相呼应,六诏的形势却不明朗,想起晋易江南大米商的身份,估计此次南行很可能要借重于它,便着沈韬拿着自己的随身私章去向晋易借了这个捐来的官凭。

李晋易极爽快,甚至很兴奋,没想到这次元芳会需要自己的帮助,当时就想亲自送来给元芳,被沈韬婉言劝止,这才作罢。

元芳自打到了赫章,见到了当地大旱缺粮的情景,便决定要用一用这个身份了,不但要用这个身份,只怕必要时还需要晋易的后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