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特别是“广水桥”垮塌事件以来,乡人大主任陆为民一直在思考着。思考党的用人制度,究竟怎样才算“选准了干部,用对了人”呢?当初在姜建设任铁山乡党委书记的事情上,自己是投了造成票的。对于姜解放,陆为民是很了解的,甚至可以说没有他陆为民就没有姜解放的今天,他对他有知遇的“伯乐之恩”。在他出任乡党委书记前,工作勤恳务实,作风大胆泼辣,办事果断且雷厉风行,最重要的是对上级忠诚老实。这是陆为民所欣赏的,尤其是最后一点。姜解放的殷情和实在,让自己从刚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有点渴望,特别是后来真到了对他有了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有情感上的,也有工作上的。当然,最多的还是情感上的。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为官多年的不足。如果自己性格更刚强些、做事更坚决些、决策更杀伐些,肯定不会停滞在乡科级的位置多年了,也许早就是县处级干部,甚至是市厅级干部了。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这种不足,已不可能倒回岁月的年轮,重新加以弥补的。
在总结和痛心之余,将目光放在了姜解放同志身上,尽力帮助他成长和进步,帮助他改正缺点和错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扶持他,希望他不至于重走自己走过的弯路,使他从一名普通的乡干部,成长为一名副乡长、一名乡党委副书记,直到现在的乡党委书记。一度,在陆为民心目中,他把姜解放当成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企图通过他实现自己“当官要为民做主”的“清官诉求”。陆为民自从当上干部以来,就打定主意要做个“包拯、徐九经”式的清官,能够为民造福、为民伸冤,为国家、为社稷、为民族多做点有益的事情。可因为性格上的耿直和懦弱,一方面敢于较真,敢于官场上的阴暗面作斗争,不怕得罪人;另一方面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时,特别是上级领导人为的设置一些障碍时,又显得患得患失,表现得自己都不满意。这方面,主要是出于对党领导忠诚不二的笃信,以至于这个笃信近似于封建迷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党是不会犯错误,是永远正确的。于是,面对一些不合理的命令、指示,或者往大里说,在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和路线上,自己始终如一跟随着党走。因为它是人民的政党,是以人民的福祉作为自己最高追求的政党。尽管走了弯路,可能出了些差错,但都是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波折。所以,自己不折不扣地执行着,甚至于盲目、迷信地遵从着。最后,现实告诉他,以前一些做法是不对,不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仅仅是为了个别人达到自己的政治野心而实施的。被人骗了,自然感觉不好;但被某些人假借党的名义骗了,除了对某些人的怨恨外,对党还得忠诚和一如既往。这一点,在陆为民的思想意识里,是无庸置疑的。尽管如此,但还是埋怨自己性格上的懦弱,如果当时能够顶住点压力,或是灵活变通点,或者方式方法巧妙些,都不至于出现一些本可民避免的损失和伤害。
但一切都归于历史了,唯有放下包袱面向未来。可等面向未来时,却发现自己老了。老人家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蒂是你们的。”这里央的“你们”,指代是年青人。于是,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比自己年青近二十岁的姜解放,并始终如一地支持他、帮助他。应该说,这还只是于公的一面。如果从私人感情的角度来说,不可否认,自己对姜解放的好感始于半夜的一次搀扶。在火红又狂躁的时代,在一个雨夜,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为了按时参加革命小将发起和组织的批斗大会,陆为民在泥泞的山路上不谨扭到腰。当时,疼痛难忍,是紧跟身后的姜解放摸着黑、冒着生命危险采来草药,撕下身上仅有的衬衣给自己包裹。然后,又用他那年青火热的身躯半扶半背着自己,按照到达了会议现场。为此,陆为民受到了县革委会的通报表扬。自此后,姜解放这个青年干部也就进入了陆为民眼里。同时,打那以后,姜解放也有事无事,有时甚至不避不顾地往自己家里跑,帮着家里干这干那的,不但老婆子说他好,就是和他岁数差不多的大儿子也说好。可以说,这是多年清正廉洁自律的陆为民,唯一一件掺杂了个人感情所办的事件。并且这种个人感情,一直维系到姜解放出任铁山乡党委书记止。如果更精确点,应该是到姜解放任党委书记半年后止。
当了乡党委书记已经半年后的姜解放,他的“羽翼”变得丰满了起来。在众人的敬慕中,在干部的说好中,变得有点儿飘飘然了,有点儿“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了。刚开始,已经改任乡人主任的陆为民,稍加提醒和暗示,就能让他老实几天、消停一阵子。可到了后来,即使敲打重点,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了。从主动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到远远地避着、躲着,最后到无礼陆为民的存在。对他的称呼,也从陆书记、陆主任,衍变到了现如今的“老陆”。有时,甚至拿老陆的耿直当笑话加以嘲弄。等真正看清了姜解放区的本来面目后,陆为民只有象“哑巴吃黄连”,自己跟自己生闷气。因为心里很清楚,在姜解放眼里,自己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以往人家的恭维、热情、讨好,以及工作上的“假积极”,都为了自己能够帮他摄取今天乡党委书记的位置和权力。眼看自己年龄快到线了,即将成为“政治死人”了,自然就不会再入姜大书记的“法眼”了。
在认清姜解放真正面目和政治野心的基础上,陆为民在县委县政府征求自己对“广水桥”垮塌事件的有关意见时,明确了自己的意见。“姜解放同志工作方法单一,有任人唯亲的现象。平时喜欢任意插手政府口的事件,因此他对‘广水桥’垮塌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我个人认为,他已经不再适合担任乡党委书记一职。”
对金建设同志的任职,当时自己心中有些想法,但鉴于自己在姜解放身上识人不准的失误。所以保持了沉默,表示了常例式的支持。在召开的乡人大会议,按照上级政府,也就是山南县政府和县长游心生的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着,确保了乡长人选金建设的顺利当选。金建设是个好同志,是个“沉下身子”干实事的好干部。如果只是专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方面的工作的话,他将无愧于自己的职守。但如果让他负责全面的工作的话,似乎就有点困难。关键在于,该同志缺乏对大局把握的能力,思想意识里没有统揽大局这根弦。本来是安排全乡全面工作的乡长工作会议,可在金建设同志的主持下,变成了农业专题讨论会。铁山乡是个农业乡,多讲讲农业、多强调点农业都没错。可铁山乡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只有农业,还有工业、商业什么的。“建设同志,骨子里把自己仍当作乡农机站长,行使的多是一名乡农技员的职责,却发挥出作为乡长应用的作用,没能较好的履行一名乡长应尽的职责。所以,尽管建设同志对党忠诚,政治觉悟高,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为人也很勤恳,作风也很过硬。但是,我可以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负责地说,金建设同志不宜担任正职一把手,不再适合担任铁山乡乡长一职。请上级组织和领导认真考虑我的建议!”
陆为民知道,发生“广水桥”垮塌事件,自己有组织上的责任。人大主任嘛,有监督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权利和义务。尽管眼下这种监督作用已经弱化到不能再弱化的地步了,如果再弱化的话,我们的大华国就不能再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来标榜自己了。当冯得才书记和耿大山部长事先找他通气时,陆为民主动承揽了自己应负的责任。只是,从他们的谈话中,他发现县委对铁山乡党委和政府的不满意。因而,陆为民想到铁山乡今后的班子问题。他想,调整是必要的,但不能再重蹈覆辙了,不有让个别人有政治野心的人上位,不能让没有大局观的人上位。但这些不以自己的想法能够决定的,甚至不能以冯书记、耿部长的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虽说山南县是个穷县、小县,但有名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就有争斗!”山南县也不外如此,山南政坛上大致可以分成外来派、本地派和中间派。外来派主要以县委书记冯得才、组织部长耿大山为首的外来干部,本地派主要以县委副书记初日升为首的本地干部,中间派则是以县长游心生为首的本地和外来相结合的一群干部。对于一些关键的人事变动,各派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特别是乡区一级“一把手”的配备,激烈的争斗在所难免。
所以,有了这两人的前车之辙作鉴,陆为民对铁山乡未来干部的配备和未来工作的开展甚为担心。
随机推荐